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献研究

李火德的故事 创建日期:    字体显示:  

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江 斌

来源:

摘要:

李火德的故事

 

 

宋朝末年,元军南逼,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多少人从中原南迁,其中由江西石城转移福建宁化石壁村的李保珠,体弱多病,生活贫困、尤其想到儿子李火德(号李闽海)在县担任教谕职务,面临时局风险,不由感到坐卧不安。他惆怅地走出屋门,只觉得北风袭人,天昏地暗,忽见山边一人身手血污,跌撞而来,不由迎步而上,又见那人背插一箭,头青脸肿,定眼看时,不禁大吃一惊:“这来的不就是自己的儿子火德吗?!怎么回事?”他火速向前,将他扶回抢救。原来火德受俘挨打,乘元兵乱抢财物之际,挣断绳索.翻墙而逃,正当越溪人山,背中一箭,躲人树洞,没被搜着。他趁天黑翻山越野,跌跌爬爬,已几餐没有吃东西了,口乾肚饿,全身软瘫。家里人见了无不慌了手脚,幸于他身上棉衣湿透,箭头人肉不深,便赶紧给他拨了箭枝,敷药灌汤.得救后,李火德奉父命,不敢在家久留,临别时,父亲对他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父辈和上祖.甚至远祖,在危难中也是走出来的。据上代传下来说.远祖叫皋陶.因出生在曲阜煌地,得姓煌,在帝尧时任大理财务(司法长官),因世袭理官,称为理氏,到商末理徽公时,因执法不阿,直言以谏,得罪纷王,被处死刑。公之妻契和氏携儿利贞逃出京城,避难于伊侯之墟。吃野果(李子)求生,从此改理为李,蕃衍子孙.这是二千多年前的事了。再说,别忘我们属陇西郡,是大唐李渊、李世民皇上后代.我们一定要有大唐精神,要有不畏艰难务必取胜的决心……”

李火德听了默默点头。他父亲又特意写了十六个字交给他。这十六个字是“存根护源,继先续后,绵延祖泽,举世留芳”。

李火德把父亲的教导铭记在心,在二哥木德的陪护下,带着妻子伍氏向上杭方向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