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献研究

五、客家传统文化的根基 创建日期:    字体显示:  

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五、客家传统文化的根基

 

集的地区。1921年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近年来发现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址以及王湾遗址、孙旗屯遗址,都是新石器时代典型的文化遗存。

到了距今约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河洛文化发展为河南龙山文化王湾类型,或称为煤山类型,从考古发现看,此时河洛地区的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作为人类进人文明时代,也就是产生阶级社会的国家的基本要素或者说是主要标志的文字、青铜礼器和城市已经出现。这时,在河洛地区都已经从考古发掘中得到了确凿资料,证明河洛在全国率先进人了文明时代,并从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中国文明核心。

第一,文字。“河出图,洛出书”古时被认为是一种祥瑞,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过“河图”与“洛书”这种东西?宋初陈搏的“黑白点子”又是什么?这是一个为历代学者关心和感兴趣的谜团。

孔子在磋叹看不到太平盛世,这一生不能有所作为时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可见古时人们常把“凤鸟至,河图出”看成是世道清平的象征,这在古代传说中是常有的情况:凡是治理天下成功,德行圆满的远古帝王,天地便赐以祥瑞。如传说伏羲氏时,黄河里的神龙便背着上帝赐给的“河图”从水里出来献给他,于是伏羲氏便根据此图画成八卦,这“河图”也就成了周易的根源。又如传说黄帝东巡至洛水,有灵龟从洛水中出来,将背着的带有红色纹理文字的东西献给轩辕黄帝,这就是所谓“洛书”(一说是大禹治水时,据传大禹依照此图作尚书洪范九畴)。不仅如此,传说唐尧虞舜仓领甚至商代帝王,他们也都领受过五彩黄龙或玄龟所献给的有着赤文绿字的“河图”与“洛书”。

汉代古文学大师刘欲认为“洛书”即是《尚书洪范》中65个字。

由上可见,“河图”“洛书”是出自洛阳一带的我国最古老的富有神奇色彩的文化典籍,被誉为“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是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源泉。实际上,“河图”“洛书”大约是五六千年前发现的早期龟甲文字。传说中黄帝时仓颇造字而后中国文物典籍始兴,其源即出于“河图”“洛书”。证明河洛之间,实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这并非都是无稽之谈。学术界有人认为:“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结束结绳纪事而创造的刻划符号,表明了人类文字的萌芽。”②文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文字是在公共事务大增,管理国家迫切需要记录与传递统治者命令的文书的需要中产生的。所以它是国家产生,社会进人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因此,中国文字首先产生于河洛地区,这是河洛地区生产发展社会进192步,领先于其他地区的必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