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专题库>海上丝绸之路>古代海丝>海丝科技>手工业技术
建阳建本雕版印刷 来源: 福建非遗网

  建阳的雕版印刷业始于五代。其工艺的核心是雕版,工序分:书写、校对、修改、雕刻、印刷等几个环节。中国印刷史上,建本雕版印刷占 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建阳历史上为宋、元、明三代的刻书中心。在国家级的历代古籍善本中,建本古籍就达1500种 ;在现存博物馆的清代雕版实物中,尚可 见到《蔡氏九儒书》红梨木版片338片。

  

  图片来源:福建非遗网

  建本在历史上有哪些创新和特色,大致有如下几点:

  版式上的更新。宋建本以前的经史书都是正文与注疏分刻,不便阅读;建本将正文与注疏刻在一起,大字刻正文,下刻小字为注释,往往分两小行与正文大字平 行,上下对照方便了读者。宋建本版式以半叶十行本居多,左右双边用细黑口,便于折叠和装订,看上去也更美观。有相当一部分采用“蝴蝶装”,对书页起保护作 用。书页左上角增刻“书耳”,上有篇名或章节作引子便于读者查阅。上图下文、图文并茂是建本的又一大特色。建本在全国率先使用插图,尤其在明清通俗读物中 大量增加插图,深受中下层读者欢迎。所形成的建本版画在明万历前后达到鼎盛,成为著名的建安派小说版画,对后期版画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图片来源:福建非遗网

  建本多用竹纸印刷,从字体上看,主要有两种:瘦劲者学柳、欧,秀雅挺拔;丰腴者学颜体,气势雄伟,笔势生动而不笨拙。好的字体不仅需要有好的写手,缮 写要佳,还要有好的镌刻者,不致走样。刻工古劲、刀法凌厉,说明建本书坊刻工有较高文化修养而不是纯粹的工匠。他们对书法感悟力强,能把握字体的神韵,所 以杨万里才有“传刻疏瘦不失真”、“字如霜雁点秋云”这样的评价。

  建本刻书内容丰富,除了经史子集丛五部俱备外,生活日用类图书尤多。特别在明代,通俗小说刊刻蔚然成风。当时刊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通俗小说 获利颇丰,加上小说书稿奇缺,建阳书坊编纂刊刻历史小说成为热潮。如熊大木的《全汉志传》、《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后者是岳飞抗金题材的最早长篇小说, 清代钱彩、金丰所著的《说岳全传》就是在熊大木小说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此后又有余邵鱼、余象斗等人编撰讲史小说,将自编自刻通俗小说推向新的高潮。余邵鱼 的《列国志传》是中国最早以东周列国故事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对后来《封神演义》一书产生重要影响。余象斗编撰的公案小说则对后期产生的《包公案》、 《施公案》等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当然,建本也有不足之处,如雕刻不精、校雠不严等,特别是明万历以后,坊贾图利,存在偷工减料、有意作伪等行为,留下不少遗憾。

  建本作为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先,它保存了典籍,使古老的民族文化瑰宝得以流传,同时促进了文化传播,对地方教育的勃兴和闽学(理学)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使建阳在全国的知名度得到进一度提升。

  (参考:福建非遗网 百度百科)

  相关链接:

  1.建阳雕版印刷:“建本”飘香九百年:http://fjnews.fjsen.com/2014-11/25/content_15278290_all.htm

  2.为建本续写新传奇: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5-05/12/content_831220.htm?div=-1

附件下载

主管:福建省文化厅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福建省图书馆 闽ICP备11002611-2
设计制作:福州力行互动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