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 来源:参考:陆芸:试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宗教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伊期兰教与海上丝绸之路

  伊斯兰教是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主要外来宗教之一,同时也是海上贸易之后而踏足中国的。伊斯兰教对“海上丝绸之 路”沿岸国家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商人来完成的,当时穆斯林商人一手提着货物,一手拿着《古兰经>,乘着海船向东方而来。广州有著名的怀圣寺、光塔、宛葛素墓 等,泉州有艾苏哈卜寺、灵山圣墓和众多的14世纪穆斯林墓碑石,扬州有仙鹤寺,杭州有凤凰寺,这些遗迹证实了宋、元时期外国穆斯林商入留居广州、泉州和扬 州等港口城市。有的穆斯林还在中国娶妻生子,繁衍后代,甚至担任官职,例如宋末泉 州市舶使蒲寿庚。这些穆斯林后裔成为中国沿海地区回族的先民。

泉州清净寺 图片来源:网络

  从唐至元,伊斯兰教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是显著的。元代吴鉴在泉州《重立清净寺碑》中介绍了摄思廉、益绵、没塔完 里、漠阿津、哈梯b几种职务,摄思廉现今翻译为“谢赫?伊斯兰”,意为伊斯兰教长老;益绵即“伊玛目”,他在清真寺里率众礼拜并掌管教规。没塔完里是主持 寺产、看护寺产的人。漠阿津今译为“穆安津”,即宣礼员,主要职责是每天呼唤穆斯林做礼拜。哈梯卜吴鉴没有介绍,他是宣讲教义教法的人,主麻日站在讲台上 念呼图白。伊玛目(益绵)、海推布(哈梯卜)、穆安津(漠阿津)形成了三掌教,这种制度在中国流传了数百年,直至17世纪末叶情况才发生了一些变化,阿訇 选聘制度开始出现,但并未完全代替三掌教世袭制度,阿訇选聘制和三掌教世袭制两种掌教制度并存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初年。
    此外,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回族形成的“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方式,与“蕃坊”有密切联系。“蕃坊”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房千里所著的《投荒杂录》中,但他仅仅 是指蕃客的居所,和宋代“蕃坊”在性质上有不同,宋代“蕃坊”指设有“蕃长司”的行政区域单位,专供外国人居住。中国后来形成的教坊制度与这大有关系。所 谓教坊,就是以一个清真寺为中心形成的一个独立的穆斯林聚居区点。阿拉伯的服饰、建筑、绘画、饮食也对中国穆斯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至今仍能见到它的痕 迹。例如广州怀圣寺中的光塔是一圆柱形砖结构建筑物,高约36米,外观呈下大上小两个圆柱体叠加,和中国一般的塔形很不一致,充分显示了伊斯兰独特的建筑 风格;泉州艾苏哈卜寺是尖拱门,穹隆顶,具有阿拉伯清真寺的建筑特色。沿海地区的穆斯林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了特殊的饮食习惯,即讲究清洁卫生,禁猪禁酒 等,他们还喜爱一种独特的食品——教门油香,在泉州、广州、扬州等地都略有发展。
    同中国沿海港口相似,东南亚国家由于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一些港口城市很早就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但由于本国多神教势力、以及佛教和印度教的影响,伊斯兰教在东南亚国家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
(参考:陆芸:试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宗教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相关链接:
1.三亚伊斯兰教徒古墓群:见证千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06/06/05/000106512.shtml
2.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千年清净寺: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520/12372702_0.shtml

附件下载

主管:福建省文化厅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福建省图书馆 闽ICP备11002611-2
设计制作:福州力行互动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