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第二章
全球化进程中的客家文化传播与守望
不久前,我接待并陪同荷兰著名学者杨·布雷曼博士(Dr·JanBreman)和厦门大学人类研究所副所长李明欢博士,并陪同他们考察了闽西的客家文化。杨·布雷曼博士是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阿姆斯特丹大学及海牙社会研究院教授,阿姆斯特丹亚洲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从事近现代亚洲(以印度、印尼为主)劳工问题的研究,迄今已逾30年,在这一领域可谓硕果累累。他来闽西,主要是考察海外客家人的原乡,当我和他谈起全球化视角中的客家人时,他很诚恳地说:“全球化,不能理解为西方的东西,客家人走向世界也是全球化的一个过程。走向世界的客家人为居住地和客家人原乡之间的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杨·布雷曼博士一贯对殖民主义持强烈的批判态度,在荷兰学术界,他被公认为是一位著名的进步学者①。以如此客观公允的立场来看待走向世界的客家人和客家文化,我觉得至为难得,因此很乐于以杨·布雷曼博士的话作为本章的开头部分。
不过,客家人走向的世界毕竟是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化、现代化的世界,而且,在全球化、现代化世界进程中,世界文化交流或者说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华文化输出少进口多,西方文化出口多进口少,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客家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客家人走向世界和中原汉人南迁形成客家及客家在中国境内的迁移,其背景和情形是不同的。中原汉人南迁和客家人在中国境内的迁移,其文化背景都是中华文化圈,是汉族主导的传统农业社会;而客家人走向世界则面向着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华文化的异文化的背景和环境。中原汉人南迁,虽是多数源于逃避战乱,但仍有文化上的优势;但客家人移居海外,与西化强势文化相比,就不再具有文化上的优势;中原汉人南迁后形成聚族而居的客家,而客家人走向世界后大多依会馆、社团为社会组织,生活在文化上自成一格的“唐人街”、“中国城”中;中原汉人南迁后形成的客家以居于山区为主,客家走向世界则基本上是以生活于海岛、城镇为主。总之,客家走向世界,就是走进了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世界,客家文化将走进世界多元文化,和其他文化一起共生、融合、发展、壮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客家人走向世界也是全球化的一个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