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习俗礼仪>>岁时节庆

第一章 岁时字体显示:     创建日期:

主要责任者:刘善群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来源:客家礼俗

摘要:客家礼俗第1-5页

    第一章岁时
    岁时节令的民俗活动起源很早,如春节,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过年”的传统也起源于上古。“岁”即是“年”。一年之中,民间的节气时令的活动很多,除过年过节,还有四时节令,以及其它俗信纪念。这些大大小小形式不一的节气时令活动,都是人们某种心灵愿望的表达,或为农事,或为时令(也涉及农事),或为神灵,或为鬼魂……。每项活动似乎都少不了焚香点烛,有所敬祀,表现出自然崇拜、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民间俗信。这些活动的表象上,有许多封建迷信色彩,但其文化心态的深层,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追求,以及对真、善、美的颂扬和敬仰,表达了人们的善良心灵。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在传承旧俗中,不断摒弃陋俗、继承良俗、增添新俗,使传统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更加健康绚丽,展示出中华民族客家人的传统文化风采。
    第一节 过 年
    过年,是古代元旦、当今春节的俗称。无论是“元旦”、“春节”或是“过年”,都有其来历。
    元旦一词,最早出于南朝梁人《雅乐歌》:“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元、旦合起来,比喻一年的岁首,也就是一年开始之日。但将哪一天作为岁首,我国历代有不同的择定。《史记》载: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又恢复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延续下来。辛亥革命后,改公历纪年,将阴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称为新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1月1日为元旦。
    春节风俗源于上古社会的“蜡祭”。古代“蜡”通“腊”,故也称“腊祭”,主要祭祀庄稼和收获神,如农神、禽兽神等。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代,人们在新的一年开始之日,感谢神灵、祖先的恩惠,并祈求来年神灵继续消灾降福于人间。
    相传在上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名字叫“年”,凶猛无比。它不但捕食百兽,而且到了天寒地冻的冬天,因山上不易捕食,便出山进村猎食人和家禽家畜,人们为此惶惶不安。人们和“年”经过长期周旋之后,发现了“年”有害怕红颜色、火光和响声的弱点,便想出办法,待冬天“年”将要出山害人之时,家家户户门上挂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燃着髯火,敲敲打打闹得震天响,“年”进村碰到这种情况害怕起来,扭头逃跑。一夜平安无事,天亮后,人人兴高采烈,相互道贺,还张灯结彩,杀鸡宰羊,设宴欢庆。年复一年,形成一个欢乐的节日,叫“过年”。
    “过年”,原本属于传说,而后却成为元旦和春节的代词或俗称,且赋于更确切的含意,即经过年的交际。
    “过年”虽是元旦、春节的俗称,但其内涵却有所区别。元旦和春节是指约定成俗的那个日子。元旦指公历的l月1日那一天,春节是指阴历正月初一的那一天。“过年”,真正指的是除夕晚上,一夜跨过两个年头。但按活动范围,一般泛指年底和年初相接的那一段时间,年底又称“年关”,“快过年了”,客家人习惯说“年关快到了”,“关”者,一为年的分界线,二为穷人过还债之关。“年初”,俗称新年,“年关”加“新年”,便是“过年”的时间范围。客家人通常是以十二月廿五日入年界开始(也有二十三日开始),正月十五日元宵止。客家俗语云:“饮过元宵酒,各行各业快动手”,提醒人们过年结束了,要恢复正常的生活了。
    入年界开始至除夕,是为过年的准备阶段,除夕是欢度新年的开始。自此便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梅州地区民谣道:“初一就话初一头,初二又话新年头,初三又讲穷鬼日,初四就话溯一日,初五又话神下天,初六又话结团圆,七不去,八不归,九九十十看打狮,十一十二龙灯出,索性半月正来归。”(引自广东嘉应民间文艺研究会《客家民俗》1985年创刊号)
    1、入年界。客家人一般从阴历十二月廿四日或廿五日开始。入年界后,家家户户为欢度新年而忙碌。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是送灶神。送灶神习俗起源甚早,周代即被列为“五祀”之一。《礼记曲礼下》云:“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陈潞注:“五祀,则春祭户,夏祭灶,季夏祭中蓄,秋祭门,冬祭行。”①当时祭灶是在孟夏,即阴历四月。汉宣帝后把它改为腊月初八。到了宋代,又改为十二月廿四日,传承至今。先秦时期,灶神职司灶事。自汉始,成为天帝派往人间司察人们功过的神抵。《礼记祭法》郑玄注:“(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②《太平御览》卷一八六引《淮南万毕术》:“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③同时,灶神还有赐富职司的传说。据《后汉书阴兴传》载:汉宣帝时,阴子方因腊日祭灶而“暴至巨富”。自此,祭祀灶神便相传成俗。民间说,十二月廿四日灶神要上天奏玉帝,所以为其饯行,希望他在玉帝面前隐恶扬善,祈求玉帝庇佑下界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不过饯行也好,祭祀也好,仪式并不复杂。当日下午或晚上,由家庭主妇在灶台上摆上清茶、果品,焚香点烛,叩头祈祷,便完成了“送灶君”之大事。
    “送灶君”一举,也表示“入年界”的开始。宁化、清流、石城、宁都等闽赣地区,把此日推迟为二十五日,不知是否忌讳“四”(客家话“四”是“死”的谐音)的缘故,或为了同入年界一致起来。闽赣一些地区把灶神作女神崇拜,俗称“灶君老母”、“灶君太太”。汉代曾对灶神的性别发生争论,据《太平御览》引《五经异义》载,郑玄以为“灶神祝融为老妇”,许慎以为“非老妇也”,并说“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博颊”。其后,灶神形象遂为男子。但宁化等地奉为女神,是否郑玄的影响,还是由于灶神司灶事,察小过,主饮食,是妇道之事,所以司灶之神亦是女的所然。宁化等地对灶神非常敬奉,凡过年、节,煮鸡、鸭,做米操,熟了之后,首先要敬奉灶神,家中有什么疑难的大小事,要祈灶神消灾弥化,或求教解决的办法。
    大扫除,搞卫生,也是入年界后的一件大事。当然也有在入年界之前开始打扫卫生的。客家人俗称“扫灰尘”或“扫洋灰”,屋里屋外、“夭上地下”、像佩器具,无不打扫、洗刷一干二净,这种客家人爱卫生的美德源远流长。
    做糕裸,办年货,也是客家人入年界要办的大事之一。客家人过年无不蒸糕,称糖糕或年糕,可能是“糕”同“高”谐音,“年糕”,寓意“年年高”,图个吉利。米做的糕棵品种繁多,各地做法不一,有蒸的,有油炸的,但其形状基本是圆的,有团圆之意,意味着客家人历经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十分渴望长久的团圆。但是永定县抚市镇鹊坪村黄泥丘的客家人春节却不蒸糕,原因是他们的上祖于春节前发现刚出锅的整笼糖糕被窃,立即且喊且追,小偷知道不能得手,就把糕放在门槛下逃跑了,失主追贼心急,当跨出门槛时,一脚踩在热腾腾的糕上,造成伤残,此后,便不再蒸年糕了,而改成打核把。过年除做糕棵之外,普遍的要做豆腐、香肠、腊肉(这些一般在冬至后就开始做),购买鸡、鸭、鱼,以及柑桔、桔饼、糖果等各种食品,还有鞭炮、蜡烛、神香等等。
    入年界之后,一般不干重活,不食酸菜、霉豆腐,不食粥。主要是象征回避晦气,不再“穷酸”、“倒霉”,期望
来年有个好光景。
除夕。除夕,又称“除日”、“除夜”、“岁除”、“岁暮”、“岁尽”、“暮岁”,民间习惯称“大年三十”或“年三十”,客家人称“年三十哺”,也称“过年”。严格说,除夕
 
全文内容请见附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