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献研究

黄金水段 创建日期:    字体显示:  

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汀江—海上丝绸之路的蓝色飘带

 

周显贵 钟巨蕃

 

一九九九年,七月流火。笔者参加了县政协文史委组织的“汀江文化考察组”。沿汀江南下直至韩江出海口的千里行程,了解了“汀江连接着韩江”这条称之为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美丽的蓝色飘带深刻内涵。它作为丝路中途的一条重要补给线曾经起过辉煌的历史作用。

七月十一日,我们一行六人来到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江波浩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梅江、梅潭河与汀江在此交汇。据明代饶相所著《三河镇建城记):“三河镇距郡(据梅县)城北二百余里,梅溪趋其东,程江绕其西,杭川经其北,聚合于此,故曰三河”。历史上曾有过韩江上游三河谁属之争论。经近代水文资料记载,近半个世纪以来三河的最大流量分别为梅江每秒33加米3(1964615),梅潭河每秒37303(1960610),而汀江每秒达67103(1967525),即可看出,汀江流量为韩江最大流量130(X)3之太半(1964616),而且《中国古今地名大辞翔也说韩江”上源曰汀水”。

我们沿江考察的第二站是大埔县高破镇。这一个遐迩闻名的瓷都。小时候常听奶奶念叨,高破碗最好使,又漂亮又耐用。今日.方见古老瓷都焕发青春的真面目。我们参观了三个瓷厂,数百年传统的著名瓷中上品“青花瓷”依然红火,畅销海内外。这三个厂有两个是私营企业,他们因陋就简、勤俭办厂,艰苦创业。一室多用,一人兼数职 厂房不高不大,更谈不上豪华、气派,但产品却十分精致 已打向东南亚,远销西欧各国。我们感到这丑小鸭竟然下了“金蛋蛋”。而另一家国有企业大埔瓷厂由于有些问题仍未理顺,相形之下略显逊色,产品堆积不少,且大都是数十年一贯制的居家常用之碗、盘、碟、匙,绝少精致高档的新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