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四、历史上的土客矛盾、争斗与融合
“土客斗争”,在广西又称“来土斗争”;在台湾又称“闽庄粤庄械斗”或“闽客冲突”。它属“人际关系”的斗争、“地盘的斗争”或“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因而土、客之争埋藏着深刻的阶级斗争内容。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有限的土地占有不合理,以客籍为一方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以土籍为另一方要坚持现状,便导致械斗,人口问题只是表面现象,实质上还是阶级斗争问题,只不过为土、客之争的形式掩盖罢了。①
土客之争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特殊的问题。所谓土客之争,就是“土籍的本地人和数百年前从北方移来的客籍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界限,历史上的仇怨非常深,有时发生很激烈的斗争’,②。土与客是相对而言的,可以因时因地而异。例如,明以前在闽、赣、粤一带的土籍,指的是舍、瑶;清以后在桂西一带的土籍,指的是壮、瑶族等,在桂东南一带,土籍指的是讲土白话的汉族和壮、瑶族,在江西的上籍,指的是指讲赣方言的汉族,在台湾的土籍,指的是讲闽南话的汉族,在广东西江一带的土籍,指的是讲广府话的汉族。不论“土籍”与“客籍”都是有阶级分野的。不过,一般说来,“客籍占领山地,为占领平地的土籍所压迫,素无政治权利”③;客家迁居某地,“其始恳山耕种,佣力为生。土民役使严急,仇怨日积”④。所以,土客之争既包含社会矛盾,也包含阶级斗争,乃至民族矛盾,呈现出复杂、尖锐的状态。
(一)“土客争斗”的起因
“土客斗争”的起因是多种多样的:争土地,争田水,争风水坟山,争竹木,争山林,争草地,也有的为了闹口角,搞风流,因为男女往来或唱山歌以致涉及嫌疑,引起大家干涉,闹得很大。执冤执仇,买刀买枪,历代相杀,纠缠不休,械斗时起。有因极小的事,都扩大开去,造成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有依靠官势,无风起浪,张大其事的。⑤但,最主要是土地问题的严重化,由此派生出许许多多磨擦因素。罗尔纲先生说:“当时客土械斗的主要原因是人兴地隘互争土地耕种而起,而归根结底却是由于地主阶级的兼并。”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