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饮食文化>>飘香美食

土楼居民的糍糕及风俗 字体显示:     创建日期:

主要责任者:谢小建主编、作者宏程

主题和关键词:客家;糍糕;风俗

出版者:永定土楼研究会

来源:土楼风情

摘要:土楼风情 67-70页

  土楼居民的糍糕及风俗 

  宏程 

  土楼居民的糍糕,一地一品,大同中存小异。本文介绍永定几种常见糍糕。 

  以各类粮食、淀粉、青叶加工成的食品,永定人统称为“粄”。 

  糖糕板(年糕)一般一升糯米配一斤红糖,为避霉变,掺入微量桔皮和肥肉;为求味香,加上适量花生米和芝麻。年糕量大,但一锅只容一斗米左右,大户人家需蒸两三锅。 

  入年界之后,处处米碓响,家家年糕香。 

  年糕做法是:先熬糖浆,略作过滤,与糯米粉拌均匀,用缝接起来的答叶或毛竹壳(棕叶撕成微条作“线”)作垫,放入竹篮内,即可下锅。为防锅中水烧干,锅中放一块陶瓷片(惯用破碗的底脚片),让它在沸水中嗒嗒作响,以报警。 

  年糕从上午下锅,直蒸到次日早晨。用竹筷插入深部,以不粘筷子视为已熟。当天晚上全家守夜,共享其乐。偶有把年糕烧焦,被看作一种不祥之兆,全家都会感到懊丧。 

  年糕不得尝试,须原封不动待到干爽之日才开切。在蒸年糕时,留出若干原料,另做成一个个巴掌般大的“鸭舌板”,可先品尝。 

  丧事之家不做年糕,以示本年辛酸,不甜蜜。但亲朋、邻居必于春节前送上一块。故不蒸年糕者反得更多。 

  年糕为过年的必备礼品之一,除丧事之家 收作享用外,其余一律送一块还一块,探亲者都是满载而去,满载而归。 

  硬粄原料为大米碾成的粉,之所以叫“硬”,是相对于糯米(又称软米)而言。 

  硬粄见于红白喜事和各种节日庆典,用作祭祖、敬神等。 

  做硬粄需先将米粉蒸熟,后用木板模具一个个印制而成。硬粄圆形,约10厘米大、1厘 米厚,周边有花纹,正面一个浮起的大“福”字。 印成后再蒸一次即可。 

  直接食用的硬粄,加盐或糖。加盐,称盐水粄,加糖则叫“鹤婆粄”,因为它与当地“喊鹤婆”习俗有关:男婴满月之日,让有福气的老太婆抱着婴孩出门,边走边喊“鹤婆!鹤婆!”表示孩子要见世面,经得起各种惊扰。婴儿满月时做糖硬粄,故称“鹤婆粄”。 

  喜事的“鹤婆粄”,做成红色,当回赠礼品,其数量应为9个、19个……,寓“长长久久”之意。祭祖或丧事用的硬粄不着色,不加盐、糖。 

  不放盐或糖的硬粄加入各种佐料,经煮后作“饱货”上席,次餐复煮一次,汤浓如浆,味道更佳。 

  艾粄、苎叶粄 清明前后,艾草、苎叶鲜嫩,摘取若干,经开水烫、冷水漂后,与糯米粉拌和,加糖在石难中捣烂捣匀,做成饼状或鸭舌状蒸熟即成。 

  艾粄、苎叶粄味香,有清凉、解毒、杀虫之功,属一种药膳,平时食用,一般不用于祭祖和敬神。 

  麦粄(鸡肠面)高陂、坎市一带农村,有做麦粄的习惯。麦粄用面粉与盐水拌和,置放半小时后搓成圆条,一圈圈盘于簸箕中。为防粘手、粘簸箕,需先涂擦一些食用油。 

  待锅中汤料煮滚后,就可扯面入锅。麦粄除妙在汤料之外,更见长于做功。卖这种小食 的高手不仅以货真价实燕得信誉,也以其得意的表演招徕顾客:动作熟练、优美,面条细长、均匀,入口松软不烂。拉面者有意在簸箕和锅灶间拉开一段距离,便于施展功夫,让面条在这段 空间作美妙的曲线抖动,有节奏地打在簸箕上, 啪啪有声,惊险而不落地,食客如观杂技表演。 

  不具备“商业级”水平的普通农户,拉面的方法就简单得多,把面团搓成许多短圆条,然后一条条边拉边抖入锅中。 

  清明前后,艾草、竺叶鲜高破、坎市一带农村,有清明之后,收麦季节,家家户户必须做几顿麦粄。立夏这天,则是传统的麦粄日,晚餐只吃麦粄不吃饭。民谚日:“立夏面,吃了梆梆健”(身体健壮)。 

  芋卵粄 芋子蒸熟,剥去皮毛,与适量木薯粉碾拌均匀,搓成直径3厘米左右的长条,再 切成1厘米厚的块片。 

  煮法:水开后下锅,烫至一片片浮起(下锅时都下沉),捞起后拌佐料再煮。芋卵粄属传统宴席的四大盘(猪肉、牛肉、线面、芋卵粄)之一,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口。 

  芋卵肉丸 如前法,制芋卵粄团,掺入经剁碎的肥肉、葱头、花生米等,做成一个个饼状,蒸熟。肉丸味香、爽口,既是节日佳肴,也是年节的基本礼品之一。 

  芋卵肉丸另有一种做法:即以芋卵米反为衣,以精肉、香料等调制成馅,包成一颗颗如鸡蛋大小的圆球,蒸熟,浇上料油,供宴用。这种“肉丸”也颇具特色。 

全文内容请见附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