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海上丝绸之路 > 现代海丝 > 海丝旅游 > 遗址游
泉州海丝遗迹 泉山门、开元寺来源:新浪旅游

  五代唐风──泉山门 

  发现这座城门完全是个意外,随意搭上公共汽车,终点站下车处竟然有一座古朴的城门;远望这座城门,有点日本京都城门的味道(所谓的唐风),加上它的门洞不是拱顶而是方顶,看起来有点像唐朝时期长安城门的感觉。

 

 

泉州的北门泉山门,有点日本建筑的味道

  这座“泉山门”正是泉州城最古老四座城门之中的北门。根据考证,泉州城有子城与罗城,罗城是公元906年(唐天佑三年)王审知(原本是黄巢的部属,后来被唐朝招安)所修筑,但是子城却是在公元758年(唐肃宗干元元年)之前就已经存在。

  这座城门是泉州继“朝天门”、“临漳门”之后,修复的第三座古城门,复建的泉山门按唐末五代时期的规制设计,成为古城泉州的另一景观。

从泉山门到朝天门的北门街,据说形成于唐末,繁荣于宋朝。当时过往泉州的官民、商旅以及泉州集散的各种货物,大多出泉山门、北门街、朝天门,翻过朋山岭,经河市、马甲、转白虹山到仙游、永泰再到福州,此条道路被称为“福州大道”。可以想见那时的泉山门附近必定是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直至明宣德年间,洛阳桥增高改建,方便了南北旅人跨越洛阳江,北门交通要道才逐渐被东门替代。

  名震寰宇──洛阳桥 

  这座桥横跨泉州东北边的洛阳江口,是过去泉州对外的交通要道。据说当时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汹涌”,只能靠渡船过渡,每逢大风或是大潮,常常翻船,为了祈求平安过渡,就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因此桥也称为“万安桥”。修建于公元1053年(宋朝皇佑五年)的洛阳桥,由当期的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历时七年才修建完成;以庞大的工程规模与高超的造桥技术名震寰宇。

 

中国四大古桥之泉州洛阳桥

  根据纪录,洛阳桥落成时长1200公尺,宽4.5公尺,有四十六座桥墩并有七亭九塔点缀其间,桥的南北两侧还种植着七百棵松树。洛阳桥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梁式大石桥,也是世界首创采用筏型基础的桥梁。建桥九百多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现存的洛阳桥长742公尺、宽4.5公尺、高7.3公尺,有四十四座船形桥墩、1座石亭、7座石塔。

  建桥当时洛阳江潮水湍急,河底淤泥深而且软,桥基屡屡被大水摧毁。于是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重新认识的地基施工法-“筏形基础”;沿着桥的中线抛置大量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建造能够抵御水流的船形桥墩。同时利用潮差,以船只运载将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

 

洛阳桥的桥基与桥墩建筑都是世界第一的创举

  最让人叹服的是,桥基与桥墩完工之后工匠们就开始在桥下大量养殖牡蛎,利用牡蛎的快速生长繁殖,以及牡蛎壳的强大附着力,把桥基石和桥墩石层层包裹,凝聚成牢固的整体。这是世界上笫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今天“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法”已经在海岸造桥工程上被广泛采用。

  泉州“洛阳桥”与北京“芦沟桥”,河北省赵县“赵州桥”,广州潮州“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确实名不虚传。

  印度教遗迹──开元寺 

  泉州是一座拥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名城。早在唐宋时期,它就是东方重要的通商港口,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给泉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宗教遗迹和历史建筑。泉州曾经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摩尼教,七种宗教并存,所以泉州也有宗教博物馆之称。

 

 

泉州开元寺大殿后面柱子上雕刻的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

  开元寺,是泉州的古寺之一,修建于公元 687年(唐武则天垂拱三年),今天的建筑虽然今天开元寺的建筑是民国十四年修建的,但是其中有许多石质构件还是唐朝的原物,尤其是天王殿的石柱,上下细中间粗,正是典型的唐朝梭子柱。天王殿著名的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出自南宋大儒朱熹的手笔,书写者正是一代高僧弘一法师。

  开元寺本身已经是闽南古老的寺院,不过让它更为著名的却是大雄宝殿后方两根非常特别的石柱。今天的开元寺大雄宝殿是公元1637年(明崇祯十年)的遗物,又称为“百柱殿”,设计之初全殿原本要树立一百根柱子,后来因为安置佛像的需要,采用减柱法设计,成为只有86根柱子的大殿。公元1637年将其中木柱全部换成石柱,百柱殿的柱子形式丰富,有宋、元、明各时期的圆柱、方柱、梭子柱、蟠龙柱……等。

 

 

著名的开元寺塔

  尤其是殿后廊檐那对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它与殿前站台须弥座束腰处的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同为修殿时从已经毁坏的元代印度教寺院移来,出现在佛寺中确实相当特别。

  开元寺大拜庭两侧相距约200公尺的八角五层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它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东塔本名“镇国塔”,公元865年(唐咸通六年),公元1238年(南宋嘉熙二年)改建为石塔。石梁与梁托以榫眼接合,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的花岗岩纵横交错迭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七百多年的风霜雨露仍巍然不动。西塔本名“仁寿塔”。公元 917年(五代梁贞明三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造此塔,公元1228改建为石塔,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

 

 

大殿须弥座束腰处的狮身人面像也是印度教寺院的遗物

  泉州开元寺石塔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来看,都称得上精妙绝伦。

 

主管:福建省文化厅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福建省图书馆 闽ICP备11002611-2
设计制作:福州力行互动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