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饮食文化>>其他

八、上杭名优特产 字体显示:     创建日期:

主要责任者:福建上杭客家联谊会

主题和关键词:

出版者:

来源:走进客家

摘要:走进客家第129-131页

     (八) 上杭名优特产
    (二)黄笋干
黄笋干,又叫黄笋丝,也称黄笋、金笋、金丝菜。因盛产于上杭南部汀江岸边的黄坑(今下都乡磺溪村)而得名,是闽西‘八大干”之外的著名特产。
    黄笋干久负盛名,被当作有品位上档次的食用或馈赠之佳品。清康熙年间,享誉文坛的上杭人丘嘉穗称黄笋为金笋,载入其诗文。1907年正月,丘逢甲到黄坑视学游览、访亲会友,1909年作《忆游上杭》诗十五首之三云:“黄坑黄笋旧知名,惜我来时笋未生。我是主人兼看竹,绿蒙蒙里一兜行。”可见,逢甲先生对黄坑黄笋情有独钟,更使黄坑黄笋名扬海内外。1992年以来,上杭金秋交易会等经贸活动中,黄笋干供不应求,倍受海内外顾客的喜爱。
    黄竹笋主要生长在汀江新峰滩至南蛇滩之间的两岸,喜阴湿透气、土肥疏松、为丛生竹。成竹后,每丛可采鲜笋100一150公斤,每年4一9月间出笋,5一7月为盛产期,初次采挖后,每隔4一5天便可重复采挖。
黄竹笋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绿色食品,可作主菜,也可作桩料;可作平日小菜,也可作宴席大菜;可鲜食,味道鲜美,也可晒制成黄笋干,色金黄且味略苦,漂净后食用则其味不苦且脆嫩甘醇,是冬笋、春笋等竹笋不可替代和相比的,食之者无不称赞。
    黄笋干的制作过程,一般是白天采摘鲜笋,晚上煮熟并冷却,第二天撕条暴晒即成。具体方法是:先将采挖到的鲜笋去衣并用清水洗净,然后裁切成1一2寸,再用冷水、旺火煮熟至可以撕条(约需40分钟),退火后仍置锅里自然冷却(约46小时),最后取出撕条暴硒去除水份即成。晒干后用纸或塑料袋包装、密封,保存时须注意防潮。
    黄笋干苦味的去除方法,用量少时是重复三次(每次约30分钟)用开水浸漂,就可去苦味并食用。用量多时是:烹饪前,先将黄笋干用冷水浸湿并清洗一遍,然后用冷水煮约30分钟,捞起后又用冷水浸漂约30分钟,再用冷水煮约30分钟,捞起后再放置冷水中浸漂,就可烹饪。
    黄笋干可作炒肉片、红烧肉、炯猪腿等的垫底菜,也可和肉类混合或炒、或蒸、或炯、或煮,还可与其他佐料配合使用,作什锦菜、炒杂烩等。
    (三)萝卜千
    上杭萝卜干为福建名特产“问西八大千”之一。《上杭县志》及有关资料记载,上杭萝卜早在明初就颇负盛名,迄令已有五六百年的悠久历史,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风味著称于海内外。
    据科学分析,萝卜除大量淀粉外,还含有葡萄糖、蛋白质、胡萝卜素、杭坏血酸等成份,还有人体不可缺少的钙、磷等矿物质。上杭萝卜产地为城郊的水南、土埔、张滩、九州及太拔等乡村。经精制加工成的上杭萝卜干,色泽金黄,皮肉鲜嫩,香脆可口,具有开胃消食、解暑清热、醒酒除毒、化痰祛积之特效,因而深受居家旅游者之青睐。若将萝卜干切成片块,调以白糖、香醋,可作宴席上冷盘名菜;把它切成丝条,配上肉类等,可作香脆炒盘,还可配以其他佐料加工成煎、溉炸、炯多种色香味的宴席佳肴。随着海峡两岸同胞的频频往来,上杭萝卜干不但成了迎亲接客宴上的佳肴,还成了馈赠亲友之礼品、怀乡思亲之礼物。
    有关上杭萝卜干的来历,民间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天,天上黄毛仙云游到了上杭湖子里(今太拔乡双康村),到凡间后顿感肚饥难

 

全文内容请见附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