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第四章 问佩穿近代客家
文化的转型和上万史背景
第一节 闽西近代客家文化转型的特征
历史进人近代以来,由于清王朝国力的衰微,外国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国资本的人侵,大量资源被掠夺,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别是与中国相邻的东南亚各国,以其丰厚的矿产资源和一片尚待开发的处女地,也成为外国列强抢占的肥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地处闽粤赣边的客家大本营地区所积淀的固有的文化也发生了转型和变异,突出地表现在人口的向外播迁及其所带来的思想观念的冲击,表现在客家方言受普通话、闽南话的影响和外来词汇的濡染,表现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外向型经济模式的雏形,表现在基础设施的改进和科学技术的传播,表现在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新式教学的雏形,表现在汀州作为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突然跌落和向龙岩为中心的新型城市的确立,也加速了闽西客家文化与闽南支系文化交融的进程。闽西客家儿女在近代史上叱咤风云,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一、闽西客家地区生活习俗的变化
思想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生活习俗的变化。随着海禁大开,客家人的视野也不断开阔。从黄遵宪《春夜招乡人饮》诗中即可见一斑。①这首诗描述了19世纪80年代后期,当黄遵宪由美返家与众人团聚会晤时,人境庐中主客畅谈的竟是颇为时髦的话题。昔日闭塞的山村,如今人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传递海外新闻,向这位远洋归来的外交官探问究竟,从日本说到欧洲,从海上巨舟说到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其中最有趣味的是,这些原只懂种田、赶墟的客家农民,如今竟绘声绘色地谈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即诗云“或言可伦坡,索地始未获……”,正是这些新思想新观念,使客家地区传承了千百年的生活习俗悄悄地发生着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