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海上丝绸之路 > 现代海丝 > 遗迹 > 窑址
遇林亭窑址来源:百度百科

  遇林亭窑址,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窑址之一。位于位于武夷山市星村镇北约5公里的遇林亭,紧邻风景秀丽的莲花峰,分布面积近6万平方米?

  中文名称

  遇林亭窑址

  地理位置

  武夷山市星村镇北约5公里的遇林亭

  占地面积

  6万平方米?

  年 代

  宋代

  目录

  1 窑址简介

  2 窑址经历

  窑址简介 

 

 

 

  这里有一条小溪自南往北流过,沿溪有6座小山岗,堆积着数以万计的匣钵和碗垫,有的深达3-5米。四周层峦叠嶂,中有小溪注入崇阳溪,有古道通往武夷山市区。废窑堆积自南而北分布于8座山丘上,范围约6万平方米,堆积层厚1至5米。该窑发现于1959年,以后多次复查。局部受破坏,大部分保存良好。 

  窑址经历 

 

 

 

  1998~1999年,为配合武夷山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在1998年10月经省文化厅批准,对该处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取得田野考古重大收获,9个大捋方剥离表土30-50米,出土的作坊石基平台用条砖砌成。宋代古窑所制的,正是"建窑"系列的以黑釉瓷茶具为主的产品,据出土的文物显示,当时的茶碗、茶盏产品即有不少是"兔毫"类的"上品",甚至还发现了被誉为"举世奇珍"的金银彩瓷碗的残片,这是我国陶瓷考古领域的一大收获。其中有两个窑炉:1号窑炉是一座沿着山坡斜上而建的"龙窑",全长73.2米,每窑约可烧制 5万件瓷器。2号窑炉的结构与1号窑炉为同一类型,也是沿坡而建,只是比1号窑炉更长,更宏伟、容量更大,全长约113.1米,此窑一次可装烧8万件瓷器,其产量惊人。产品以黑釉器为大宗,兼烧青、青白釉,产品胎骨浅灰、灰白、灰褐色,器形有碗、碟、洗、杯等,采用匣钵装烧工艺,烧制年代为宋代。其中黑釉碗数量居多。

  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遇林亭窑址”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主管:福建省文化厅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福建省图书馆 闽ICP备11002611-2
设计制作:福州力行互动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