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罗滔
来源:连城客家话
摘要:连城客家话 第二章 地属汀州古田语溯春秋唐宋 第7-11页
第二章地属汀州古田语溯春秋唐宋
连城方言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汀州,因当今连城绝大部分地方乃宋代汀州古田乡的故地。
据宋人胡太初、赵与沐修纂的《临汀志》记载:汀州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四年。北宋初年,隶福建路,领长汀、宁化二县。淳化五年,升上杭、武平二场为县,割长汀县地隶之。元符元年,析长汀、宁化地置清流县。绍兴三年,又析长汀古田乡六团里置莲城县(元至正六年改为连城县)。宋代的连城,东西一百一十五里,南北一百三十里。城内有九坊。城外设一乡管六团里:一乡是古田乡;六团里是南团、姑田团、席湖团、河源下里、北团和表正里。又据乾隆《连城县志》说:宋代连城的一乡二里四团到明代改为六里,即:在城里(旧古田乡)、南顺里(旧南团)、北安里(旧北团)、河源里(旧河源下里)、姑田里(旧姑田团)、表席里(旧表正里、席湖团)。原古田乡还有河源上里和岩头团,即今之宣和乡和罗坊乡,于解放后也并人连城。当今连城境内只有四堡、塘前不属古田乡。追溯最早的连城话,该是宋代汀州府长汀县古田乡的土话。
连城话是古老的。它的词语可以上溯先秦,中追汉唐,近寻宋元。在我国的先秦诸子散文、汉唐诗歌乐府、宋元小说杂剧等大量古典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找到连城方言的踪迹。
在连城话里,“吃”叫做“食”,“走”说作“行”,“怕”说成“畏”,“打”喊作“捶”,“挑”叫做“担”,“进门”叫做“人门”,“喂猪”说成“供猪”,“鸡叫”叫做“鸡啼”,“治病”说成“疗病”。“食”、“行”、“畏”、“捶”、“担”、“人”、“供’,、“啼’,、“疗,,等动词,在先秦文学作品里就已使用。如: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詈侮捽搏,捶笞膑脚(《荀子》)
负书担橐(《战国策》)
三过家门而不入(《孟子》)
子盛壮成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俏之(《韩非子》)
豕人立而啼(《左传》)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礼记》)
连城话里的一些名词和形容词,如“屋下”,“目珠”、“腹屎”、“面”、“细”、“乌”等,也可在先秦诗文中找到它们的踪迹。如:
去其板屋,于我心曲(《诗经》)
(伍员)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 (《国语》)
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易经》)
吾子舍其大而重拜其细(《左传》)
莫赤匪孤,莫黑匪乌(《诗经》)
汉代的《史记》,《汉书》,魏晋南北朝的乐府,唐朝的诗歌,都是我们的“国宝”。在这些“国宝”中,有许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与连城话的方言词相同或相近。试举部分例子于下:
连城词普通话诗文例句
气力力气朱虚侯刘章有气力(《史记》)
何苦何苦何苦而反(《史记》)
时气
流行病时气疫气,七死也(《汉书》)
欺负欺侮(韩延寿)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劾贲
(《汉书》)
心焦烦躁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西晋阮籍诗)
手巾手帕手巾掩口啼(《孔雀东南飞》)
爷父亲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孤老孤老头儿此公孤老,余年无几(《晋书》)
过世去世陛下虽过世为神(《晋书》)
新人新媳妇新本虽言好,未若故人姝(《玉台新咏》)
孤孀老寡妇吊死问疾,以养孤婿(《淮南子》)
著穿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
底木屐前行(《世说新语》)
拗折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乐府诗》)
衫上衣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南朝乐府》)
话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山雨时
(《唐诗》)
间房间安得广厦千万间(《唐诗》)
识知道长在深闺人未识(《唐诗》)
剁砍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嘴春葱
(《唐诗》)
馋贪吃女于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
(《唐诗》)
时节时候清明时节雨纷纷(《唐诗》)
田塍田埂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唐诗》)
人家村子白云深处有人家(((唐诗》)
人情送礼物于菟侵客恨,柜妆作人情(《唐诗》)
妹婿妹夫觅得黔娄为妹婿(《唐诗》)
在宋元时期的诗歌、小说、杂剧中也有连城话的足迹。如:
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张舜之诗)
觉来一阵寒无奈,自掇胡床负太阳。(杨万里诗)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范成大诗)
歇处何妨更歇些,宿头未到日头抖。(杨万里诗)
真书不入真人服,儿辈从教鬼画符。(元好问诗)
这些宋诗中的“禾”、“掇”、“一年一度”、‘旧头”、“鬼画符”等,在当今连城话仍是常用的词语。在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中,也可以找到不少连城话。如:
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
那店小二哪里敢过来,连那正要买肉的主顾也不敢拢来。??
—((水浒》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李小二道:“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倘若叫得他来看了,正是前日说的甚么陆虞侯,他肯便罢?做出事来,须连累了我和你。你只去听一听,再理会。”老婆道:“说得是。”便入去听了一个时辰??
(林冲)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了。旁边上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
—《水浒》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众军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热不可当。??
那汉道:“不卖了,休缠!”这贩枣的客人劝道:“你这个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日戊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
从上面几段《水浒》引文中,我们可以找到不少与连城话相同的常用词,如赶去、掇、时辰、主顾、连累、人去、侧、行、思量、歇凉、差、疑心等就是。有不少句子,结构也跟连城话的语句完全一致。如:
《水浒》 连城话
坐了两个时辰 坐了两个时辰
那里敢过来 那(的)敢过来
你不省得 你(唔)晓得
做出事来 做出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