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献研究

离散与聚合之间 梅县松口 陈氏抉云楼个案初探 创建日期:    字体显示:  

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庄英章 赵树冈

来源:

摘要:

离散与聚合之间:梅县松口

陈氏抉云楼个案初探

 

庄英章 赵树冈

 

近来在台湾中港溪流域的苗栗三湾发现陈姓宗族族谱与二百余件古文书,其中包括土地租赁买卖契约、家产析分书、遗书,以及松口溪南上寨抉云楼颖川陈姓十四世祖宝源公原乡家书。陈姓宗族原籍在嘉应州松口堡(目前的梅县松口镇)溪南上寨井下,十一世祖陈继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来台,宝源公原乡家书的内容,反映出光绪年间分住松口与三湾两地陈姓宗族成员的联系,包括商品与财物的往来,移居外地的宗族成员与祖居地同一支系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批资料,尤其是原乡家书,对于两岸客家地方社会的比较研究而言,具有相当特殊的意义。

过去由于资料的限制,当我们进行区域研究,尤其是地方社会的比较研究时,经常只能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而无法进行深人的描述与分析,以至于经常看到的是粗具型式的骨架,而缺乏血肉,也就是缺乏家族或个人的细致资料。长久以来,无论历史学或人类学者对“史料”的运用各自提出了批判,同时对“史料”的性质提出了探讨,这也正是人类学者希望透过“贯时性”研究将面临的问题。对于人类学者希望搜集民间的、散落在家庭或小区的原始资料来说,确实有相当的困难。即使幸运得到一笔珍贵的资料,往往也会出现诊释的问题。例如.相同的事件在不同的史料中或许有叙述的差异,我们如何对不同的文本进行诊释与理解,是人类学者与历史学者共同的工作,人类学者的深入访谈、跨文化比较等方法,在这个时候也适时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