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献研究

弘扬客家精神联络客家乡亲——上杭客家联谊会成立纪实 创建日期:    字体显示:  

主要责任者:福建上杭客家联谊会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上杭客家第一期

摘要:上杭客家第一期第1-4页

 
    弘扬客家精神联络客家乡亲
    —上杭客家联谊会成立纪实
    钟巨蕃
    上杭是客家千年古邑,人才辈出,客家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为了促进上杭改革开放事业,促进与世界客属团体的友谊交往,推进上杭经济与文化的繁荣昌盛,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于1997年1月向县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建议成立客家联谊会,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提案。这一提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的高度重视。
    为了学习兄弟县市开展客家研究、联谊活动的经验,受县委领导的委托,1997年4月8日一9日,县政协副主席林增奎带领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前往长汀学习考察。5月29日,县政协邀请了我县社会各界代表人士20余人召开了“上杭客家研究座谈会”,会议就如何做好客家联谊会成立的筹备工作和开展客家研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形成《会议纪要》呈送县领导。8月25日,县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门听取了县政协领导关于客家研究和成立上杭客家联谊会的情况汇报,研究解决了开办经费、人员编制、研究重点等一系列问题,决定由县政协牵头成立“上杭客家联谊会筹备组”。8月27日,县政协主席袁建中主持召开了筹备组第一次会议,就有关联谊会章程、研究切人点、机构设置、经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9月1日,联谊会筹备组办公室正式对外办公。
    上杭客家联谊会在县委、县政府、县政协的关怀、重视和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下,经过紧张有序的筹备,1997年n月30日正式成立。成立大会在县城隆重举行,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郑如占、林锦添、张斯良、袁建中、王汉高、廖德槐、李英、黄福茂、林增奎,老同志、客联会顾问王道荣、刘广福、李寿才、游文丰和会员代表120多人出席了大会。闽西客家联谊会会长曾耀东以及武平、连城县客属团体领导在会祝贺,长汀、永定、宁化等周边客属团体发来贺电。上午,县政协副主席林增奎作了《上杭客家联谊会筹备工作情况报告》,通过了《上杭客家联谊会章程》,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推举郑如占、张斯良为名誉会长,选举袁建中为会长,聘请邓六金、刘忠、伍洪祥、林开钦、杨彦杰、梁仰芝等知名人士为顾问。下午,县委书记郑如占、县长张斯良为客联会授牌、授印。郑如占书记在大会上讲话,首先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以及所有的上杭客家乡亲,对客联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指出:“我们希望上杭客家联谊会成立之后,在国家宪法的规范下,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加强与世界各地客家人的联系,广泛开展世界客属联谊活动,大力弘扬客家精神,广泛宣传上杭,促进上杭同海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让世界客属更加了解上杭、关心上杭这块客家故土,更加热心支持上杭客家祖地的经济、文化建设。”郑书记表示:“县委、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重视客家联谊和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世界客属来上杭寻根渴祖、旅游观光、投资兴业提供优良服务,把客家联谊会办成世界客家人共有的家”。闽西客联会会长曾耀东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上杭客家联谊会的成立是上杭人民的大喜事,也是闽西客家联谊的喜事。“客家祖地”是闽西的优势,打好“客家牌”是扩大改革开放、振兴经济的需要。上杭客家联谊会的成立必将进一步推动客家学研究工作和联谊工作,促进上杭各项工作的开展。县委副书记、客联会顾问王汉高代表上杭客联会的全体顾问在大会上讲话,他向出席成立大会的各位领导、来宾表示敬意,对客联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我们被聘为上杭客家联谊会顾问,在今后工作中,要在加强客家理论学术的研究,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联谊活动,促进上杭与世界各地客家团体、客籍人士的交流和交往,增进团结和合作等方面,多做些有益工作。”县政协主席、客联会会长袁建中也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他代表上杭客联会全体会员向各位领导、来宾和所有关心、支持上杭客家联谊会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如何发挥上杭客家联谊会的作用提出了四点要求:一、充分发挥联谊会在海内外联谊工作中的作用。上杭客家联谊会是经过民政部门批准登记的合法群众团体,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客家人有爱国爱乡的传统美德,利用客家群众团体组织,开展广泛的联谊活动,有其独特的优势。海外社团组织都很重视亲情乡谊,我们要广泛联系他们,沟通感情,牵线搭桥,认真做好引人、引情、引心、引资等“四引”工作,为上杭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二、积极开展联谊会的各项工作。我们在交谊活动中,要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既要实事求是承认各自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又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既要继承弘扬勇于开拓、吃苦耐劳、勤俭质朴的客家精神,也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上杭客家源流变迁、文化、教育、艺术、人物典故、文物建筑、医药、经济各个领域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客家学术研究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要加强与世界各地客属团体的信息交流,为促进上杭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信息咨询与科技服务;要广泛搜集和整理有关客家间题的资料,积极介绍客家风情,热情传播客家乡情乡音,宣传上杭,提高上杭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要培养、建立一支有较高素质的客家学术研究队伍,努力争取编辑出版上杭客家研究刊物,为研究活动提供争鸣交流园地。三、突出重点,加快上杭客家文化研究步伐。上杭客家研究的最重要切人点是姓氏源流。随着世界华人姓氏源流研究的掀起和升温,很多海外“三胞”都想知道自己的祖籍地在哪里,这就需要搞清楚姓氏源流,为“三胞”寻根渴祖服务。我们要深人开展姓氏渊源研究,使遍布在海外各姓氏的后裔,饮水思源不忘祖,沟通祖籍地与海外宗亲的亲情。特别要让“三胞”中的第二、三代知道自己的根基所在。另外,我们必须加大民俗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步伐,把优秀的客家民俗文化充分地展示出来,快出、多出、出好研究成果,为改革开放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争创文明县城服务。四、注重上杭客家联谊会工作的宣传。我们要积极进行客家史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现状的研究与宣传,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客家文化,广泛开展与世界客属团体的联谊活动。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载体和有效的形式宣传上杭。作为客家联谊会本身,不仅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宣传刊物,还要努力创造条件办好自己的刊物,刊登传递论文、资料及有关信息。各有关部门应紧密配合,把客家文化宣传工作做好。
    上杭客家联谊会是以客家乡情为纽带,广泛联络海内外客家同胞的社会团体。首批会员238人,文化程度大、中专以上189人,占83%,40岁以下年青人占三分之一。成立大会前征集了一批客家研究论文和书画,成立大会时,举行了书画展和富有客家风情的文艺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