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责任者:林清书
来源:定光古佛与客家民间信仰
摘要:定光古佛与客家民间信仰 世俗生活的无奈 心灵世界的追求
世俗生活的无奈
心灵世界的追求
—定光古佛与客家民间信仰的社会基础
以及历史和现实意义
林清书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农民的想法比较简单,一辈子就是为
着票子、房子、妻子、孩子,所以,幸福感、满意度比较高。说这
种话的人并不真正了解农民,并不真正了解真实的乡村社会。实际
上,在古时候,在旧社会,客家农民在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还不能解
决的情况下,无依无靠,非常的无奈、非常的无助,他们首先需要
解决的是对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的保障。他们需要一个精神上的依靠,
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成为安慰他们的痛苦心灵的良药,成为鼓励
他们在艰难的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力量源泉。基本生活能够得
到最基本的保障,他们的心,才能安定下来。拥有超自然的能力,
能够控制天灾、人祸,能够避险、赐福的只有各种各样的“菩萨’,、
“神仙”。在那样的年代,他们只能依靠“菩萨”、“神仙”。
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有时是很无奈的.特别是在科学还不是
很发达的时代,或新的避险机制、避险预报和避险知识都极其匾乏
的乡村社会,更是显得极其的无助。现实逼迫着老百姓去思考自然
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他们也很需要一套解释的理论,企图找到一种
能够接受的答案。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难以得到的东西,需要那种
描绘出来的“小国寡民”或者“乌托邦”之类的美好的“空中楼阁”
来安慰痛苦的灵魂。各种各样的宗教都提供了这样的“空中楼阁”,
对“生老病死”有一套自圆其说的解释,对天灾人祸有一套解决的
办法。但是任何一种宗教都不能完全解开客家人心中的迷惑,因此,
各种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几乎都能够在闽西大地上找到生存和发展
的空间。古今中外的多种宗教信仰在这里都可能有一席之地。即如
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及其他一些地下宗教都曾经活
跃在这片土地上。这一现象,说明了这片土地上的客家人对自然与
社会认识的不断探求的历程。
1973年4月n日,在武平县,一场特大冰雹突然之间从天而
降。这次冰雹,把瓦房砸出了一个个的大窟窿。当时在田里耕作的
人们,把备箕顶在头上,避免了伤亡。但是,这场冰雹砸坏了很多
房屋,使得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受到了惊吓。乡村妇女们的第一反应
便是把锄头等铁制农具扔到土坪里去了,这些东西就相当于神所害
怕的利器,神见到这些利器,就不会把冰雹扔下来了。大家的脸上
全都是恐惧、神秘的复杂的表情。这就是客家农村对“冰雹”的理
解。1975年7月19日16时,大风,风速18米/秒,武平县林产化
工厂40多米高的烟囱被风吹断。1976年3月19日全县下了一场百
年不遇的大雪,雪花纷飞,漫山遍野都是白雪皑皑。1976年8月17
日、18日、19日, 连续的大风、雷雨和冰雹,损坏了很多房屋。①
这几年的气候极为反常,人们立刻想到的是,要发生大事了。按照
老百姓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关系的思维,按照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
思想,都会把气候、天象与人事、社会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和思考。
这几年,林彪事件,朱德、周恩来、毛泽东先后逝世,“四人帮”垮
台,每一件都是重大事件。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一种巧合。
但是,要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够接受科学的解释,是不容易的。部分
老百姓需要有一种他们认为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来解释,才能
信服。包括2004年12月26日环印度洋大海啸事件,不同的宗教派
别有不同的解释。科学的解释不能完全代替宗教的解释。因此,不
同的宗教派别都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有些地下宗教或者
邪教组织也都会利用重大的自然灾害或者社会事件来做文章。因此,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理智地观察民间信仰发生的
历史、当下的种种表现和发展的趋势。关注民生、关注民心,自然
应该关注民间信仰。这也是今天我们研究定光古佛在闽西客家地区
流传的现实意义。
在定光古佛的时代,闽西大地上还非常的贫困。人们主要依靠
杂粮勉强度日,粮食作物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和控制,如洪涝灾害、
冰雹、寒流、霜冻等等。医疗条件差,看病主要依靠祖先传下来的
经验,草药,巫术等等,平均寿命很低。闽西大地山高林密,各种
地方武装的争斗、抢夺和家族械斗也经常发生。老百姓在非常无奈、
非常无助的情况下,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救世英雄或神仙身上。定光
古佛在世的时候,为闽粤赣交界地区的人民做过一般人不容易做到
的好事,为老百姓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或治病救人,或鉴别和解
决饮用水,或惩恶扬善,或平息战事,或祈雨浇灌,或降伏蛟龙猛
兽。②受到当时的老百姓的敬仰,也受到当时的地方政府的肯定。因
此,在定光古佛圆寂后的一百年间,当地政府不断地上表给皇帝,
申请赐号。熙宁八年(1075年)首次封为“定应”, 经多次赐封,
到嘉熙四年(1240年)最后赐封为“定光圆应普慈通圣大师”。③这
个多次上表申请赐封的历史事实,本身就说明了当地政府、士绅和
老百姓对定光古佛生前业绩的肯定。撒开神秘的面纱,这些事情,
对一个有勇有谋的郑自严高僧来说,都是有可能做得到的。当地百
姓加以神化和夸张,成为这个地区的老百姓的心理上的依靠;特别
是受到多位皇帝的多次赐封之后,成为客家地区的荣耀,在老百姓
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威信,为上千年来的闽粤赣边区的老百姓提供了
莫大的精神安慰和鼓励。皇帝的多次赐封,提升了定光古佛信仰的
意义,扩大了影响,达到了稳定民心、教化百姓和宏扬“正教”抑
制“邪教”的目的。应民之所需,为民之所用,移风易俗,教化民
间,使这片蛮荒之地和谐稳定,这也是统治者多次赐封郑自严高僧
的目的之所在。
由此可见,历代的统治者高度关注民间信仰的动态。闽粤赣交
界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山高皇帝远的蛮荒之地,靠武力难以让老百
姓心服口服,必须通过发现和传布当地老百姓能够接受的观念,逐
渐的感化,才能稳定民心,安居乐业。
客家民间信仰包含儒教、道教、佛教、原始宗教等中国传统宗
教的成分,也引进了国外的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等等,还包括
一些地下的宗教活动,呈现开放性、功利性、多元化、世俗化的特
点。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正常的宗教活动得到政府的尊重、关心和
支持。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民族宗教局对民间的宗教信仰进行一定的
管理和指导。在闽西,在连城中华山慧瑛法师和他的弟子们的努力
下,闽西佛教事业发展非常迅速。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龙岩莲
花寺只有一个简陋的寺庙,在光炳法师的主持和领导下,到今天,
建成了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的新寺院,聚集了几十名佛学院毕业的
专业比丘,善男信女得到正规的引导,为闽西的佛教走上正轨做出
了重要贡献。其他如基督教、天主教等等都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支
持,得到较大的发展。
各种宗教组织都在力图扩大自己的力量,争取自己的信徒,发
展自己的事业。其中也包括一些有争议的宗教组织或疑似宗教组织,
也包括反动宗教组织、邪教组织。在客家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各
种宗教组织发展自己的信徒,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客家民间信仰
有相当开放的案例,如太平天国,就是引进了西方的宗教教义,举
起了推翻清朝皇帝的大旗。鸦片战争后,社会动荡更为激烈。在此期
间,洪秀全被《劝世良言》中的单一神权思想和基督教的平等观所
吸引,把基督教的平等观和中国农民的“天下太平”、“人人平等”
的平均思想结合起来,从农民阶级的要求和利益出发,先后撰写了
《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同时期,冯云山
在紫荆山区的广大贫苦农民和烧炭工人中,宣传反清思想,开展拜
上帝会的组织工作.1849年,拜上帝会众已达万余人。1850年前后,
拜上帝会与地主团练的冲突日趋尖锐,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
样的形势下酝酿和发动的。因此,各种宗教都有可能被客家人所接
受。“明末清初,山东一佛教流派—罗祖教逐渐传入闽北和闽西一
带.罗祖教徒,不在寺庙中修行,专门以做经忏、放焰口,替人念
经赚钱为目的,饮酒茹荤。人称之‘香花和尚’、‘野和尚’。一时人
们对佛教产生了怀疑,僧尼信徒渐少,佛教在长汀逐渐衰落。”④这
个案例说明,一些非正念正行的宗教组织对民间信仰也会产生极大
的破坏性的影响,甚至让正念正行的宗教走向衰落。上个世纪90年
代初以来,在闽西出现了学习气功的热潮,一时各种流派的气功都
进入闽西进行广泛的宣传。其中,有的借助气功的名义灌输了一些
不正确的思想,如中功的“转世、轮回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
别是法轮功,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被政府定位为邪教,产生了极
大的负面影响,到现在为止,还有执迷不悟的信徒坚持自己的信仰。
“素食派”、“东方闪电派”等地下宗教组织也纷纷派人进驻闽西的
城市和乡村,进行秘密的宣传和组织活动,挑战闽西的传统:毛俗和
传统信仰,产生了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了解,“东方闪电派”又
称为“七灵派”,“二次救主派”、“新能力主教会”、“真光派”、
“真道派”。大约在1990年兴起于河南地区,创始人是一位河南郑
州的邓姓女子,她自称为“二次降临的女基督”,名叫“闪电”。
据一位脱离“东方闪电派”的信徒说,目前“东方闪电”差派到中
国十七个省分活动,她的“书卷”百万言之多(其实内容多数重复),
其中发行最广、最“权威”的是《东方发出的闪电》。当国家的法
律不能强有力、全方位地保护弱势族群的时候,这类能够提供信仰、
人群归属和资源互助的组织就愈兴盛,同时秘密组织的恐怖手段威
力也相当惊人。“东方闪电派”吸收各地教会的“人才”加以组织
运用,成为一张强而有力的网罗,一旦进入就不敢轻易离开。⑥“东
方闪电”同样在九十年代初期就已经进入福建,也进入了闽西。这
些所谓的宗教信仰,很难用一般的手段达到“改邪归正”的目的,
往往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都无济于事,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了隐患。
但是,自古以来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也
有“入村随俗”的说法。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这个地域的人们有着深
刻的、深远的影响力。“法轮功”、“东方闪电”之所以只在少数人中
流行,跟受到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自觉抵制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地域文化的巨大力量。
同时,儒家文化非常强调在尊重地方风俗的基础上,开展从上
到下的“教化”,对民间风俗进行适当的正面的引导。今天,我们也
有必要借鉴历史上的经验,结合今天的现实,打击邪气,树立正气,
优化风俗,为建设具有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地域文化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今天宣传为老百姓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定光古佛的业
绩,宏扬他体察民情、解除民间疾苦、惩恶扬善、为民请命、造福
百姓的精神,启发我们正确地看待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都有着极
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武平县志编撰委员会,武平县志卷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1993一10,116
〔2]【3]林国平,定光古佛探索,圆光佛学学报,第3期,1 999一3,
2 35
【4]长汀宗教大全一一长汀佛教,长汀网一新闻中心,2 006一3一5
http://www.ctw.cn/news/4045.htmlhttp://www.ctw.cn/news
/4045.html
【5]陈韵珊,东方闪电(一),拜女基督的“东方闪电”,转载自
((真理异端真伪辫)) Discerning truth from here:ie:一基督教与
中国研究中心,网上灵粮网,20叨一1一10
http://~.pcchong.com/ZHeresy7a.htm
作者:
林清书,男,龙岩学院教授,从事汉语、汉字、客家方言与文
化的教学与研究.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