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献研究

客家婚俗拾零 ----新婚迎亲轿门对联应句 创建日期:    字体显示:  

主要责任者:陈丕显

主题和关键词:客家;婚俗

出版者:闽西客家学研究会

来源:客家纵横

摘要:客家纵横第233-234页

 


    客家婚俗拾零
    —新婚迎亲轿门对联应句
          刘善群
    在宁化,男婚发嫁历来视为隆重喜事。不论谁家女子出嫁、男方完娶。都要宴请亲朋,大加祝贺。但在举办婚礼过程中。男女双方都要各自聘请一位知书达礼、文化素养颇高的人当“先生”担任“先生”的人就要为婚主承办理整个婚礼文书事宜,包括书写帖联、来礼登记、主持拜堂交杯仪式、颂念祝文等等。
    特别有趣的是,当“先生”的还会在迎亲轿门的对联上出题作文章,以示各显其才.先由男方“先生出句”(一般是出上联).写好后贴在迎亲轿门的一侧.当花轿抬到女方后,在女方当“先生”的就在根据上联出句,应对下联,同样要把下联写好,贴在轿门的另一侧,配套成为一幅完好的对联。这大概是对新婚“珠联壁合”的美好祝愿。
    对联是中华民族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虽仅对偶两句,但其中学问不浅,甚至有高难度。就拿上述的迎亲轿门对联来说,特别是在女方当“先生”的较为被动、难办。轿子头天抬来,第二天就得抬走,能不能对出下联,只有一夜时间。听说有的“先生”自己对不出来,又不好丢掉面子。就得连夜外出求教。据笔者所知,此在解放前较为流行,解放后也还能偶尔碰到。但在多数情况下难度并不大,通常只写些“天成佳偶、夙缔良缘”、“百年好合、五世其昌”之类的祝贺联句,但也有少数文学造诣较深的男方“先生”出句有难度,使得女方“先生”很伤脑筋。这里不妨试举两则上联:其一是“箫笙管笛迎来四化能手”、其二是“真心慎娶妙龄少女”。这就显得应句较难了.
    迎亲轿门对联应句,应是客家文化的特色之一,也就是客家人重礼尚文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