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文彬
王辉
袁文彬是我熟识多年且可以无话不谈的小老弟。在他调离福建师大的前几年,我们常常相邀结伴写生风景。福州郊外梨树花开,或武夷山下古镇老宅,只要有时间,彼此的一个电话立马可以带上画具驱车前往。实话说来,当时的心境不为别的,就图个自在轻松。登山临水,走村逛镇,围炉品茗,不亦乐乎!都是性情中人,在田园山水间支起画架,感觉比钓鱼迷还快活三分。文彬的写实基础厚实,能力强,起点高,一上手就出活。他对风景的感觉性把握,对写生的画面处理都有很多独到之处。文彬小我十二岁,我们同属猴且都有些猴脾气,在山郊野外呆久了,彼此很自然地就以“猴哥”“猴弟”相互戏称。
都说属猴的有灵性,这不假,文彬就有灵性。他出自书香之门,温文尔雅的父亲为他取名文彬,就有崇文重士之意。文彬生于闽西,是客家人,他具有闽西人的质朴与坦诚,亦不乏机智与幽默。自古这里文脉渊厚,明清两代登科进士者甚众。在丹青世界.闽西就出现上官周、华岳、黄慎、伊秉缓等书画名家。在文彬七、八岁时,父亲就带着他去当地一位老画家家中学习国画。这个经历、尤其是从小浸染于中国文化传统的诉诸于治学养心的体验,无疑对他后来的艺术取向起到一定的影响。文彬慧根极好,他在高一结束那年就以优异的专业成绩和文化成绩考入福建师大美术系,继而留校,两次研习进修,数度出国考察办展,这下又自南向北杀向天津卫。几百年后,倘若美术史或地方史籍载有袁文彬名迹,必将有“流寓天津.胃艺他乡”之语。你说他有客家宗祖的遗风脉象吗?那是毫不含糊的。人说“出闽之虫便成龙”是有道理的,这不,在本命年(2004年)文彬欣然接受天津美院之邀,终于跳出闽门之外伸展身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