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海上丝绸之路 > 海丝首页 > 海丝观察 海丝观察

解析“一带一路”包容内涵和平台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5-10-16

 

  15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一带一路”倡议与共同发展情况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建平解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开放包容的深层内涵,并介绍了目前“一带一路”平台共同发展的情况。

  “‘一带一路’在合作理念、合作空间、合作领域、合作方式上都是开放包容的。”张建平认为,这4个特征充分说明“一带一路”是一个新型国际区域合作平台。

  张建平特别解释合作方式多样化的必要性,他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程度和诉求各不相同,既有新加坡、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经济体,也有韩国、马来 西亚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有很多发展水平不高的贫穷国家,如果要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难度很高。

  张建平认为,区域经济合作并不意味着最终一定要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在“一带一路”的合作平台上,可以通过一个项目或一个领域来推进合作。在为不 同经济体提供不同合作模式的方式下,“一带一路”能够促进区域更加均衡、可持续发展,对纠正全球经济失衡也有积极贡献。

  “‘一带一路’这一平台像一服中药方,发展情况不一的沿线国家就像成分复杂的各类中药,相互之间达到一个相互促进的发展平衡。”张建平说,“一带一 路”建设的效果也如同服中药,“一开始用药的时候不见得马上会见到效果,但积累到一定程度,效果会不断显现。”

  张建平介绍,近10个国家都已开始从战略规划的层面积极谋划,“一带一路”沿线的17个国家已经与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产能合作。有的国家还设立了专门 的部门或岗位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目前已经有50多个经济体支持的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支持。

  “区域合作不断推进的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风险。”张建平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运用各种政策和市场工具,积极识别应对风险,这些风险和挑战从中长期来看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张建平还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并存和互动的新型平台,目光不仅要瞄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还要发挥国内各地区的作用,各省份、城市都应在这个平台上寻求自己的定位。(记者赵展慧)

主管:福建省文化厅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福建省图书馆 闽ICP备11002611-2
设计制作:福州力行互动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