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海上丝绸之路 > 现代海丝 > 民俗
福鼎沙埕铁枝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分布区域:
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和南镇村、黄岐村及福鼎桐山、秦屿等周边地区。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沙埕镇地处闽浙海岸交界,福建省沿海最北部,人称“福建头”。全镇依傍沙埕港分隔成东北和西南两半,多数渔村紧靠海边,建筑物沿海岸呈带状分布。沙埕镇陆 路距福鼎城区45公里。水路距福州125海里,距温州81海里,距上海361海里,距台湾基隆港142海里。全镇辖19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面积39平 方公里,海域面积近400平方公里。人口3.75万,全镇畅行闽南方言。
沙埕港为福建省重要渔港之一,我国东南天然良港。港道两岸高山对峙,形势险要,历为海防冲要。港口宽一海里左右,在南镇鼻与虎头鼻之间,港口朝向东南,其 东有北美、南美两岛屿为天然屏障。港湾狭长弯曲,宽约370米至1758米,伸入内陆达36公里,水深大部分在15米以上,最深50米。水域隐静不淤,为 弱谷型基岩港湾海岸。由于港阔水深且有群山庇护,是渔船、客货轮船的天然避风良港。港湾中心,经贸活跃,出产带鱼、鳗鱼、墨鱼、虾、梭子蟹,为福鼎渔业主 产区。全镇例行民俗沿袭,分安泰、安连、安明、祖兴、兴德、乾福、全福等八个境。保留其它民俗有马灯、台阁、高跷、连灯、花灯、鱼灯、线狮、龙灯、车鼓 亭、街头小调、跑旱船、跳佛等。其滨海口岸和众多的渔村习俗,为民俗文化生长和传承提供了兴生的土壤和发展空间。
  历史渊源:
铁枝大约在明代后期、清代初期从福建泉州一带传入闽东沿海地区,曾流行于福鼎、蕉城、福安、霞浦、寿宁等县(市、区)。而闽东又以沙埕铁枝技术高超、阵容强大、场面壮观而独领风骚,堪称中华一绝。
据沙埕铁枝老艺人们介绍,从乾隆年间开始,每年农历元宵节期间,即正月十三至十五,沙埕渔民就有迎春接福的搬铁枝民俗活动,以祈求四季平安、风调雨 顺、年年有余(鱼)。搬铁枝与闹元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据史料记载,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闹元宵的习俗,在汉文帝时,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作为重大 的祭祀活动节日。随着历史的发展,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不断延长、扩展。沙埕铁枝活动是对中国传统元宵节这一衍进的有力的具体的积极补充。夜幕降临,万 家灯火,礼花齐放,人流如织,热闹非凡。而铁枝精巧的造型、多彩的灯光,把春节民俗活动推上高潮。
据沙埕刘氏铁枝老人介绍以及《刘氏宗谱》记载,福鼎自乾隆四年(1739)始拆霞浦置县后,外地迁徙者陆续来福鼎定居,而沙埕地处闽浙海陬,港阔水 深,渔业充裕,条件优势,于是刘氏先祖光发公派下的长泰、长成、长沛、长明公的十三世“时”、“望”、“日”、“宏”字辈裔孙,于乾隆十一年(1746) 从泉州永春徙居沙关即沙埕等地。他们尊从祖先的遗俗,一般在节日、庆典、神诞、庙会时举行,现在于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五举行搬铁枝这一传统节俗活动。
  基本内容:
铁枝又称台阁。沙埕传统的搬铁枝是将钢管或铁条焊接成枝状并固定于车辕上搬行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它吸收了民间文艺、传统戏剧、舞蹈杂技等艺术门类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表演民俗,成为闽东颇有影响的民间节俗活动之一。
沙埕铁枝表演方式都是流动性的,在街市当中边搬行边表演。限于支架的承受力,演员都是少年儿童。其表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保留传统的,用肩头来扛 铁枝,这在沙埕南镇、黄岐等渔村保留较多,因为这些渔村街巷不大,又有上下坡,偏狭,搬铁枝只能用肩头扛。这种形式的铁枝高度一般只在2至3米。它是以身 强力壮的成年人,用肩扛负少儿演员搬行。在游行表演中,可以直线行进,也可以转弯回旋,小演员的表演给人一种强烈的动感。保存传统的肩头扛台阁造型也比较 古朴、简单,其表演形式更多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
再一种是名副其实的真正用铁条或钢管为材料制作的“铁枝”。沙埕铁枝枝架较高,已经发展到了10米,接近三层楼。在各枝重要部位绑上小演员最多可达 10人,演员坐在扶枝位置上,手技道具,表演一些简单情节和动作。铁枝车可推行,乐队随后伴奏,阵容强大极具视觉效果。今年的沙埕铁枝表演又加入车鼓亭、 舞线狮、跑旱船等民俗表演,场面更是壮观,在灯花礼炮渲染下,扣人心弦,夺人心魄。
搬铁枝实际是指铁枝表演的一种过程,要实现这种精彩的表演过程,关键在于“绑”的工艺上,而沙埕铁枝无论从其制作工艺还是表演发展,历时几百年,始终处于一个创新、提高、拓展的过程。
1、制作的材料不断优化,从木质“绑”枝发展到铁质“焊”枝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绑”铁枝的支架材料选择的是木质,扎捆接绑也使用竹质材料。无论木质还是竹质材料,它们都容易折断,也不好保存,不能够循环 使用;其次,高度也受到限制,演员在上面表演的安全系数低。随后,经过多次的实践,沙埕铁枝把支架材料改用钢管或铁条,由钢管或铁条焊接成可以使用的枝状 并固定于车辕上搬行,从而实现表演的优化。用钢管或铁条“焊”枝,不仅增强了搬铁枝稳定性,为流动表演增加了安全系数,也为表演过程中安装支架转动的机动 车创造了条件。
2、表演的方式更加灵活,从单层、固定发展到多层、转动
有了钢架的支撑,多层、转动的表演成为可能,也由于采用钢架后,沙埕铁枝表演进入一个质的飞跃。原来早期的沙埕铁枝表演和霞浦、福安、蕉城、寿宁等地 方一样,每架枝高一般为2至3米,多数为单层,枝架上可安置3至5人表演,演员化妆后坐在“铁枝”原已设计好的固定位置上,一般为静态的人物造型,酷似戏 曲表演中的“亮相”。随着钢管等材料的使用,支架的承受力也得到加强,特别是光、电在支架造型、舞美和表演上的创新应用,使铁枝表演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现在沙埕搬铁枝高达七八米,层数至少达三层。演员不仅能表演复杂一些的情节和动作,而且还能随着灯光闪烁转动。
3、表演的内容不断丰富,从单一的传统戏剧发展到多元的文化吸纳
搬铁枝表演虽然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吸收了民间文艺、舞蹈杂技等艺术门类的精华,但其表演内容一般局限于传统戏剧的经典曲目,乐队则紧随铁枝后 面,采用诸如唢呐、二胡、锣鼓等民族民间乐器进行伴奏,浩浩荡荡,游街过市。现在,沙埕搬铁枝无论从工艺,还是表演的内容,都作了技术上的创新和内容上的 扬弃。铁枝表演设计者一方面注重发扬民间文化的精粹,一方面又积极吸纳着现代优秀文明;既十分珍视历史的文化积淀,又热忱地孕育和创造着现代文化对传统文 化的传承,把表演内容延伸到歌颂当前政治宣传、经济建设,乃至重建家园,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层面上来,赋予了时代内涵。这样搬铁枝表演内容从传统戏 剧融入多元文化,不仅表演场面更加宏大,渲染了表演气氛,感染力也得到增强,使演出成为近年来民间艺术舞台上的一大亮点,凸显出沙埕铁枝表演艺术所具有的 无穷创造力。
4、演出的地域不断扩大,从村中小巷的展示发展到街市广场的表演
沙埕是滨海渔村,建筑物都是依海岸渐级而建,房屋层层叠叠,村中的甬道巷路偏狭小、弯曲、不平,这决定了早期沙埕搬铁枝的规模只能是小型式的表演。比 如现在南镇村,今年村民在遭受台风创伤后,祈愿风调雨顺、平安吉祥,也办起了八台铁枝,但由于受地域的限制,他们的搬铁枝还是保留较传统的规模。而在沙埕 镇中心的搬铁枝就不一样了,街道广场宽阔,为搬铁枝表演发展空间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沙埕搬铁枝在1995年和1998年两度到福鼎城区表演,高度已达到 10米,这主要是由于城区的路面具备宽且直这个条件。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沙埕搬铁枝表演大体通过四个工序和环节,分别是内容选定和设计、铁枝制作工艺、道具人物上枝和搬铁枝进行表演等方面。
1、定内容和设计。今年沙埕铁枝表演也分三个晚上进行,每晚有3台共9台,内容形式进行精心设计,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大体的轮廊和造型,然后通过电脑制 作把造型定下来,如正月十三晚上的《宝莲灯》、《风调雨顺》等铁枝设计图。选人物如《宝莲灯》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二郎神、沉香、仙童等。
2、铁枝制作工艺程序。这是整个表演最为关键的部分,带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工艺性。因为每年铁枝表演突出的主题不一样,所以制作工艺手段也不一样。先说 南镇铁枝,为单层台阁,使用竹、木质材料制作,两根竹竿固定台阁当中,便于用肩扛。今年其铁枝内容是《宝莲灯》,选择常用塑料制作莲花台、莲花灯。扶枝可 选用铁管,用纱布包扎成可以坐的形状。灯光使用照明电条和装饰灯具。由于规模小,南镇台阁制作保持传统单一、简朴的特征多一些。而沙埕铁枝制作较复杂,其 主要制作品有,枝状:钢管或铁条弯曲和焊接而成。过枝:技术性和艺术性最强的部分,是铁枝上两个不同人物之间的景色过境。以今年的《宝莲灯》为例,其制品 主要有:“花蓝”、“大斧和假山”、“宝莲灯”、“云宵殿”,还有以“轮胎”、“鸟笼”、“盘丝洞”、“鹊桥会”等过枝。此外,设有便于流动的有转动机器 设置如齿轮,有便于搬行的车辕设施,以及装饰灯光和发电器等机械设备。
3、人物的服装、道具根据表演的主题设计,在枝架固定后先绑在铁枝上,所以服装制作后是再拆开,然后在铁枝重新缝上。这样服装人物穿一套,铁枝上绑一套,实际是两套,但人们只看到铁枝上绑的那一套服装。人物上妆后,铁枝上的衣、裤、鞋、垫子、道具等也全部绑上。
4、作品选定从本地渔村实际出发,挖掘传统曲目、民俗文化,结合当前经济建设来确定,如传统文化的红楼梦情节,神话传说宝莲灯,民俗妈祖祭祀等。其主 要表演过的作品有《八仙过海》、《哪咤闹海》、《杨八姐闯幽州》、《三打白骨精》、《四郎探母》、《天女散花》、《海边渔童》、《目莲救母》、《嫦娥奔 月》、《十二金钗》、《五女拜寿》、《天后巡境》、《妈祖巡驾》、《沙埕平安》、《年年有余》、《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宝莲灯》、《金猪迎娶》、 《童子拜观音》、《五女拜寿》等。
传承谱系:
沙埕铁枝属民族民间群众性文化表现形式,传承者多为刘氏族人,当然,外姓也有学这门艺术,但人数不是很多。在解放前和文革时期,沙埕搬铁枝处于低潮, 九十年代后,又逐渐恢复,并扩大影响。在历史发展中,由于以前认为搬铁枝是普遍的民俗活动,所以缺乏相关文字的记载,现在凭据最多的是传承人的口头流传。 (在第一代之前的艺人因缺乏相关文字记载,无从考证。)搬铁枝目前比较清晰传承谱系如下:
第一代:沙埕外岙 刘太启
沙埕内岙 陈小泉
第二代:沙埕镇 刘贻银 王华水
第三代:沙埕镇 刘正初,男,沙埕镇人,1908年生,卒于1982年
刘贻金
第四代:沙埕镇 刘正俭,男,63岁,曾经在沙埕企业站工作
刘本植,男,53岁,在沙埕某企业工作;
刘本方
第五代:沙埕镇 刘端富,男,42岁,在沙埕镇文化站工作。
搬铁枝表演同时涉及到机械、服装、美工等技术性工艺,它的背后还需要一整套人马在参与,构成沙埕搬铁枝表演阵容相对庞大的队伍。今年办枝人员名单:
设 计:刘正俭,男,63岁,曾经在沙埕企业站工作;
刘本植,男,53岁,在沙埕某企业工作;
刘端富,男,42岁,在沙埕镇文化站工作;
宗 明,男,57岁,现为水生村书记。
道 具:陈诗乐,男,63岁,在沙埕办个体企业;
张宝宗,男,64岁,在沙埕办个体企业;
电 工:欧保仁,男,40岁,在沙埕办个体企业;
陈世杰,男,47岁,在沙埕个体户;
陈 明,男,63岁,沙埕某工厂;
刘 旺,男,50岁,沙埕个体户;
打 铁:王守来,男,50岁,沙埕修配厂;
黄加柱,男,56岁,打铁工;
徐良化,男,40岁,打铁工;
机 工:蔡美禹,男,64岁,在沙埕办企业
刘远沧,男,62岁,在沙埕办企业
钳 工:徐招子,男,63岁,在沙埕办企业
美 工:刘正景,男,38岁,个体户
服 装:刘菊秋,女,80岁,在家
林燕青,女,42岁,在沙埕办企业
黄菊梅,女,63岁,退休教师
刘建真,女,39岁,在家办个体
化 装:郑珠妹,女,35岁,演员
王玉霞,女,62岁,在家
欧国花,女,60岁,退休教师
  濒危状况:
1、技术人员缺乏
铁枝表演经过几百年历史传承,曾受到重经济轻民俗思想冲击,喜欢参与搞这项活动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少。传承人年龄都偏大,年青人学搬铁枝的不是很多,大都外出打工,而且传承人文化水平都偏低,影响技术创新。
2、交通安全管理
沙埕原有建筑物影响铁枝向更高层面上的创新发展,比如街道偏狭,电线拉不规范等,使搬铁枝空间受到限制。还有在七八米高空表演要考虑安全,这涉及到民间组织与政府行为协调的问题。

 

 

主管:福建省文化厅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福建省图书馆 闽ICP备11002611-2
设计制作:福州力行互动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