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渚港
泉州位于福建南部,东濒浩瀚的东海,北、西、南三面环山。晋江穿过城市南部,注入东海。自秦至初唐,先后属闽中郡、闽越国、建安郡、晋安郡、南安郡、丰州、武荣州地。唐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开元六年(718年)州治由南安县迁至今泉州市地。后 12年建城郭。五代时节度使刘从效扩城,环城及在巷陌中遍植刺桐,因此别称刺桐城。至元代拓至周回三十里。
泉州一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以白糖、茶叶、陶瓷、绸缎、麻布、酒类、乾果称着。唐末五代时,造船业已具相当规模。城东南泉州湾海岸线曲折蜿蜒,与台湾海峡相接,有天然的良港,以后渚港、安海港等最为有名。
在南朝时,泉州就有与海外友好往来的记录。晚唐成为外贸港。五代时闽王王审知的侄儿王延彬任泉州刺史17年,“每发蛮舶,无失坠者,人称招宝待郎”。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在此设福建路市舶司。南宋时泉、广常相提并论。其海舶往来东海、南海,非常活跃。宝庆元年(1225年)赵汝适提举福建市舶时,已知通商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50余个。朝廷规定福建沿海的商船都须由泉州市舶司领取“官券”才能出海。泉州城镇南门附近形成蕃商聚居的“蕃人巷”。宋廷允许设立“番学”,让“土生蕃客”就读。高宗绍兴末年,蕃商捐资在东郊兴建公墓。宋末有阿拉伯人后裔、海商巨贾蒲寿庚“提举泉州市舶司,擅番舶利者三十年。”宋代泉州造船业发达,有“泉舶”之称。1974年,泉州后渚港古码头遗址发现一艘南宋海船,残长24.2米,残宽9.15米。尖底椭圆形船底有较好的适航性,外涂以白灰防腐,为有泉州特点的南方型海船。结构合理,采用双层板和三层板的施工工艺精湛,横舱壁与周边肋骨很好配合。船内出大批香料木和胡椒等货物。
元世祖在至元十四年 (1277年)首先准许重建泉州市舶司,有元一代不变。又命唆都、蒲寿庚“诏谕诸蕃”,委蒲寿庚长子蒲师文为正奉大夫宣慰使左副都元帅兼福建路市舶提举,旋又命为海外诸蕃宣慰使。泉州海外交通贸易进入黄金时期。海上贸易东至日本,西达东南亚、波斯、阿拉伯、非洲。海舶蚁集,备受称赞“刺桐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出口陶瓷、绸缎、茶叶、钢铁等,进口香料、胡椒、药材、珠贝等。
泉州古代海外交通贸易遗存丰富。著名的如:唐代始建的开元寺,唐宋时印度、西域僧人屡居此寺;伊斯兰教圣灵山墓,据明代何乔远《闽书》载,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遣门四人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于此,墓旁现存有元代阿拉伯文碑和明代郑和行香碑;始建宋代的伊斯兰教清净寺;九日山宋代祈风石刻;草庵元代浮雕波斯摩尼佛像;始建于南宋的天后宫等等。并大量保存着历代阿拉伯人墓。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