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蔡 麟
来源:
摘要:
客家方言分类的语言社会学考察
蔡 麟
语言学家把汉语方言分为七种,分别命名为北方话、吴语、湘语、赣语、闽语、粤语和客家话。其中,客家话不是以地名而是以族群的名称命名的。顾名思义,客家话是客家这一族群的母语。语言学只是根据语言本身的特征对方言进行分类,但是语言社会学则更注重人的存在,重视使用不同方言的群体间的关系,因为在语言社会学看来,一个族群的母语,既是它区别于其他族群的标志,也是其成员自我认同的基础。本文即是一个从语言社会学的视角考察客家方言分类的尝试,其具体对象是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客家方言。
一、闽西客家方言及其使用主体的族群认同的南北差异
自古以来被称为“闽西”的地区,自北向南,大致包括现在的明溪、宁化、清流、长汀、连城、武平、上杭和永定等八个县。对于明溪话是否可归类于客家方言这一问题,语言学界的看法不尽一致。有学者肯定明溪话属于客家方言,把它作为“客家方言闽中区”;也有学者把它排除于客家方言之外,或称之为“闽赣方言区”,或称之为“闽语和赣语的过渡区”①。至于明溪以南七县的方言,按照目前语言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它们都属于客家方言,是闽西客家方言区。在语言学界,闽西客家方言区一般被区分为“北片”、“中片”和“南片”。“北片”包括宁化和清流两县的方言,其特点表现为“不是典型的客家话,兼有闽方言的特征”。无论在音韵还是词汇方面,宁化和清流两县的方言存在许多与闽北方言及闽中方言相似之处①。“中片”包括连城县和长汀县东北地区的方言,关于这一区域的方言的特点,语言学家主要概括为两点。其一,方言种类繁杂。有学者指出,这一带有许多种彼此差异很大的方言,仅互相无法通话的方言至少有十种以上②。其二,不是典型的客家方言。有学者认为,这一区域的各种方言确切地说都是“客家话化了的闽方言”,有的是“客家方言和闽方言的混合语”,有的是“带有客家方言味儿的闽方言”③。“南片”包括长汀县西南地区和武平、上杭、永定三县的方言。“南片”虽然也与“北片”、“中片”一样,各县、各乡、各村的方言彼此不同,甚至一个村子里不同姓氏人家的母语也有差异,但是各种方言间的共通点比较多,基本不存在不可互相通话的情况。而且它们在整体上与闽西境内长汀县西南部以北地区的方言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④,却与广东省梅江流域的方言“梅州话”比较近似,是所有的客家方言中与梅州话最近似的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