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库 > 海上丝绸之路 > 海丝首页 > 海丝观察 海丝观察

江晓原:“一带一路”中的科技交流

    时间:

  《深圳晚报》2017-11-19

  11 月 16 日下午,刚刚抵达扬州参加第十一届深圳海洋文化论坛的著名学者江晓原,来不及休息一下,就开始接受深晚记者的专访。作为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江晓原从中西科技交流的角度,谈起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并介绍了“一带一路”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带一路”上的天文学交流

  江晓原首先从天文学谈起。他说,在古代,中国有自己的天文学体系,但同时也会通过国外带来的天文学理论,验证自己的结果。如印度佛教中的天文学内容,主要是受希腊的影响形成,然后再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国人在计算日食时,会用中国传统的方法算一遍,也会再用印度的方法算一遍。印度佛教的天文学内容采用了希腊的几何模型,有些部分会更准确。

  谈中国天文学,要提历史上的一个怪人——张子信。北朝时期,张子信作为一个平民,在一个海岛上观星几十年,身边得有助手、有仪器,这样的观测相当于一个小型天文台。在中国古代社会,张子信的行动显得非常“另类”、甚至“违 法”。

  张子信有一个“科学发现”——就是发现了太阳周年运动的不均匀性,在他之前,中国人对太阳周年运动都是假定均匀的,但这个不均匀性古希腊早就发现了。他的发现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否有关,在海岛观测时是否有受到西来人士的影响,这其中有很多推测和想象的空间。

  天文学的交流无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陆上丝绸之路,都留下了痕迹。比如元代的丘处机,其弟子就在《长春真人西游记》里,记录了丘处机到中亚觐见成吉思汗时,在中亚与当地人共同推算日食的事。当时中亚掌握的天文知识的来源,主要也是希腊,两个天文学背景不同的人,在丝绸之路上有了这么一段天文学交流。

  风帆技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流中,我们常常提及瓷器的运输、罗盘的运用,但有一个曾经被忽视的科技交流,那就是风帆传入中国。

  江晓原介绍,以前的读物都假定了风帆是中国人独立发明的,尽管没有任何史料能够证明这一点。近来,他和一个学生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初步看清,中国在汉代并没有掌握风帆技术。

  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个理论,一个足够复杂的东西是很难在不同的地方独立起源的,往往是从一个地方发明再传播到各处,风帆是符合这个理论的。首先,帆通过侧风获得动力,其技术复杂性超出我们的想象;第二,一艘船有了桅杆、有了帆,是很容易翻倒的,如果不加改进,很难利用风帆的动力,必须在造船技术很高的时候才能运用风帆。经考证和推断,江晓原认为,风帆技术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最重要技术之一。

  江晓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有重大意义。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现在对海上交通的需求凸显出来,与中亚各国的关系也更密切。“一带一路”在中国历史上都存在,并在中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历史上,“从西向东”输入的东西比“从东向西”输出的东西,数量超出很多,但不像“从东向西”输出的造纸、黑火药、瓷器、丝绸、茶叶等, 产生了那么重大的影响。

主管:福建省文化厅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福建省图书馆 闽ICP备11002611-2
设计制作:福州力行互动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