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当前位置: 首页>宫庙建筑>台湾宫庙
台湾宫庙建筑 更新时间:2015-01-14
  湄洲祖庙与台湾妈祖庙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台、澎两地闽南移民,是靠信仰妈祖所产生的精神力量,经受了惊涛骇浪和与恶劣的自然作斗争,在台湾澎湖定居并开发芜荒之地。他们把原奉上船保护他们安渡台湾的妈祖神像分灵在台湾澎湖各个圣地上。故台湾岛、澎湖列岛的澳屿冠以妈祖、天后之起名,以示纪念,如天后澳。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澎湖条称: “正中曰娘宫屿,其状如湖,因曰澎湖。”“澎湖之马公巷、马公市、马公街、马公镇皆因纪念天后、妈祖而得名,字取天后娘娘的娘字,妈字取义妈祖之妈字,俗呼母叫娘或二字涵义相同。由娘宫演变而为妈宫,妈字去女旁而为马公。”(《澎湖群岛志》卷八•宗教信仰)从大陆到台湾的人,他们从原藉的妈祖祠宇分灵供奉,表示他们所奉祀的仍然是家乡的神。这样展转分灵的结果,台湾的天妃宫特别多。台湾的一些村、街、巷因此以“妈祖”命名,如台南县归仁乡有妈祖村,台南市有妈祖宫街,彰化县社头乡桥头村有妈祖庙巷。
  目前,台湾民间奉天上圣母为神的妈祖庙已达到900多座。其中主要的有北港朝天庙、台南大天后宫、大甲镇澜宫、澎湖天后宫、新港奉天宫等宫庙。
  北港朝天宫 这是台湾规模最大、香火最盛的妈祖庙,是台妈祖圣地之信仰中心和台湾妈祖庙的总庙,也是我国三大妈祖庙之一。该庙位于云林县的北港(旧名笨港)。每年妈祖诞辰,此宫是台湾祭典的中心,每年均有600万妈祖信徒前来朝圣。是华侨中妈祖信徒常驻之地。此宫妈祖的分身神于近年内被华侨迎去巴西。 日本岐阜市妈祖圣地也于1969 年来北港朝天宫迎妈祖神座。
  据历史记载,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莆田湄洲岛朝天阁树壁和尚,奉“天上圣母”神像至台湾,当地闽籍民众倡建小祠供奉这尊神像。诸罗县志载:在外九庄笨港街,康熙三十九年(1700)居民合建天妃庙”。为诸罗县第一座天妃宫。乾隆、咸丰年间两度扩建。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火所焚。光绪三十年(1904)大地震,全庙倾既后经当地人士集资修建。于宣统三年(1911)竣工。重建后的朝天宫规模浩大,占地达2 400多平方米,除正殿处,前有毓康舞宫(后改为双公宫)、聚奎阁、凌虚殿、文昌庙、三界公祠,形成雄伟壮丽的庙宇群,称魁于全台。宫内尚所藏有当年树壁和尚带人台的刻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钵头和湄洲镇殿宝玺的复制品。北港朝天宫的宫内还备有10多尊妈祖神像,有“镇妈祖”,还有“二妈” “副二妈” “三妈”“副三妈”“四妈”“五妈”“六妈”“塔郊妈”“太平妈”等。全台湾各地庙尊前往交香的达1 100多尊,从北港朝天宫分灵建庙的有90多座。
  鹿港天后宫 鹿港天后宫建于明永历三年(1647),是台湾最早建立的妈祖宫之一,素有“开台妈”之称,为台湾妈祖之开基圣庙。据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师提督封世袭靖海侯施琅将军奉旨平台,由湄洲天后宫恭请天上圣母神像护军渡台,台澎平定后,施琅班师回朝时,族侄施世榜恳将妈祖神像留在鹿港天后宫奉祀,此尊妈祖像,被称为“湄洲妈”,因年岁已久,面受香火之烟薰烧而久成为黑色,故称为“香烟面妈”。“香烟面妈”曾受历代帝王救封,其地位崇高无比。
  鹿港天后宫之庙中陈列的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是闻名中外,如前清历代帝王之御笔匾额,文武官员之献匾,古代石碑,该宫往祖庙湄洲天后宫渴祖纪念照片以及祖庙赠与该宫之灵符、圣母宝玺,皆是其他庙亭不能看到的。尚有明朝之进香炉,全副蛮仪仗,精致凤辈。
  台南大天后宫   台南大天后宫位于台南永福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出师征台湾,直人安平鹿耳门,曾宣扬妈祖神力帮助,事后上表清廷,奏请在明宁靖王府遗址建祠奉祀。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庙成,初称天妃庙、天地庙,而后改称天妃宫。这是台湾最早的“官建”妈祖庙,成为当时宫方祭典的中心庙宇。
  因是官方所建,故规模宏大,庙宇巍峨,艺雕精品多。特别是庙中古碑、古匾、古楹联之多,堪居全台湾之首。其中以成丰御笔“德体原载”,光绪御笔“与天同功”之匾额,被人认为最之珍贵。还有总督、总兵、提督、知县等文武官员歌颂妈祖灵性和功德的匾额。该宫有一尊木雕妈祖神像刻有“崇祯庚辰年(1640)湄洲雕造成”的字样,说明这尊神像是明末由湄洲祖庙请去的。所有这些文物均是研究台湾历史的重要资料。
  大甲镇澜宫 大甲镇澜宫创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是台湾北部的庙宇之一,经几代重修,至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规模已甚宏大。据史书记载:湄洲屿人林永兴于清雍正八年(1730)携眷人台,定居大甲镇。当地闽粤居民见到林永兴家中供奉妈祖神像,于是集体发起营建这座规模较大的妈祖宫,而将此妈祖神像奉人庙中,故成为大甲附近地区的妈祖总宫。

Copyright © 2007-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省图书馆 闽ICP备07002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