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辛亥革命在上杭
杨祖诚
1911年10月10日(清宣统三年,辛亥岁农历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全国纷纷响应。福建于11月9日(农历九月十九日),省督孙道仁传檄各县竖白旗独立。闽西各县消息迟滞,上杭知县龚时富无所适从,至11月13日(农历九月二十三日),始有广东惠(州)、潮(州)、嘉(嘉应州,即今梅州市)民军军政部分部总司令李宗尧派人到杭,敦促知县龚时富宣布独立。在这以前革命党人曾在杭城“丁瑞庵公祠,与邑生员丁凤洲等密商组织民军,设民军报名处于瑞庵公祠,丁凤洲主持其事;当时报名者计有:丁履仁、张文雄、张茂棠、卢德荣、谢文秀、谢福生、郭老七、蓝金芳、郭贡廷、郭贫臣、蓝庆贵、蓝牛目等数十人,先后剪发参加民军”。
知县龚时富逼于形势,伪装答允并召开地方绅士会议,决定宣布独立,挂起写有“恭贺中华民国独立”、“新汉万年”标语的白旗,于农历九月二十九日夜十时正式宣布独立,燃放鞭炮庆祝。清政府及地方士绅阳奉阴违,其拥有之民团武装仍未交出。十月初一,忽有樊彪(湖南人,清游击)带十余人(其中有邑人丘长元、邹寿寿等)自称新汉民军统领兼管粮饱事,出告示张贴。是夜,清团局辖福税营被勒去毛瑟枪12枝,并通知知县龚时富令厘局交缴银圆2百元、开监放犯、全城人心惊怕。次日早樊彪率队前往武平,民稍安定。十月初四上午有童国珍(李宗元部)率40余人,随带炸弹、短枪,军容整齐,革命党人通知各商户放鞭炮迎接。童部到团防局后,邀集知县、游击及城内绅士开会,并通令福税营缴械,有毛瑟枪28枝,交童部使用,部队驻扎城内阳明祠。是夜,十时有大埔人杨百震、峰市人温开元及李云卿等70余人来杭,要求进城,团防局以深夜不便,延至翌日上午方开城门。杨百震等直冲县衙,逼知县清算帐目,并令官吏剪发,杨佩带指挥刀,身挂红绸,极其威风,并捣毁“上杭县正堂”横匾及团防局灯笼,致使人心浮动,店肆俱闭,童国珍部力薄,只能出局安民。晚,杨又在团防局召集官绅开会,决定以詹萍生(城区人)为民政长、童国珍为军政长、李逢甲(太拔乡人)为财政长。当时,杨急于了解财政情况,欲办粮收税,以显威福,当场有城内举人陈紫垣提出异议,即被杨等辱骂并扬言要杀陈以示众,知县龚时富为其辩诉后,方告平息。陈遭辱骂后,逐避居旧县。十月初六上午,杨某又令县缴交银圆2千元以供铜,知县无奈只好凑5百元。是日下午四时,李宗尧亲率部80余人到杭,其中有十余人是武术师,商店住户皆鸣炮欢迎,该部驻阳明祠。李得知杨百震、温开元在杭所行不法,即于当晚二时密令民军16人潜入县衙捕杨、温两人,捉杀随从者七人,俘40余人,次日经审问教育后皆押出城外遣散,每人给遣散费银圆一元。李以杭局已定,嘱童国珍留守杭城(童部分驻阳明祠、百获堂),亲率民军60余人向汀州进发,初九城内商店始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