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献研究

第三辑 石壁是客家摇篮 创建日期:    字体显示:  

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第三辑

石壁是客家摇篮

 

福建宁化县石壁如今被认定为“客家摇篮”,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域。来自中国社科院、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福建省社科联、厦门大学以及海外的专家学者,在宁化参加首届客家民俗文化节研讨会上得出了这一论断。

专家论证,自西晋永嘉开始,中原许多汉人为避战乱,陆续离开河洛祖地,一路向南流亡,他们翻越武夷山脉,来到宁化石壁繁衍生息。

——罗政(新华社记者)、刘国柱(新华社记者):《宁化石壁为“客家摇篮”》,载《人民日报》(海外版)1991710

客家,是汉族中的一个重要民系。中原汉人自东晋开始南下,至唐末又自江西等地大批迁人福建宁化石壁,高度集中在以石壁为中心的地域,生息繁衍数百年,形成客家民系。到了南宋,又大批继续往闽西、粤东等地迁移,明清再迁到粤中、粤西、湘、赣、桂、川、黔、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南亚,甚至世界各地。由上述情形,说明宁化石壁在客家发展史中占有极重要地位。宁化石壁是客家摇篮,是大多数客家人的祖居地。台湾客家和非客家的闽南人多源于宁化石壁,如在台湾开基的黄氏家族中的粤季派和季西派,正是居住在宁化县龙上里的黄宁后裔。遍布台湾南北各地的丘氏家族的“三郎公”派,祖先就是在宋太宗、真宗年间从宁化石壁丘家坊开基的华三郎公”丘法言。全台湾的400多万客家人中,大多数与石壁有血源关系,例如台湾客家巫氏,他的老祖宗是宁化开山老祖巫罗俊,其后裔在明清时期迁居台湾者不少。宁化建县始祖罗令纪的裔孙罗景新居宁化石壁,后裔德达及彦邦、彦章各支派,分别簿海到了台湾。李珠于南宋迁居宁化,生五子,其中老四李火德在宋末迁居上杭,后为台湾李氏始祖。陈氏自宁化迁大埔去台湾。因此,台湾的客家人多可到宁化石壁寻根渴祖。据初步调查统计,国内外有一百多姓的客家人,都是由宁化石壁迁出繁衍的,从宁化石壁客家人分迁到世界各地(不含中国本土)的客家人多达500万人左右。宋代以前,闽粤赣交界山区人口稀少,经济十分落后。由于石壁客家的经营和外迁,这一地区才逐渐被开垦而发展起来,石壁客家通过闽西、粤东衍播到海内外各地,他们带着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意识和客家移垦文化观念到了海炸,到了经济发达和不发达的地方,同西方文化或居住国(地区)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得到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