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妈祖史书的编辑
妈祖林默是北宋前期的人,生前以巫祝为业,生人福人,不以死与祸恐人,故人人敬事如母,死後乡人祀之。巫祝是基层社会的灵媒,或为神灵附身代为指点迷津,为小民治治病,与国家政经军事扯不上关系,死後也不会被政府立传,因此妈祖的真正家世、父母、生卒年月等均未被记录下来。妈祖是个好巫祝,死後事迹即在乡里间流传,接著被建祠奉祀。北宋宣和4年(1 122)妈祖开始显现灵迹庇佑使节船,至宋政府南迁,妈祖灵迹屡屡显应,受朝廷多次诰封,妈祖庙宇在宋政府辖域不断创建,每当庙宇落成时,妈祖灵应事迹及朝廷诰封的资料就被镂刻在石碑上,荡妈祖信仰留下甚多珍贵史料。数百年累积的史料,至元朝时,就有人将之编整成册,分别取名《明著录》及《圣妃灵著录》,这是2本最早收录妈祖事迹的录书,但二书今已失传,只能在其他传世的资料中见到引述的痕迹。
据《天妃显圣录》,元世祖至元18年(1281)封妈祖为「护国明著天妃:且终元朝之世虽5次诰封妈祖,但始终维持「护国明著天妃」等字;《明著录》既伪妈祖实录,其书名应由「护国明著天妃:撷取而来,故推断其书伪元人编撰。明朝《南渚林氏族谱》曾引录其文「灵女」一则:「宋太平兴国己卯三月二十三日辰时诞生,大中祥符元年戊申十月初十日腾空而去。宋封灵惠助顺英烈夫人,元至元十八年封兴化路明著天妃,大德三年加封护国安民庇物明著天妃。」2观本条记载妈祖诰封为跳跃式记录,缺漏甚多,本书可能类似《搜神记》搜罗各种神话异迹,非专以妈祖伪单一记载对象的专书;惜其书今已失传,无法验证。
第2本有关妈祖的录书为《圣妃灵著录》。书名见题於《白塘李氏宗谱》忠部,廖鹏飞所撰〈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廖文标题下注有「载《圣妃灵著录》」等字。书既以「圣妃」冯名,应是妈祖被封为「圣妃」之後所编辑。查《天妃显圣录》,「圣妃」之封是在明太祖洪武5年(1372)正月,勃封为「昭孝纯正孚济厌应圣妃」故本书应是明朝洪武5年以後所编,但蒋维钱《妈祖文献资料》转引明朝人李廷梧所编《天渍流派图》,引录有:「张蠢《灵著录》载制干创祠舍地及保义郎振公使高丽事。」谓《灵著录》为张蠢编辑。4张蠢曾於至正9年(1 349)以翰林直学士奉派至湄洲祭祀天妃,故有可能编((灵著录》:然张蠢於元末去世,或许张蠢生前尚未将《灵著录》付梓,至付梓时妈祖已得明太祖「圣妃:封诰,故以「圣妃」冯书名。其次,刊载於《灵著录》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是一篇庙记,与後世刊行妈祖录书体例不符,且传世所有妈祖录书均未曾收录或引用此篇庙记,似乎《灵著录》非专载妈祖事迹的录书,也未流传後世。另如明万历35年道录司张国祥奉旨刊行的《搜神记》也有(天妃〉的条目云:
妃莆人,宋都巡检林愿之女,生而神灵,能言人祸福,没後乡人立庙于湄洲之屿;屿於兴化束南海中,与琉球国相望。宋宣和中路尤迪浮海使高丽,中流风大作,诸船皆溺,独允迪所乘舟神降於樯,遂获安济。历代累封至天妃。本朝洪武永乐中凡两加封号,今府城中有行祠,有司春秋祭为。昔人诗:星斗斜连北,蓬瀛直指束,秋高洲屿白,日出海波红。5
真正专载妈祖灵异事迹的书大约在明朝晚期才成型,而其关键则为明政府多次、大规模的海外活动。明成祖靖难之役惠帝失踪,成祖派太监郑和率舰队下西洋访查,无意中开启明朝与南洋各国频繁的海上交流,并持续百馀年之久。这些海上巡访活动都由太监主政;太监多崇信妈祖,出航时常至启航地附近港澳妈祖庙祭拜:返航後也屡屡传出妈祖灵佑神迹,并奏请朝廷勃封,遣官致祭、修建庙宇,华南地区许多妈祖庙都因此受惠并累积不少珍贵文物。因此,明朝中叶已累积甚多妈祖神迹可供编印成书流传。
明熹宗天启年间,礼部尚书林尧俞返乡,曾见到《显圣录》一书,以所录不全而鼓励湄洲僧照乘编辑之。二十馀年後清军入莆田,明朝遗臣林兰友遁居湄洲屿,也曾看过《天妃世谱》等不完整资料,故登湄山,鼓励僧照乘努力完成《天妃显圣录》的编印,僧照乘也不负所托在明祚尚未断绝前将书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