第二节 岁时节俗
将乐客家民间岁时习俗,是中原汉族传统节俗与当地土著闽越族习俗的综合体现,它反映了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春节
春节源于商朝。那时以月亮缺圆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正月朔日称“元旦”。汉武帝太初元年,规定以孟春正月为农历年的岁首。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记年,
1 、入年假
每年
入年假日,将乐各家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这里有‘有钱冇钱,干净过年”之俗。这一习俗源自周朝。据《周礼》载,每年过年前夕“令州里除不镯”。大扫除时,用扫帚或一把竹叶捆绑在长竹竿上,从屋子的高处往下清扫灰尘和蜘蛛网。然后,擦洗门窗、板壁和厨桌板凳,脚西被褥蛟帐,干干净净迎新年。
三杯清茶请受领,九样果品请多尝,上天奏好事,下界降吉祥。”解放后,祭灶神之习渐少。
2、除夕
大年三十,户户大门两侧贴春联。据传,春联是从桃符演变发展而来的。《晋书??礼志》载:“岁旦,常设苇菱、桃梗、瀚鸟于宫及百寺之门,以攘恶气。”后来,民间也在除夕立桃人,悬绑索,钉杉顺,并画上或写上神茶、郁垒甚至老虎、符,乙之类,以避邪纳福和作为除旧迎新的象征。唐代,逐渐形成写春联的习俗。到了明代,由于朱元璋的提倡,民间贴春联十分普遍。明至民国时期,将乐许多人家除贴春联外,还在两扇大门上贴有画着“神
茶”、“郁垒”或唐太宗的两创各军尉迟敬德、秦叔宝的画像。此外,睡房门上贴“福”字,谷仓贴“五谷丰登”,牛栏、猪栏贴“六畜兴旺”,橱桌、椅凳、水缸、外冼工、门窗、屋柱者倪要贴上红纸条,称“封岁”。将乐解放后,除夕贴门神画的陋习渐除,厅堂卧室贴
新年画,挂新年历。
除夕这天,将乐客家人都要在厅堂上用年货祭供祖宗。用他们的话说:“先让祖宗过年。”这天晚上,燃放鞭炮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年夜饭,即“过年”。长辈上座,儿孙左右相陪。外出谋生计者要赶回家过年,赶不回来者留空席,照样摆碗筷,寄予团圆深清。清代开始,将乐民间出现请临近住的主要亲戚过年的习俗。过年的菜撰一般有猪肉、鸡鸭、鱼、薯、洋芋粉丝、芋丸、太平蛋、长寿面等。
吃完年夜饭,各房间都要点上岁烛或岁灯,其中卧室点的是娘家送来的岁烛。火笼加炭,称“沤火桶”。全家老少通宵不眠,共叙天伦之乐,以待新年来临,谓之“守岁”。主妇忙于蒸煮岁饭,供
除夕夜,长辈要给小孩“压岁钱”。“压岁钱”的习俗源于唐朝皇宫。据《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杨贵妃生子时,“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宋代起,洗儿钱逐渐演变为“压胜钱”。所谓“压胜钱”是一种特制的不能流通的货币。明清代,儿童度岁,长者与以钱,贯用红,置其卧所,曰‘压岁钱”,。过去,将乐客家长者给小孩的“压岁钱”仅一、二个铜钱或一、二角纸币。这些年,一份“压岁钱”少则一、二十元,多则一、
二百元。
3、正月初一
古代将乐客家每年正月初一凌晨开大门要选吉时,现多以零时为准。各家大门一开,顿时鞭炮声响成一片,可谓万爆齐鸣,此起彼落。开大门时,厅堂、灶房点燃蜡烛,焚香拜天地,门上贴“开门大吉”“万事如意”等小红联。
正月初一早晨,全家大小起床后,梳洗尸番,穿戴新装。晚辈向长辈拜年。户主把年糕、年糖、炸豆腐、果品和米饭、茶水摆在厅堂案桌上,焚香点烛,祭供祖宗,然后又一次鸣炮开大门。有的村子还有各家村民争相到水井或溪河挑第一担水的习俗,叫“考头水”,寓意新年事事争第一。这天早餐吃素,有“一餐斋,素无灾”之说。先喝甜姜汤,吃年糕,寓意生活甜蜜,新年高升。然后,配芥菜、芹菜、蒜、炸豆腐等。饭后,有的村成群结队到附近的寺庙进香,俗称“拜菩萨年,’。各家男人带着小该子走亲拜年。这里有“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的俗谚。去拜年要送礼品,俗称“手信,’。手信过去一般以酒、桔子为多。桔子的谐音为“吉”,寓意带去吉祥。对拜年者除备茶果招待外,还要留客饮拜年酒,丰简随主人之意。将乐南、北片乡村除主人接待外,其宅院的邻居都要提一壶酒,端一碗粉干蛋和一大块鸡腿或鸭腿,送到这家主人的饭桌上,请拜年者食用,吃不了的熟蛋和鸡腿(或鸭腿)要带回家。古代主客之间互赠小孩“挂颈钱”。所谓“挂颈钱”,是把铜钱串起来挂在小孩脖上。将乐有首童谣:“拜年拜年,拜到灶前,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挂颈钱。”民国时期改用纸币后,“挂颈钱”改为红包。这些年,随着通讯业的迅速发展,将乐客家以打电话、发手机短信、用家庭电脑发电子邮件等形式拜年,已渐成新时尚。
古代春节期间,将乐民间传统游乐活动有舞龙灯、舞狮、高跷、旱船、唱戏、迎神跑马等。将乐解放后,县、乡文化部门和各群众团体举力游园、舞会、文艺演唱、电影录像公映和球类,棋类、舞龙等比捌舌动,活跃了节日生活。-
不慎打破时,要说“某开嘴,大富贵”之类的吉样话来弥补。忌婴儿啼哭,信者认为“三朝,,啼哭兆凶祸。忌力丧事。忌吃药,否则被认为会一年到头疾病缠身。忌上门讨债,认为这样做借贷双方者佩不吉利。出门要面对吉利方向行走,称“出天方”迎喜神,忌朝着凶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