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献研究

关于客家祖地宁化石壁的再认识 创建日期:    字体显示:  

主要责任者:韩信夫

主题和关键词:客家祖地;宁化;石壁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来源:石壁与客家

摘要:

 

关于客家祖地宁化石壁的再认识

韩信夫

    1997年10月14一15日,福建省宁化县举办“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充分肯定宁化石壁在客家史上的重要地位,达成了共识。金谓:宁化石壁“是客家人南迁的‘ 中转站’、‘聚散地’,是客家民系的摇篮,是客家人心目中的圣地,是大多数客家人的祖籍地”。(’)这次研讨会对宁化石壁在客家史上的地位的定位,对于进一步推动客家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宁化研讨会过后,笔者有幸拜读了台湾客家学者、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理事长林瑶棋先生的论文《台湾客家人的弱势情结》。该文透露台湾客家人对客家祖地宁化石壁“很漠生”。文中写道:

    对于客家祖地宁化石壁,台湾客家人“所知不多”,台湾客家人只认同梅州是客家之都,??石壁所强调的客家总祖地,他们都不屑一顾。更何况大多数的客家人不认为粤东的客家人来自闽西,而是认为他们的先民是从赣南翻过大庚岭从南雄珠矶巷过来的。(2)

    有鉴如此,拙文拟就粤东(以梅州为代表)客家人与宁化石壁的关系,以及台湾客家人与宁化石壁的关系,谈谈个人的浅见。

    梅州的前身是程乡,始建于南齐(公元479一502年),距今已有140()年。南汉乾和三年(945年)改为敬州。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改为梅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名嘉应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称梅县。(3)在历史上,梅州的人口几经变迁。唐开元间(713一741年),程乡有18(X)户。北宋初年,梅州主户1201, 客户367,共计1568,客户占23%。北宋后期,梅州主户5824,客户6548,共计12372,其客户占53%。(4)经过了大约三百六十年,梅州户口增加了10572,中客户增加尤为迅速。而客户大多来自客家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