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献研究

七、客家传统文化的内容 创建日期:    字体显示:  

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七、客家传统文化的内容

 

真正的“传统”大多属于民俗学范围。传统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素质、思维与行为方式,乃至社会结构与经济的发展趋势等等。因此,所谓客家传统文化,也就是客家民俗文化。

 

()客家民居建筑

 

中华民族属于一个非常看重根的民族,这根就是他们的家。房屋对于他们并不仅是一个住所,也意味着生命的归宿。特别是在历次战乱、灾荒中,从中原迁移到南方来的客家人对房屋看得往往比金银更为珍贵。谚语云:“福佬好食粥,客人好起居。”有人说,客家人的乡土观念特别重,这大概是与客家人的家园来得太不容易有关。弃家迁徙,叶落归根,每告别一座旧屋,他们都热泪长洒;每迁徙一次,建一个屋村,他们都打算终命于此,子孙永居。“故于居室及祖坟的建筑,亦不能不特别考究”①。

客家人“经营屋宇,地基必求其敞,房间必求其多,厅庭必求其大,墙壁务极坚固,形式务极整齐。其著名的,往往有巨至内容有房子四五百间,能住男女四五百人。求之其他各地,真不易看见这类大屋。客家人屋式,有围龙、棋盘、二字、四角楼、围楼、五栋、枕头杠、茶壶耳等名目,而每种屋式均以正栋及横屋为主体。正栋或称正厅,制如宫殿,横屋如宫殿的庞。客家人的屋宇,多由创业的人一手经营,而分给于众多子孙的,但无论分遗至如何繁细,其正厅仍属公有。”②现按地区、屋式,分别介绍于下。

1.闽西客家民居建筑

闽西客家民居大体可分为:群体住宅和土楼住宅两大类。群体住宅

闽西客家群体住宅,多位于地势比较开阔平坦处,占地较大。其平面布置,类似近代的单元标准设计,它可以分为堂屋、横屋、围屋等三个基本单元,而随着经济、居住人口以及地形环境的不同进行拼拆,从而组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平面。

(1)三堂式 此式平面只有中轴上堂屋三间,堂屋之间隔以天井,与常见的三进四合院住宅极为相似。据住户说:将来人口增加时,二侧和后部可以再加建横屋和围屋。

(2)四堂式 这种住宅大多为兄弟二人合建的,其平面有中轴二根,轴上各设置二间,前后堂屋间隔以天井,左右则互相毗连,实际上这是二座二堂式住宅并联建造所形成。

(3)三横式 由三座横屋平行排列组成。利用横屋中央的一间放宽作为堂,每二座横屋之间隔以横坪,大门即设于横坪的前端。此式住宅一般不固定为三横,有少至二横,也有多至四横、五横的。并且在建造时也不是一次落成,而是先建二横或三横,侯以后需要时再行增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