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献研究

第四章 客家、客家文化与闽西的渊源关系 创建日期:    字体显示:  

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第四章

客家、客家文化与闽西的渊源关系

 

统一。”①黄汉民先生认为,土楼反映的是客家人独特的聚族而居的形式,其特色有五:一是单楼聚居。即一个家族居住在一座巨型土楼之内,早期的客家村子有的只有一座土楼,村名即是楼名,同居异财聚族而居;二是特大家族聚族而居。在中国其他地区的传统民居中,大型宅第里聚居上百人已是少见,而在土楼中聚居几百人则是很平常的事,如永定的“承启楼”和“永隆昌楼”至今还住300多人;三是平等的聚居模式。土楼内各户层数相同,开间相等,无明显朝向差别,更无贵贱等级之分,各家各户不论辈份一律均等;四是向心的聚居布局。在客家方、圆土楼内,各户都环绕内院面朝内院,或朝向内院中心的祖堂,表现出对祖宗的崇拜与敬畏;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与内聚力;五是可生长的聚居状态。随着人口的增长,一环圆楼已经容纳不下,可以在环楼之外再建同心圆的环楼,形成规模更大更完整的圆楼。黄汉民先生认为,聚族而居是汉民族的共同特色。

仅以“聚族而居”四个字来概括客家人的聚居特点是既不够确切又未能真正揭示其聚居特色。只有认识了客家人在单座土楼内,同居异财聚族而居,以及它所表现出的平等性,向心性和可生长性,才能真正了解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奇特所在,才能真正认识与其他民系相比客家更的群属心理与自我意识。②

目前,以永定为代表的土楼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有关人员研究介绍,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六条标准中的四条,即(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3)“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4)“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