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谢树藩
来源:
摘要:
姜 太 公 史 话
谢树藩
上杭县水西渡大桥西岸,依山傍水雄踞着一座巍峨的宫殿,金碧辉煌,屋宇轩敞,红墙黄瓦,雕梁画栋,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漳州市荣誉市民、台胞邱正吉先生为纪念他的远祖姜太公和入闽始祖三五郎公、帮助祖籍地发展旅游事业捐建的“姜太公旅游中心”首期竣工的“姜太公武圣殿”。根据他们的投资计划,这个“中心”建设工程占地面积达1万平方米。好山好水好风光,旅游前景异常广阔。
(幼学琼林)一书记述,“炎帝神农氏,姓姜,以火德王始,教民稼稿,始艺五谷。”客家人尊称他为五谷神菩萨,到处建庙奉祀。姜太公就是炎帝的第55代孙姜尚。根据姜、吕、丘、许、谢、丁、高、卢、饶、章等姓氏的族谱记述,姜太公为他们的血缘始祖。“武圣殿”的建立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渴望对武圣有充分的了解。
姜尚,字子牙,号飞熊。因他的先祖在夏朝治水有功,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地区),故称吕尚,商朝时,诸侯国周国国君周文王根据直父太公盼求才能出众的人来帮助治国安邦,振兴周室的遗愿,到处走访贤良,终于在今河南汲县访到了年届80岁的姜子牙,喜出望外,称他为太公望。(姜子牙春秋)中记载说,姜子牙生于商朝庚丁帝八年已酉岁(前1177年)农历八月初三,卒于周朝康王八年戊辰岁(前1038年),长寿139岁。姜子牙一生富有神奇色彩,所以出了一本《封神榜)小说,为他扶周灭商,战功显赫,建立周王朝,治国安邦树碑立传。从宏观上看,史实无多大误差,历史线条是准确的;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夸张手法确有独到之处,这可不必十分当真。此书的精髓所在是把好人姜子牙说透了,使人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功垂千秋的武圣姜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