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
摘要:
梅花山探秘
黄兆森
梅花山,闽西俗称“梅花十八洞”,地处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上杭县和连城县的结合部,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19公里,总面积22168公顷,其腹地近60(刃公顷,区内平均海拔900米,千米以上高峰70余座,主峰石门山海拔1811米,为闽西第二高峰,它于1991年被国家林业部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评为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莽莽无边的原始森林被中外专家称为“回归荒漠带的绿色翡翠”,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和特殊科学研究的价值;还被称为“野生动物的避难所”、“生物资源基因库”、“地质博物馆”、“大药山”、“八闽母亲山”,它是一座神奇而奥秘的宝山。
民谣的魅力
在梅花山区,广泛地流传着古远的民谣,世代吸引着周围的村民们。
有一首民谣这样称道:“梅花十八洞,洞洞十八厅,厅厅有奇景。”有位地质学教授曾经指出,闽西梅花山区集福建地层的大全,从中可以看出7亿年来全省地质历史的演变过程,称得上是一个“地质博物馆”。它具有独特而美丽的风光。人们登上它的高峰俯瞰,只见群山碧绿如海,而远近华盖般的古树在阳光下闪烁绿光,就使人产生连泥土都是绿色的幻觉,它既有地面的美景,还有地下的巨大的喀斯特溶洞:有的洞中有洞,有的上下洞相通,有的云雾缭绕,有的泉水叮当,因而形成了光怪陆离的地下宫殿,令人流连忘返。
另一首民谣如此称赞道:“梅花十八洞,洞洞十八洋,洋洋十八里,里里桂花香。”桂花树在区内分布十分广泛,人秋,漫山遍野都充满了桂花的芳香,十分迷人;此外,区内还盛产兰花,内有春兰、秋兰、墨兰等16个品种,尤以素心兰为其珍品。
还有一首民谣是这样称赞道:“十月上山,不想当官”。十月,这是山上小秋收的黄金季节,可吃的野果不下数十种,甜、酸、苦、咸、辣、涩各种味道都有,例如“山菠萝”、“山荔枝”、“糯饭团”等,到处呈现一派令人乐而忘返的动人情景。
而更多的民谣则是异曲同工地称赞道:“梅花十八洞,洞洞十八里,里里十八窟,窟窟有把金交椅”、“梅花十八恫,炯蛔一条溪,洋洋十八里,里里十八厅,厅厅有把金交椅”、“着蹄前,虎爪背,金棺材,银棺盖,三株杨梅前,四株荷树背,谁家找得到,繁华几十代”、“梅花桩前十八洞,洞中武比梅花桩”、“走路三千客,坑中几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