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著名画家新罗山人华岔
华敦善
华岳是三百年前工人出身、自学成才的著名的诗、书、画三绝的诗人画家。他生于18世纪中国画坛上正是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祈等“四王”以模古为正宗于是定型化的宫廷画最风行的时期。他是一位反对模古、坚持创新、深人探索、勤学苦练、积极实现所说的“但能用我法,孰与古人量”,又说“我亦低头经意匠,笔尖刷却世间尘,能使江山面目新”在画坛上俯仰宇宙的英雄气慨的英勇战士。正如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中说华岔“无不标新领异,机趣天然。”张庚在《国朝画征续录》中说华岳“善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皆能脱去时习,而力追古法,不求研媚,诚为近日空谷之音。”从名人对他的评论“脱去时习”“标新领异”等语义来看,当时已把华岳列人于“八怪”的异端画家了。当今把他列人为,’/又怪”先驱的扬州画派是理所当然的。他的身世是艰苦的,走的道路是曲折的,画艺成果是优异的。
华岔,字德篙,号秋岳,别号新罗山人,曾用名离垢居士、布衣生、东园生、白砂道人、新华山人,是客家人闽华氏第20世裔孙。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冬生于上杭白砂里华家亭(今属蛟洋乡华家村)的贫苦农民家庭。祖父华国菌生下三个孩子,长子常五(华岳父亲)、次子享五、三子丁五(少年时因家贫跟随乡人前往浙江学习造纸工艺,后定居浙江)。华岳父亲常五也生下三个孩子,长子东升、次子华岔、三子德丰。华岳幼时曾读过蒙学,后因父患病无钱医治离开了人间,家贫辍学。母亲丘氏抚养三个孩子,家境极为贫困。浙江定居的丁五闻知胞兄不幸逝世的噩耗,从浙江返回桑梓,当看到嫂嫂生活悲苦情境,极为同情,在他即将离乡返浙时对嫂嫂说:“我把华岔侄儿带去浙江当造纸作坊的学徒好吗?”嫂嫂立即允诺,华岳因此告别母亲和兄弟往浙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