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客家与日本关系举述
“日本人不知怎的:对‘客家人’这个字眼很感兴趣。凡是用日文一提到它,他们均先睹为快,争看这些报章、杂志……”这是1992年9月在香港召开的“首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上,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钟清汉博士登上论坛的开篇发言。
的确,除东南亚一些华侨、华人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世界上很少有其他国家能跟日本一样,与客家有那么密切的关系并对客家抱以如此浓厚的兴趣了。这种现象根源于客家迁日历史的悠久和客家精神在异国他乡表现依然并获得大和民族的尊敬。
一、客家与日本的渊源
日本与客家的关系源远流长。虽然日本学界“传说徐福是客家人”未必科学,但客家人至迟于明末成规模地东渡扶桑却史籍可考。据日本客家学者考证:明朝末年,因满人入关,中国不少忠臣、义民流落日本从事商业、僧侣或讲学。当时,日本政府为便于对外国人的管理,特指定长崎港与中国人进行贸易,于是,中国沿海如上海、宁波、福州、泉州、厦门、漳州、梅州、广州等地人氏,纷纷前往日本从事饭馆、裁缝、理发及其他贸易。这些人中就有不少是客家人。
直至清朝,由于满清政府与日本互设使馆,中日两国往来人事增加,而派驻日本的首任公使(相当于现在的大使)何如璋和诗人外交官黄遵宪又均为粤东客家人,并且他们的使命与表现得到中日两国政府的重视,因而自此以后,广东、福建的客家人又陆续赴日寻求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