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献研究

名人世系 创建日期:    字体显示:  

主要责任者:福建上杭客家联谊会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上杭客家第六期

摘要:上杭客家第六期第162-166页

 

    上杭客家 名人世系
    上杭是朱德元帅的祖居地
    钟巨蕃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场是“红军之父”、“元戎之首”朱德元帅的诞生地。在仪陇马鞍场柏林嘴“朱德同志父母故居”的“朱德家世”存列室里,有一块匾写道:
    太祖(指朱聪一郎—笔者注)于明成化初年,自福建延平府徙汀州府上杭居数十载,自福建上杭紫金山笋竹坝瓦子街而迁移广东韶州府乳源县龙溪枫树坪立业,后移梯下而居。三代仕耀公,自康熙四十五年(丙戌)春,携眷移居四川顺庆府广安龙台寺居住。后嗣六子,惟文先为末,随母纳眷移居仪陇乐兴湾,又徙居马鞍场琳琅寨佃田居住。
                           —摘自《朱氏宋谱序》
    保存在仪陇县档案馆的编于清同治十年(1871)的仪陇马鞍《朱氏宗族》记载:“吾族肇自福建”,“朱氏世居延平府龙溪县(经考证,应为尤溪县,系笔误—引者注),自元柞终,大明经世,于成化初年朱聪一郎居汀州府上杭县紫金山笋竹坝瓦子街,生朱万一郎”。
    仪陇朱氏传承客家人尊祖敬宗的美德,他们和上杭的李氏、张氏、丘氏分别尊其客家始祖李火德、张化孙、丘三五郎为“闽粤大始祖”、“郸江始祖”、“太始祖”一样尊朱氏客家始祖聪一郎为“太祖”。
    仪陇朱氏奉宋代大理学朱熹为远祖。朱聪一郎和朱熹的世系是:熹一塾一鉴一浚一林一烟一堂一铜一洒一祯一炳一聪一郎。
    上杭地处闽粤赣三省结合部,与赣南、粤东毗邻。境内群山绵延,丘陵起伏,地形破碎,岭谷相间;汀江及其支流纵贯全境,溪河纵横,沟壑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在这里有可开垦耕种的山间河谷盆地,有可采伐培育的松杉竹木,有可开采冶炼的金铜铁矿,有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由于有武夷山脉等大山的屏护,历史上北方的战乱较少波及,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所以,自唐末宋初以来,客家先民不远千里扶老携幼慕名来到上杭开基创业,休养生息。上杭和闽西各县一起孕育了客家民系,产生了客家文化。经过几代、十几代人的繁衍,他们中的不少人又察承客家人勇于开拓、敢于冒险的精神播迁广东、江西和福建沿海,以至于远徙四川、广西、云南、台湾等地和世界各国。由于仪陇朱氏的祖先在上杭生活过,是客家人,所以朱德元帅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称自己是“客籍人”。元帅家乡马鞍场不但有朱氏,还有梁氏等姓氏的祖先也是从上杭迁广东再迁仪陇的,那里的乡亲讲的客家话和上杭客家话的腔调基本一样。仪陇马鞍法庭的梁庭长(他的上祖从上杭紫金山芦竹坝迁广东再迁四川)和我们交谈时就用家乡话,那种“老乡见老乡”的亲切感是难以描述的。
    明朝年间,朱熹的后代从福建的尤溪、武平等地迁人上杭汀江河畔的一些村庄开基,如,朱复兴在湖洋加庄、朱福崇在仙华岗,朱熹的第十二代孙朱聪一郎于明朝成化初年(1465)从尤溪迁到紫金山笋竹坝开基,夫人林氏生下万一郎。朱万一郎娶张氏为妻。朱聪一郎成为客家朱氏太祖。
    明朝中期,宦官专政,政治腐败,土地兼并日益扩大,皇室勋戚官僚庄田的恶性膨胀,把千万自耕农变成佃农,不堪重负的赋税使农民走向流亡或成“盗贼”。正德年间,上杭兵连祸接,据《上杭县志》记载:“武宗正德二年(1507)丁卯,程乡县石窟碧(今广东省蕉岭县)、松源(今属广东梅县)等处盗发。程乡人李四子乘机结党,倡言平果。岩前(属福建武平县)贼首陈裕、桂坑贼吴显、曾惟茂等应之。遂分立二十营肆劫杭邑,催害尤甚,环闽广之界,悉为巢穴。”这次民变至正德七年(巧12)才被明朝军队平定。上杭在正德八年(巧13)又遇“大早”,九年“大水至憔楼前”。正德十二年(1517)“岩前寇刘隆等作乱,都御史王守仁(驻上杭)平之,十六年(巧21)广寇林任孜犯上杭,乡民张士亨歼之。”(《汀州府志》卷之四十五杂记)。上杭人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兵灾、战祸、早然、洪魔接连不断。于是,在上杭居住了数十余载的朱聪一郎“父子商议此邦不谷,不可以居,然后迁移广东韶州府乳源县(今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龙溪枫树坪爱居,后又移居梯下居住。”(仪陇同治《朱氏宗谱)))迁徙原因是“此邦不谷”,也就是父子不能相养,家庭生活无着①。才会在正德年间舍弃经营“数十余载”的家园从上杭迁徙到地旷人稀的广东乳源。
    朱聪一郎父子先居乳源龙溪枫树坪,数年后又移居梯下村,地处瑶乡。大约在清康熙年间,到了朱仕耀这一代,在“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中从乳源刀11。首迁地是川北道顺庆府广安州(今四川省广安市)龙台寺李家岩。朱仕耀的夫人林氏生六子,存五子即:承先、开先、兰先、满先、文先。后来前四子分别迁至营山、渠县等地,朱仕耀偕夫人林氏携五子朱文先及媳张氏投奔仪陇县乐兴溪大屋湾张氏娘家居住,朱文先膝下有五子:玉成、燕成、云成、自成、贵成。乾隆三十一年(1766)朱文先迁至马鞍场琳琅寨下,佃许姓田土耕种,乾隆三十五年(1770)买下许姓田土,从此在这里落业,世代繁衍,代代相传至今。
    从朱氏客家始祖聪一郎到朱德元帅的世系是:

 


    祖籍上杭的客家名人,一州险纽英世系
    叶和英
    一、叶剑英简史
    叶剑英(1897一1986)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1917年人云南讲武堂。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四军参谋长。19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参加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1930年回国,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和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司令员,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福建军区司令员,军委四局局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和军委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后在南京、汉口、长沙、桂林、重庆等地做统一战线工作。1941年任中央军委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北平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南军区代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训练总监部代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防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