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海上丝绸之路 > 现代海丝 > 遗迹 > 
海上丝绸之路——光塔来源:百度百科

 

 

  光塔,原名“怀圣塔”,具有阿拉伯风格,高36米,建于唐贞观年间,青砖砌筑,底为圆形,表面灰沙批荡,开有几个长方形小孔采光。塔内有二螺旋形楼梯绕塔心而上塔顶。塔刹原立有一只金鸡,1934年重修砌成尖顶形。因塔身光滑,又因教徒诵经时,常在塔顶用阿拉伯语呼喊“邦卡”(呼唤之意),粤语“邦” 与“光”音似,故人称“光塔”或“番塔”。另有一说,唐时,塔不远是珠江边,该处一带又是番市码头,入夜,塔顶悬灯,以利导航和船泊,故称“光塔”。

  光塔始建于唐代,高36.3米,地平下塔底周长30.516米,青砖砌筑,塔身圆筒形,向上有收分,表层涂抹灰砂,塔身开长方形采光小孔,塔内设二螺旋形楼梯,双梯绕塔心盘旋而上,各自直通塔顶。塔顶原有金鸡,可随风旋转以示风向,明初为飓风所坠。顶部用砖牙叠涩出线脚,上砌尖形顶,为1934年重修。此塔为国内现存伊斯兰教建筑最早最具特色的古迹之一。

  寺内3个碑亭,均为歇山顶,清初重修,仍保持早期的特点。

主管:福建省文化厅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福建省图书馆 闽ICP备11002611-2
设计制作:福州力行互动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