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海上丝绸之路 > 现代海丝 > 民俗
蟳埔女服饰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分布区域:
泉州市丰泽区的蟳埔、后埔、金崎、东梅等社区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蟳埔社区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中心市区东南部、古刺桐港畔,泉州湾晋江出海口北岸,地理座标界于北纬24?27′-25?12′和东经118?37′ -119°区间,距中心市区仅5公里。属丰泽区东海办事处辖区,面积2.3平方公里,居民有1687户,总人数6155人,居民皆为汉民族。
蟳埔背依鹧鸪山,三面临海,地处江海交汇,蟳埔有史400多年来,一直以海为场,以渔为生,经济以渔业捕捞和滩涂养殖为主,辅之工商,市场经济十分活跃。
蟳埔与台湾一衣带水,水乳交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台人员有一千多人,几年来不间断有人回乡探亲祭祖,到蟳埔妈祖宫行香许愿者络绎不绝。现有国家批准设立的台湾同胞船舶停靠点,是泉台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窗口。
蟳埔出则为海,退则为江,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有海蛎(蚵仔)、贝类和红虫寻。
由于蟳埔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闽越古俗之遗踪,便构成了闽南沿海的一大民俗奇观。蟳埔依托泉州文化背景和江海之滨地缘优势,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泉州湾工贸旅游港口城市的战略目标和泉州海丝文化坐标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历史渊源:
“埔女”亦称“埔阿姨”。据《晋江县志》载:鹧鸪巡检司……清康熙年间改为驻三十六都临海乡。“临海即蟳埔”,蟳埔有座鹧鸪山,因此有人称蟳埔女为 “鹧鸪姨”。“蟳埔女”头饰是中国古代妇女装饰的遗风,其发式俗称“粗脚头”,其来由是蟳埔妇女为干农活、养殖海蛎、织网挑鱼等劳动需要从不缠足,所以, 相对于“缚脚”(缠足)妇女称为“粗脚”,与泉州近郊东门、北门、南门妇女头髻一样同属于清代汉族大衫制的发梳大盘髻或称蝴蝶髻。
“蟳埔女”的头饰艺术文化,无疑地就是我国古代“骨针安发”等历史的延续,“蟳埔女”爱戴花的习俗受古代历史渊源影响,东海的花色品种为泉州一带之 冠。这是因为宋未元初,阿拉伯人蒲寿晟(时泉州提举市舶司蒲寿庚之兄)曾隐居在东海云麓村,并在自己的别墅——云麓花园广种各地特别从阿拉伯引进的各国名 花,有白茉莉、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等,后来,这些花也逐渐流入民间,传向蟳埔。另外,花是女性装饰重要必需品,蟳埔女爱花还有本土特色,蟳埔家家户户 喜欢种花,古大厝的庭院、天井、门外均是种花,后花园更是花草姹紫嫣花,争芳斗艳,蟳埔女更是形影不离花。
有人说惠安女是“封建头、民主肚”,而蟳埔女却是“民主头、封建肚”。蟳埔女奇特的头饰、服饰和不饰雕饰的渔女原生状态,也经历着兴衰波折,20世纪 50年代被认为是一种封建思想残余,被强制性解下发髻,剪掉长发,“大裾衫”改为“对襟衫”。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由于政治原因反复实行过几次改 装,但都似一阵风吹过。摧残最严重的是公社化吃大食堂时,妇女不改装就不能上食堂吃饭,但实际上,这次改装风也只刮了4、5个月之久,大食堂一解散,妇女 仍又纷纷恢复传统装束。
蟳埔奇特的风俗,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并逐渐向周边的金崎、后埔和东梅等社区辐射,自成一方水土。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生活状况也在变 革,民俗风情不断受到冲击,但“蟳埔女”的头饰、服饰却仍然一成不变,依然保持着几百年来的传统装束。当然受现代生活的影响“蟳埔女”传统风情头饰、服饰 艺术亦存在消失的隐患,必须予以传承和保护。
  基本内容:
1、“埔女”头饰
从孩提起,蟳埔女就把头发留长,有的甚至和身高一般长,成年后(有的人十一、二岁起)就将秀发盘于脑后,系上红头绳,梳成圆髻,然后再穿上一支“骨 髻”,另用鲜花的花苞或花蕾串成花环,少则一、二环,多则四、五环,再以发髻为圆心,圈戴在脑后,俗称为“簪花围”,各种鲜花,则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是白 色或黄色的素馨花、茉莉花、含笑花、玉兰花和菊花等。接着在髻心周围、左右对称插上几支大红、桃红艳丽的簪花、绢花或鲜花,使整个头上,打扮得犹如一座春 意盎然的小花坛。有的还在左右两边,各插上金或银制成的双脚发钗或梳子。平时只有一、二串就可,每逢喜庆则围上四、五串之多,有的还选一、二朵美丽鲜花用 镀金珠子针插在头髻上,使整个头髻花团锦蔟,美丽芬芳。
明清期间,移居香港的早期泉漳人被称为福老人,今日福老人的女性传统发式亦与泉州传统的插花式风格完全一样,可见“蟳埔女”的发式并非特殊的发明,其 特殊之处在于它对于泉州传统发式的保留。它之所以能保留下来,应该说是蟳埔生态环境和女性劳作所需。首先是梳发简便快捷,其次是女性挖海蛎时要弯下身子, 如果不梳发髻,头发就会垂下遮住眼睛,影响劳作。而且会弄脏头发。(附图一)
  头 饰 制 作 与 传 承
梳头时,长发涂些茶油或芦荟汁,以盘光洁,不易松散,发无分股,使整个头发亮丽、乌黑。然后盘于脑后,系上红头绳,再以螺旋团结于脑后,再横穿一支 “骨髻”,固定发髻不被掉下即可。然后根据各人所需,如平时只戴一、二串用四时鲜花缀成的花环;喜事则多戴几串,并配戴些金银首饰。女孩在8-12岁时开 始梳起麦股发辫,并在辫子未端扎上红色毛绒线或橡胶圈固定,前额留有飘洒的“头毛垂”(刘海)。13-20岁青春少女,在大人的指导下,开始梳发髻,学习 技艺,并在模仿中梳复杂发髻,戴花、插发钗、挂耳环,有时突破了旧的模式,时常有新的创造性的技巧“发明”,表明了青春期的活力。进入50岁左右的妇女, 为老年期,一般延续中年期的发式,发式简便,头髻不求华丽。只是偶尔有喜庆,特别是拜佛,就要多戴几串鲜花。“蟳埔女”所戴的鲜花,除自家种养外,更多来 自附近的“云麓村”。金银首饰好与坏,多与少,根据各人的经济情况而定。富者多,穷者甚至没有。“蟳埔女”头饰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东晋以来的孕育期,宋元 时期的转型期,清未民初的成熟期,以及新中国成立至现在的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但不管怎样,都能因特定的劳动形式和生活环境,由母教女,婆传媳,一代传 一代,永不消失。
  蟳埔女的服饰
上衣为布钮扣的斜襟掩胸右衽衣,俗称“大裾衫”。衣的下沿呈弧形。一般是用棉布或宁麻做成,颜色以青色或浅兰为主,老年妇女以黑色为主。早期“浔埔 女”结婚时,要穿礼服,既用红布做的“大裾衫”,胸前有简单的刺绣,再穿上对襟的两边有绣花,再穿上外衣。系上有绣花的腰裾。脚穿一种自制的绣花鞋,因鞋 头前端翅起,象公鸡的鸡冠,称“公鸡鞋”。底用旧布叠纳而成,约一、二寸厚,鞋面用红布做成并绣花纹,配以上串珠子点缀而成。裤则以黑、兰色为主,裤筒宽 一尺左右,裤头多用白、兰色,其宽比腰围大一尺。“蟳埔女”的服装突出实用性,为方便于劳动需要,其服装简朴宽松,上衣的肩、臂、胸、腰的尺度力求与身体 相协调,但衣袖均比惠安女长,穿在身上既显示出柔和的曲线,又不失女性苗条与丰满。色调以浅淡的自然色为基调,上衣为青、兰色调与碧海、兰天、青山绿水融 为一体,显示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氛围。黑色的裤,显示其稳重,宽筒裤,也是便于劳作需要,在海滩上劳动,捲起裤筒既不弄湿裤子,挑担行走又轻松自如。而 且海滩上无遮无掩,男女嘈杂,只要挽起一只裤筒,就可“方便”出于保护身体的需要和生活,生产的实践方便,“蟳埔女”的服饰,曾经一度流行用荔枝树皮薰汁 染成紫红色做上衣,这种上衣适合渔民劳动需要,不易被鱼网缠住,不怕海水湿泡,不易脏。
3、蟳埔女的耳饰别具一格,如果说蟳埔女的发髻和服饰在不同年龄间无啥界限,而耳饰则不同,未婚女孩所戴是丁勾耳环,不加耳坠;结了婚的则戴加耳坠的 丁勾耳环称“丁香坠”;做奶奶后改戴“老妈丁香坠”的耳环,蟳埔女戴何种耳环成为不同辈份的区分。这是外人区分蟳埔女辈份的重要标志。
  传承谱系:

 

服饰传承派系

 

 

濒危状况:
“埔女”的头饰、服饰,经过几百年的传承,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改革的展开,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年 轻人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他们对传统服饰已不以不然,认为太土了,跟不上时代,因而留着时髦发式,甚至烫发、染发,身穿各式衣裙。已失去蟳埔女头饰的特 征。
50年代和60年代曾经几次强制性的改装,都似一阵风吹过,没有人响应。然而,如今蟳埔妇女的传统头饰、服饰也面临被遗弃的趋势。尤其是年轻女性,30岁 以下的女性已经少有从事蚵业者,因此,这一年龄段以下的女性也就几乎不再着传统的蟳埔装。也就是说,适应劳作功能的服饰、头饰随着经济转型而被遗弃。

改戴“老妈丁香坠”的耳环,蟳埔女戴何种耳环成为不同辈份的区分。这是外人区分蟳埔女辈份的重要标志。

 

 

浔浦女-打渔归来
关键词:风俗习惯;服饰;泉州市;浔浦女;浔浦女服饰 作者:吴广宇

 

浔浦女服饰店
关键词:风俗习惯;服饰;泉州市;浔浦女;浔浦女服饰 作者:吴广宇

 

浔浦女服饰店
关键词:风俗习惯;服饰;泉州市;浔浦女;浔浦女服饰 作者:吴广宇

 

独具特色的浔浦女头饰
关键词:风俗习惯;服饰;泉州市;浔浦女;浔浦女服饰 作者:吴广宇

 

独具特色的浔浦女头饰
关键词:风俗习惯;服饰;泉州市;浔浦女;浔浦女服饰 作者:吴广宇

 

独具特色的浔浦女头饰
关键词:风俗习惯;服饰;泉州市;浔浦女;浔浦女服饰 作者:吴广宇

主管:福建省文化厅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福建省图书馆 闽ICP备11002611-2
设计制作:福州力行互动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