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福建上杭客家联谊会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上杭客家第八期
摘要:上杭客家第八期第124-128页
上杭客家 黄金水段
我县举行“建筑之乡”命名十周年庆祝活动
丘晓睛
上杭的建筑业历史悠久,建筑技艺早在明清时代就已声名远扬。改革开放以来,上杭县建筑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县的重要支柱产业,1997年10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建筑之乡”称号。十年来,上杭县建筑业稳步快速发展,取得了新的辉煌成绩,2006年3月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建筑之乡”称号。为进一步打造“建筑之乡”品牌,扩大上杭建筑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n月上旬,上杭县举行“建筑之乡”命名10周年庆祝活动。一是拍摄了一部电视专题片《雄浑的交响“优秀建筑之乡”上杭十年发展纪实》,在省、市、县电视台进行播放,大力宣传上杭县建筑发展辉煌成就;二是举办“建筑之乡”十年成就暨客家建筑艺术摄影展,以摄影图片艺术方式,展示上杭建筑产业巨大成就及上杭客家传统和现代建筑风格;三是召开上杭县庆祝“建筑之乡”命名十周年暨先进建筑企业表彰大会,县委、县政府表彰了17家先进建筑企业,巧名优秀建筑企业家,会上,福建省同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广茶、登凯集团董事长罗廷长、启光集团董事长丘启光分别作了发言;省建设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武进,县委书记赖继秋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四是开展踩街宣传活动。组织100多名建筑工人参加城区踩街宣传活动,展现建筑企业风采和建筑工人良好精神面貌。
梅花品格 翰墨飘香
—纪念华岳诞辰犯5周年“梅花品格”中国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开幕式暨作品首发式在上杭举行
邹泉生
金秋十月,煦暖如春。n月16日,农历十月初七新罗山人华岳诞辰325周年纪念日,由上杭客家联谊会、上杭旅游协会主办,闽西书法家协会、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上杭大光明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上杭县文体出版局、县林业局、县广电局、县交通局、古田镇人民政府协办,上杭县文化馆承办的纪念华岳诞辰325周年“梅花品格”中国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开幕式暨作品集首发式在上杭文庙隆重举行。上杭县政协主席、上杭客家联谊会会长温文标,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跃龙,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晓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蓝建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上杭客家联谊会副会长梁八生,县政协副主席、上杭客家联谊会副会长林增至,老同志刘广福,上杭客家联谊会副会长陈碧辉,以及特邀书法名家代表王金泉、章彬辉、丘能鲁、陈柏永、王期红、邹泉生、袁文坤等300多人出席仪式。陈碧辉先生主持仪式。林增奎、王金泉、章彬辉先生分别致辞。福建省画院、青少年书法报社发来贺电。
林增奎先生在致辞中指出,华岳先贤是生活在清康乾年间的上杭籍扬州画派巨匠。他自幼聪慧,喜爱绘画。后寓居杭州,在杭州和扬州靠卖画为生,过着清贫的生活。然而他热爱艺术,矢志不渝,广结师友,“领异标新,穷神尽变”,终于成为一代宗师。华岳勇于创新,开创了小写意画法,对清中叶以后画坛的影响甚大,受到了华岳同时代和后人的高度评价。和华易结识近四十年的诗人徐逢吉一经提出华岳“诗书画三绝”,即成定论。邓拓先生认为,华岳“能很好地吸取中国画的优良传统,而在创作实践中加以发展和革新”。吴湖帆先生称华岳“写生为清代第一高手,题材广泛,无出其右。”薛永年先生编辑出版《华岳研究》一书,指出华岳的思想品德是“关心民生与不满现实,安贫适性,守拙养素,不慕荣华,不受网罗”;艺术思想是:“师造化,重观察,讲画趣;崇个性,尚创造,用我法;重视绘画对现实生活的能动作用”。华岳的精神,就像白梅一样高洁和素雅。华函故里上杭,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钟灵毓秀,文风浓郁,素有诗画之乡、山歌之乡、木偶之乡的美誉。境内有李氏大宗祠、文庙、文昌阁、云霄阁等客家古迹;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古田会议旧址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普陀和红豆杉生态园、国家矿山公园紫金山矿区等旅游品牌。上杭客家联谊会和上杭旅游协会重视客家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通过恳亲会、联谊会、旅游文化节、书画交流展、客家族谱展等形式广泛与海内外客家宗亲进行交流,在促进上杭客家文化与旅游事业发展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林增奎先生强调,在当前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发展之际,来自全国二十五个省、市一百二十二位书法艺术家们以梅花诗、词、联、句和华岳诗歌为内容,用书法这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来缅怀华岳先贤。目的就是要赞扬华岳品格,宣传客家祖地,传承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弘扬书画艺术,构建和谐文化,其意义无疑是深远的,并期盼有更多像王金泉先生一样的全国各地优秀艺术家们常到上杭观光旅游,传经送宝;有更多更好的书画等艺术作品到上杭展出与交流;有更多像袁文彬先生等华晶故里后人走出上杭,宣传上杭,让华岳精神在中华大地得到广为传颂。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安徽太和仁济书院院长王金泉先生在致辞中强调指出,华岳不仅是上杭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他的创新精神对当今艺坛的影响还极为深远,并为上杭能诞生这么一代宗师而感到骄傲。
龙岩市政协调研员、闽西书法家协会主席、闽西书画院院长章彬辉先生在致辞中说:他为上杭能成功举办闽西改革开放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定位最妙的这次书法展览而感到震动,并呼吁闽西艺坛要弘扬华岳、黄慎、上官周、伊秉缓、李灿、丘佃、罗丹等先贤的艺术精神,努力开创闽西书画事业的新局面。
开幕式后,特邀书法名家代表现场举行笔会,气氛热烈。
展览到20日结束,为期5天。展览期间,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会委员、世界廖氏宗亲总会会长廖泽云先生一行,市领导张斯良,县领导赖继秋、林英健、蓝福元、邱伟勤等,以及梅州、厦门和周边县市书画爱好者专程前往观展。《书法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闽西日报》以及书法网络等对展览盛况作了专题报道。
附:
华喦(Huayan)(1682一1756)清画家。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离垢居士等,福建上杭人。曾在造纸作坊做徒工。少时即喜绘画,后寓杭州,在扬州卖画甚久,晚年居杭州。擅画人物、山水,尤精花鸟、草虫、走兽,远师马和之,近受陈洪授、挥寿平及石涛等影响。重视写生,构图新颖,形象生动多姿。时用枯笔干墨淡彩,敷色鲜嫩不腻,画格松秀明丽,空灵胎宕,别树一帜。论者称他“领异标新,穷神尽变”,直可并驾挥寿平。对清中叶以后花鸟画的影响甚大。工书,取法钟霭、虞世南。能诗,有《离垢集》、《解强馆诗集》。
—摘自《辞海》
寻根渴祖探秘访奇
一一上杭客家之旅的优势和特色
林秀珍
上杭,位于福建西南部,地处汀江中游,与广东交界,与江西隔山相邻,是客家母亲河—汀江流域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灿烂文明中独放异彩的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从大历四年设置上杭场,到宋淳化五年升场为县至今,己有千余年的客家文化历史。历史的积淀,给上杭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使她放射着独树一帜的客家灿烂文化光华,“客家族都”、“诗画之乡”、“木偶之乡”等美誉是对她恰如其分的评价,给上杭客家之旅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特色。
(一)寻根渴祖
我从哪里来?中原故土黄河边!我到哪里去?逢山有客客住山。
透过历史的面纱—让我们沿着祖先走过的足迹一起走过这寻根的路。“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对于一个漂泊的民系来说,故乡永远在远方。客家,这支中华汉民族的特殊民系。她的先民,原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江淮流域的汉人。由于天灾和战乱的驱迫,他们从唐宋时期开始大量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