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
当前位置: 首页>历史源流>文献记载
台湾地区流传的妈祖经书 更新时间:2015-01-04
  

一、前言

  天上圣母或妈祖,都是台湾民间对林默娘的称呼,天上圣母指的是神界最完美崇高的母神,是民问对神最尊敬的称呼;妈祖是指像祖母般慈祥的尊亲长,是民间对神最亲昵的称呼;由这二个称呼,恰可显现民间对她的敬与爱。妈祖信仰在南宋是依附在中国政府的祠祀制度发展出来的信仰,《礼记》祭汰云:

  圣人之制祭把也,法施朴民则把之;以劳定国则把之;以死勤事则祀之;能御大灾则把之;能捍大患则手已之。1

  在此原则下,祠祀神可享官民春秋祀典,政府依礼祭祀,庙宇并无僧侣或道士住持,其道德教化的成分超越宗教的成分,故无以阐扬神明个人的经典存在。

  林默娘的真实家世与生卒年月,因年代久远,已不易考证,大体她是北宋前期,福建莆田地区人,懂得民间医疗绒及宗教科仪,生前救人造福地方甚多,死後被民间建祠崇祀,但初期仍属丛祠,非官方祀典。宋代,因累年动荡,朝野亟望天下太平,对宗教寄望甚深,《宋史》谓:

  自闻皇宝佑以来,凡天下名在地志,功及生民,宫、观、陵、名山、大川,能兴云雨者,并加崇把,州县岳、渎、城隍、仙、佛、山神、龙神、水、泉、江、河之神,及诸小祠,由祷祈感应,封赐之多,不能尽录。2

  因此使得祠祀渐趋多元而活泼,妈祖林默娘之由人而成神,即在宗教气氛弥漫的北宋时代形成的。

  妈祖在北宋徽宗宣和5(1123)以保护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由政府赐予「顺济」庙额,让妈祖成为合法祠祀,至南宋高宗绍兴26(1156),以政府郊祭典礼,妈祖受封为「灵惠夫人」,此後开始不断显现赫赫威灵,护国庇民,历代政府给予褒封45次之多,为各种神祗所罕见。3

  明朝永乐7(1409),成祖以妈祖庇护郑和出使西洋,加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永乐14(1416)道教人士冯编撰《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意在将妈祖信仰纳入道教神只体系。经文含:志心归命礼、启请咒、奉礼咒、天妃救苦灵符等4部分,全文约有2500字,略谓:

  太上老君在无极境界观见海洋水泽,各种精怪翻覆船只,损人性命,乃命妙行玉女降生人问,救渡生民;功果圆满後,老君乃敕封为天妃;天妃受封毕,即宣说十五普,警言护国救民,以达太平之境。天妃宣誓毕,老君复赐予冠服、剑、印、车、辇、部卫、随从,及无边法力,百姓只须信受奉行,即可遂意称心。4

  这篇经文,是道教将「天妃妈祖」纳入道教信仰体系,并赋予灵力的重要文献,对道教及妈祖信仰的发展,皆有其象徵性与重要意义,但这分经典在明代并未广泛流传。《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为妈祖被纳入宗教信仰体系之首,至清康熙60(1721)吴兴方行慎、尹街据《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加以申衍扩充纂成《天后经忏》,道光11(1831)吴县潘良材以其书「卷轶繁杂,恐无当於圣′已」先後请人校订,未成稿,再请李存默修订後以《弘仁普济天后圣母经忏》为名於道光18(1838)由九如堂梓行。全书内容含:天后圣化序、天后圣化本誓真经、天后坛下誓法忏卷上、天后坛下戒持忏卷中、天后坛下戚应忏卷下、天后坛下三忏法卷终、天后经忏跋、小序等8个单元。5至清光绪14(1888)杨浚编纂《湄洲屿志略》,亦录有《天上圣母真经》,“亦据《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编成,唯上述清代编修版本,内容都无汰呈现教化功能,故流传不广,台湾各图书馆及庙宇俱未见收藏。清朝後期,因社会动荡及列强侵华,西方宗教在中国传教的刺激,促使民问对固有信仰作进一步的思考,逐渐恢复扶乩请神降鸾训示,并将乩词编印成书,以经为名,向外传授的风气。台湾民间受此风气影响,自道光以後,也有此类经典被创造出来。但有关妈祖经书则於光绪年问开始传入,日据时期始有台湾自编之《湄洲慈济经》 (13l)产生,为目前各妈祖庙诵经时之依据,亦可反映台湾妈祖信仰之进展。

Copyright © 2007-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省图书馆 闽ICP备07002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