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区域: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部海岬区域的崇武、山霞、净峰、小岞等乡镇。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惠安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突出部,介于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东濒台湾海峡,地理座标界于北纬24°49′~25°15′、东经118°37′ ~119°05′之间。土地面积66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1公里,有海湾47处,浅海滩25处,港口11处,岛屿54个,人口92万人,辖16个乡镇 291个行政村。地势一面依山,三面环海,西北高,东南低,呈马蹄形层状倾斜,即由西北的低山过渡到东南的丘陵和台地,而以丘陵地为主。
惠安女服饰主要分布在惠安东部沿海的崇武、山霞、净峰、小岞等乡镇,因此又称为惠东女服饰。
崇武大岞、山霞、净峰、小岞均处在环海的半岛上,是一种海岬的位置。地理上的隔绝性,过去交通(道路)方面的阻隔,大大减少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它的某些土著文化痕迹得以保留下来,也才形成惠安女服饰民俗文化的独立性。
历史渊源:
惠安女服饰分布的区域属于历史上交通闭塞,经济水平低下,文化教育十分贫瘠的地方,因此,历史上少有文人对其加以记载。故现仅能根据国内外历史学家、民俗文化专家的考证,对其历史渊源理出一条比较清晰的脉络。
首先,惠安女服饰是古代百越遗俗与海洋文化、中原文化碰撞交融的服饰民俗文化遗产。
1、惠安女服饰有着古代闽越族的遗存信息。从崇武大岞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地表采集到的陶片纹饰如篮纹、绳纹、斜线纹、云雷蚊和附加堆纹等,在惠安女服饰中频繁出现。
2、惠安女服饰色彩框架的形成源自原始的族徽和图腾崇拜。惠东人群是来自古百越民族的一个支流,是闽南十八峒、蝴蝶峒的后裔,蝴蝶是其原始的族徽和崇拜对象,惠安女服饰因此在服饰色彩的追求上有着蝴蝶的艳丽华贵,也有蝴蝶图形的种种纹样及头饰中的蝴蝶造型等。
3、惠安女服饰色彩的形成,海洋生活是它的第一依据。惠东妇女常年生活在半岛、海岬的自然环境中,故惠安女服饰在色彩视觉效果上与自然环境十分和谐。从久远的年代来看,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受到其它民族服饰的冲击比较弱,社会主流服饰的流行色彩及样式对它的。
影响也比较弱,因而服饰的原创意识得到十分良好的保护,基本上不受外来因素的太多干扰并能世代传承下来,并保留了海洋文化的深深烙印。
4、惠安女服饰的色彩观念的形成源于原创意识的女性群体。"常住娘家"的习俗,使大部分惠东的女性,从出生到成 年,甚至个别人到老年都居住生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女性群体,如产生于三四十年代的"长居会""姐妹会"等女性群体。在这个群体作用下,加上有很强的 原创意识和传承发展的土壤,在一定程度上使惠东妇女服饰的款式、色彩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也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服饰色彩主框架。
其次,惠安女服饰的整体样式定型于唐朝,至宋代渐趋成熟,到了明末清初,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二十世纪初,随着文化生活和视野的逐渐开阔,惠安女服饰不断发展完善,从而成为了一种极具区域特征的服饰民俗文化现象。
1、20世纪二十年代起,惠安女服饰的色彩开始与汉族人群形成了一定的差异。上衣接袖衫还是以褐红、黑、蓝色为 主,玄色裤上加上蓝色布边,一股三垂的银裤链开始被妇女采用;黑、绿刺绣花纹、四角有金黄穗子的搭裢;红绸布刺绣的踩轿鞋。黑、红、蓝、绿、银灰成了这个 时期的主色调,具有十分和谐的搭配效果。特别是老年人的服饰颜色都以黑色调为主,其它红、蓝、绿只在装饰上运用少许。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惠安女服饰的色彩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人民公社化、国防民兵建制等集体劳动使黄斗笠、花头巾成为劳
动中不可分割的户外保健用品,妇女在劳动中也使"接袖衫""大折裤"越变越有特色。但服饰的颜色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变化,像崇武城外的妇女衣色以 钛青蓝、湖兰色为主,而净峰、小岞则以粉红色、细花布着衣、外加草绿镶红边的贴背为主。黑色绸裤比较通用,也有蓝色裤子,特别是塑料制品的兴起,塑料手工 艺品如裤带、凉鞋为惠安女增添了不少色彩。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惠安女服饰中的色彩变化进入了鼎盛时期。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惠安女的物质生活慢慢富足,妇女的服饰更为讲究,每件饰品都是精雕细刻,个人饰品的数量也由十几件达到上百件之多。
总之,惠安女的奇异服饰是在百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等多种文化互相冲击、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演绎而形成其特异性。
基本内容:
俗称的惠安女服饰包括上衣、裤、饰物以及发型、首饰和穿戴习俗。上衣已由大衭衫、接袖衫逐渐演变为缀做衫、节约衫。裤有大折裤、黑丝绸裤、黑布裤、蓝 布裤等。至于饰物,则包括百褶边裙(俗称肚裙)、贴背和褡裢(又叫“插么”)、腰巾、袖套、腰带(彩色塑料带和银腰链)及小竹篾篮等。发型,有未婚和已婚 之严格区别,婚后又有盛装发型和便装发型之分;原先繁缛浓重的大头髻(埔缀髻)现改为圆头、双髻头和螺棕头、目镜头髻、贝只髻。头饰和首饰有黄斗笠、花头 巾、银手镯、金戒指等。鞋则有凤冠鞋、踩跷鞋及至拖鞋。
一、惠安女服饰的衣服种类:
(一)上衣
1、大衭衫:上衣带领右斜衽开裾,长过膝,胸腰部宽,袖长及腕,宽袖口。领口到腰线缝7副铜质纽扣(后改为布纽)。布料为土产粗纱布,或自织的苎布,或以苎布为经、以纱为纬交织的苎纱布,用青黛等颜料染成暗黑透蓝,有葱翠之致,称“城内葱”,染后上胶辗平,有亮色,质坚硬。
2、短大衭衫:长度逐渐缩短,一直缩到臀部(长1尺9寸),宽度改变不多,袖长及腕,袖口稍缩,领高1寸。20年 代后期,延续的大衭(即衣襟)滚三行,逐渐扩大滚镶的面积,除大衭滚,还有开裾滚、袖口滚。滚条的行数及式样,由少而简,逐渐增多增繁,既有线滚,又有布 滚、花滚、大小橄榄滚、万字滚等,共十多行,几乎占有整个衣料的四分之一。五颜十色,琳琅满目。如无滚边,要另备一副加滚的袖套。衣领高还是1寸,但外镶 一行白滚条,里面用白团线绽出两行交错的马齿形花纹,由领至裾共有纽扣5副。这时期的上衣和贴背的繁缛滚边,属盛装打扮,平时只有大衭加滚,滚条也简单 些。
至于布料和颜色,则讲究得多。上衣一般爱用月蓝布、绿自由、绿米长(绿底白点花纹)、黑帛仔、黑密乳;也有选用蓝色或绿色的华达呢和哔叽。
3、接袖衫:衣甚长,胸、腰、臀围宽阔,衣摆稍成弧形外展。袖口偏窄,长袖(又称接袖)。长袖为的是在新婚时,掩 面遮羞。等到第三天,才从袖长的一半处翻挽固定缝住。在反面袖口有一圈约1寸多宽的黑布并镶饰色线,袖口还缀接二块拼合成长方形的三角蓝布。领根下中线左 边也有同样一块约半寸的方形蓝布。黑边白底的圆领刺绣花纹图案。在挖襟边滚缝一条黑色布边。中式纽根,领前、肩胛、袖笼和腰间,共9粒。衣的颜色有褐红 (俗叫红口布)和黑蓝两色;布质多为粗布和苎布两种,分冬春和秋夏穿着。
传承谱系:
在约定俗成的传承过程中,以上四个区域的惠安女服饰制作工艺袭承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亦即传说中所说的“大岞无师傅,小岞请师傅”。在崇武城外的大岞和 山霞东坑、下坑、赤湖、后洋等惠安女服饰流行区,每个惠安女到及聘年龄,都必须学会制作服饰和刺绣手艺,否则就嫁不出去。因此,她们一般在12-14岁 时,开始向母亲或周围的姐妹伴、姆婶学习缝制服饰和刺绣手艺,这些地方的服饰制作技艺传承属于母女袭传形态。而小岞、净峰等惠安女服饰流行区则有专门的裁 缝店制作服饰,一般女子到及聘年龄,父母都会到裁缝店为其订做待嫁服饰,这些地方的服饰制作技艺传承属于师徒传袭形态。下面就此两种传承谱系分别介绍:
一、小岞、净峰的服饰制作谱系:
(一)、主要服饰制作师傅:
1、康良金,男,1932年生,小岞镇前内村民。13岁时到净峰镇西坵村邱文桂师傅裁缝店当学徒,三年满师后回前内村家里开裁缝店。邱文桂师傅于 1998年病故。康良金至今虽还在制作服饰,但因视力较差,现较少制作服饰。手艺传授给女儿康玉琼、康玉云和义女王亚怨。康玉琼出嫁小岞镇新桥村,康玉云 出嫁小岞镇前内村,王亚怨出嫁小岞镇后内村。以上前二人因忙于做其它生意,现已较少制作服饰,亦无开设专门的裁缝店,只在家里偶尔为乡邻制作。
2、曾木来,男,1929年生,小岞镇山前村民。解放前与师弟康土法师从净峰镇西丘村邱惠清师傅学艺,1950年参加集体缝纫社,1980年缝纫社解 散后自行开店。现于前内村双岔路口租房开店,仍从事服饰制作。擅长制作大衭衫和滚边刺绣。曾招收数名学徒,今大都已改行做其它生意,只有女学徒王亚怨(前 内村人,现年36岁)还在从事此业。
3、邱晚狗,男,1935年生,净峰镇山透村山后自然村村民。擅作滚边刺绣和大衭衫,传承情况不详。
4、邱憨晚,男,1945年生,净峰镇山前村顶山前自然村村民。师从邱晚狗师傅学艺。现已不作服饰,技艺传于女儿邱金花、邱秀花,一出嫁净峰镇西丘村,一出嫁净峰镇山透村。以上两人现还在从事服饰制作。
5、康乌,男,1957年生,小岞镇前内村民。16岁师从曾木来师傅学手艺,出师后自行开缝纫店,擅作大衭衫和服饰滚边刺绣。现已出外打工承包建筑工程,成为包工头。
(二)传承谱系
二、崇武、山霞的服饰制作谱系:
(一)、主要袭传人:
1、进金姆,女,1909年生,崇武镇大岞村民。12岁跟其母亲学习刺绣和挑花搭线,聪明灵巧,当时长辈们称赞其看见鱼儿游过都能绣出来。特别是擅长于惠安女服饰中独特的袖口、领口花纹,很有地方特色。
2、陈县,女,1915年生,崇武镇大岞村民。10岁左右跟在姐姐身旁边看边学,练就一手好针线活。村里青年男女渔民五月节、七月节等的过节装、嫁妆都能做得很精细。
3、陈媪,女,1915年生,崇武镇溪底村民。小时向其阿婶学习挑花刺绣,及聘时自己制作的嫁装很受到姐妹伴们的称赞。
4、陈秀鸾,女,1938年生,崇武镇大岞村民。小时跟母亲学习缝衣刺绣,至今还能穿针引线绣花、缝制成套服饰。
5、张桂花(妹仔),女,1926年生,崇武镇前垵村民。12-14岁时跟随姑母学得一手好针线活。37岁时守寡。至今还偶尔为村里的乡亲作服饰得点薄酬以为生活费。
(二)、传承谱系
濒危状况:
惠安女服饰这种趋于日渐消失的服饰艺术与服饰民俗文化,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对其进行及时的保护和培育已刻不容缓。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大量惠安女外出经商、求学、打工,带来了新的文化生活信息,对传统的生产、生活消费习俗产生了很大冲击,惠安 女服饰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发生了较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惠安女穿起了茄克衫和束管裤,慢慢地时尚化了,35岁以下的惠安女已经几乎不穿传统服饰。此 外,年长的惠安女在门牙两侧各镶一颗金牙做装饰的习俗,现已不再盛行。
随着上述区域着此异服的中、老年劳动妇女人数的逐渐减少,加上专司缝制此类服饰的裁缝师傅及传承人或消失或改行,尤其精于刺绣纹样的人则更少,惠安女 服饰大有被现代服饰取而代之的危险,有人甚至大胆预测,惠安女的服饰再过十年,或许将难得一见了。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