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客家与澳门关系简述
在澳门回归前300天之际,闽西客家艺术团应澳门客属社团联合总会邀请,赴澳门进行为期5天的演出访问。共5场演出,观众达万余人次,其中在市政厅广场和佑汉公园的两场演出,都是进行了2个多小时节目完毕后观众仍不愿离去而要求继续表演。这种热闹而感人的演出场面,当地人士反映在澳门实属空前。闽西客家艺术团在澳门的演出取得如此成功,固然应得益于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和邀请者的精心组织,但同时与澳门观众对演出团体及其表演节目抱有特殊的情感也有很大关系,因为澳门与客家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
一、客家迁澳的历史轨迹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据文物考证,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曾在澳门活动;见诸于文献记载,则至迟于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澳门就正式纳人中国版图而成为南海郡番禺县的一部分;1152年,南宋设香山县,澳门改属香山县所辖,但400年后便被葡萄牙人一直占据。不过,澳门真正出现华人定居村落则始于南宋末年。据史料所记,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元军攻陷宋朝都城临安(今杭州),宋室重臣张世杰、陈秀夫、文天祥等拥末帝赵是分别于水陆南下避难和勤王,几经周折来到南海,却因台风狂袭而临时驻扎于澳门,后来元军追至,经崖山激战,宋军大败,宋帝也溺海而崩,于是,一部分败散的南宋兵民就定居于澳门而成为当地最早的居民。以后经300年休养生息和流动,至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澳门人口已达5000〕人以上,成为当时颇具规模的一个华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