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一、二
何占东
客家民俗,源远流长,千姿百态,虽然由于时事推移,有的己被纳入历史博物馆,逐渐从人们的脑海中淡出,但有的却有顽强的生命力, “旧瓶装新酒”与时俱进地传承下来。这些作为客家的一种文化现象,不妨翻腾出来,以便深入考察和研究。
贴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名对子,是从格律诗词中演化出来的一种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特别在客家地区流行最广泛,无论古今中外,山野庙堂,凡是有人居的地方,就有贴对联的习俗,哪怕你在旧社会“我自无钞买豆腐,谁有闲钱补罩捞”,口吟“油盐柴米酱醋茶,件件还在别人家,今日自然然不得,不如缩袖看梅花”,也得买上一张红纸,请人写上.一副对联,贴到门框上,表示: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这叫春联。其实春节来了,各行各业门口, 客家人都有贴对联的风俗。
“心术不可有悖于长者,言行要留好样与后人。”这是一幅中都睦邻老人活动室贴的对联,短短十八个字,包含了尊老爱幼的心意,写得多么语重心长,耐人寻味。
“但愿世间人莫病,不愁架上药生尘。”这是贴在蛟腾卫生室门口的对联,反映了农村医生的良好愿望,这是高尚的医德,这与“对我生财”的自私心理,相去不下十万八千里。
对联除广泛张贴的春联外,尚有寿联(包括祝寿与自寿),贺联(多用于结婚),挽联(多用于对死者的哀悼),居室联(厅堂或书室),宗庙联(宗祠、庵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