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海上丝绸之路 > 现代海丝 > 艺术 > 工艺美术
惠安石雕工艺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分布区域: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全境,尤以崇武镇、洛阳镇较为集中。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突出部,介于福州与厦门经济特区以及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的中心位置,隔海峡与台湾相望,是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全县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80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约有90万人祖籍惠安。

  惠安土地面积668平方公里,人口93万人,辖16个乡镇,295个行政村,背山面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 19℃,平均降雨量1038毫米,地质带处于闽东燕山断拗带东部,闽东南沿海变质带中部,花岗岩储量丰富。沿海港湾密布,海岸线长达141公里,有崇武港(千吨级)、辋川港(千吨级)、秀涂港(万吨级)、斗尾港(20-30万吨级)等天然深水良港,距台湾台中梧栖港97海里,陆海交通便利,素以“建筑之乡”、“石雕之乡”、“渔业强县”及独特的“惠安女民俗风情”著称于世。

  历史渊源:  

  惠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万年之前的旧石器时代,境内已有先民活动;新石器时代,更有先辈临海而居、渔猎为生;晋唐衣冠南渡,中原文化的传入,与本土文化及外来的海洋文化相映生辉;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惠安置县,有舟楫可通达海外诸夷;明清两代,惠安的战略地位突出,成为闽南重镇。惠安县尤其是崇武半岛的自然环境不适合农业耕作,制约了这里居民的生业选择,他们一方面靠海吃海,发展渔业;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这里以石蛋山地形裸露的遍地岩石发展石雕工艺,这也是惠安石雕兴起及发展的主要成因。由于这里历来少受战火的直接破坏,社会相对比较安定,其后闽台交往又促使经济繁荣。长期生活在这样安定祥和的环境中,使惠安人民受到陶冶浸染,心境产生了钟灵毓秀之美感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对石雕艺术风格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惠安石雕源于黄河流域,纵观元代之前惠安境内的石雕作品,主要以石人像、石兽等圆雕为主,其艺术特征表现为粗犷、古朴、淳厚,线条刚直简洁,人物造型凝重、端庄,带有明显的中原痕迹。经考证,惠安最早的石雕作品是1600多年前的晋代开闽始祖林禄墓前石雕,位于惠安县涂岭九龙岗(现属泉州市泉港区);现存年代最早的石雕,是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之兄长王潮墓前石雕,位于惠安县螺阳乡盘龙山下,其做为惠安古石雕最早的实物范本具有较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最近惠安境内又相继出土了一些石雕文物,经初步考证,极有可能是宋代或更早以前的作品,由此推断惠安石雕的历史可能要往前追溯。)

  宋元时期,惠安石雕工艺就十分发达,北宋初期兴建的我国第一座梁式海港大桥——洛阳万安桥是惠安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石雕工程,也是海湾建桥史上的创举,享有“海内第一桥”和“天下第一桥”之誉。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现有国内仅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惠安崇武古城 (明隆庆年间和清顺治八年,戚继光和郑成功分别于此据城抗敌),其建筑全部采用当地盛产的花岗岩作材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城,最能体现惠安石文化的内涵。至明末清初,惠安石雕更趋成熟,艺术风格开始从粗犷流畅转向精雕细琢,成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

  随着近代惠安人大量迁居海外,惠安石雕在台湾及东南亚一带声誉鹊起,开创了惠安石雕向海外传播的新局面。新中国的成立大大丰富了惠安石雕的表现题材和社会内容,使惠安石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一些具有重大影响和历史性纪念意义的建筑雕刻工程凝聚了惠安雕匠艺人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从八十年代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更为惠安石雕的发展创造了良机,使南派石雕的传播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十几万惠安雕匠艺人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留下了不胜枚举的传世佳作。

  

   

  

  基本内容:  

  项目基本情况:惠安石雕含碑石加工、环境园林雕塑、建筑构件、工艺雕刻、实用器皿五大系列,其工艺包括圆雕、浮雕(包括透雕)、线雕、沉雕、影雕(包括彩雕)五大类上千个品种,主要用于:宫观寺庙、神佛雕像、墓葬、园林景物、城市雕塑、大型人物雕像、建筑石构件、家具、日用器皿、摆设观赏品、旅游纪念品等,多以实用为基础。

  惠安石雕使用的石材主要为花岗岩。花岗岩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历千年而不腐、不蛀、不变。结晶颗粒比较均匀,石质坚硬,能制成各种精美的艺术品。最优质的石料称“峰白”。产自本地的有玉昌湖青、峰白、笔山白、古山白、泉州白等,还有本省的连江青、南平青、九龙壁玉石和省外的山西黑、黑龙江(101)和(172)、湖北圭山石等,目前可根据客户需求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地采购3000多种石材原料。

  惠安传统石雕工艺,俗称“打巧”。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捏、镂、摘、雕、四道工序。

  (一)“捏”就是打坯样。先在石块上画出线条,而后进行初步的雕凿。对于有限定内容的新雕作,有的在打坯之前先画张平面草图作依据;有的还先捏个泥坯或石膏模型;有的则以购卖者提供的设计图纸为蓝图。打坯样是一个重新创作的过程。

  (二)“镂”就是坯样捏成后,根据需要把内部无用的石料挖掉。镂空石料的技术是石雕工匠的重要基本功,如一只还没有幼儿拳头大的小石狮,要在嘴里保留掉不出来的小圆球,镂掉四周的石料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三) “摘”就是按图形剔去雕件的外部多余的石料。这种剔除是对坯样的细加工,操作者同样应领会创作者的意图,才能使剔除的面积和深浅适度。

  (四) “雕”就是进行最后的琢剁加工使雕件定型。完成这一程序不但要有较高水平的雕刻技艺,更要具有鉴别能力。 此外,还有 “修细”和“配置座垫”等特殊工序。“修细”,就是修出光彩,有的作品最后还要用砂纸磨光,并用石蜡上蜡,这样就能达到色彩鲜艳,光彩夺目的效果。

  “配置座垫”,主要是使产品稳固,起到衬托和补充的作用,使主体突出、丰满、醒目和完整。座垫样式多样,主要有自然石座、莲花座、云纹座、水纹座、图案座和鳌鱼座、花蹲座、鱼水座等特殊座垫。

  具体表现形态:

  (1)圆雕。即立体摹拟造型,单体存在,既有以单一石块雕塑的,也有由多块石料组合而成的。

  (2)浮雕。即在石料表面雕刻半立体图像。如建筑物装饰于壁堵上的花鸟人物、山水风光,以及寺庙里的盘龙石柱等雕刻。根据雕刻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浅浮雕为单层次的雕像,内容比较单一,没有使用镂空透刻手法。高浮雕是以多层次造像来反映比较繁复的内容,多采取透雕手法镂空,更加引人入胜。浮雕是与建筑实用结合最密切的工艺,随着纪念性建筑工程的增多,且更讲究艺术装饰美化,浮雕的使用也更广泛,技艺也更精巧。

  (3)线雕。即先在经抛光的石面上描摹图案,然后依线条雕镂成型。此种雕法吸收中国画的写意、重迭、线条造型、散点透视等传统笔法,刻画出图像的意境。此类作品大多用作建筑物的墙壁贴面装饰。

  (4)沉雕。又称“水磨沉花”,是在自然生态较光滑的岩石上或建筑构件如门楹、石柱、壁堵等表面,描绘图像,然后雕凿凹入,利用阴影产生立体感。多数是摩崖字匾、碑刻文字及楹联等。

  (5)影雕。是在“针黑白”技艺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为惠安独创。以表面磨光的本地产玉昌湖青石切锯成平板作材料,利用此种石料琢凿能显示白点的特性,以各种型号的微雕钢针,依照临描于表面的图像线条,边对照照片边细细琢凿,靠着钻点的大小、深浅、疏密的有机结合,区分黑白的不同层次,使图像显示出来。近年影雕工艺又有新的发展,出现了大版面的产品,目前影雕又摆脱黑白的局限,向彩色影雕发展。

  (6)透雕。由建筑的照壁借鉴演化而来,常常与浮雕结合,广泛运用在建筑装饰上,它具有既美观又坚固的艺术特点,具有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艺术效果。

  (7)微雕。其特点在于微小,是传统工艺精巧手法的延续。其作品有的薄如蝉翼,有的细似发丝,有的在小如果核的石块上镂空雕花,更显得巧夺天工。近年连喝功夫茶的茶盘、茶壶及小茶杯也用青石雕成,还有石算盘、石洞箫、石棋盘、石棋子等。近年又出现一些以抽象手法设计的室内摆设的小型工艺品。

  (8)组合雕塑。即以圆、浮、沉多种雕法兼具的组合雕件。这种雕件都表现较复杂的内容,采取浮中有沉、沉中有浮、圆中有沉浮的综合手法。如浮雕石龙柱,清代发展到不但龙身浮凸程度高到近圆雕,有的还在龙身上附雕有几乎独立存在的人物等。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采石工具:采石使用大锤,重量分12镑与14镑,锤把不象别地用木棍而以三片青竹合成,更加灵活有效。小锤,木把,钢钎,长度各异,根据所打炮眼的深度选用。撬棍,粗细各异,根据所撬石料的大小和分离易难选用。錾仔,又称“晶子”,用于打“斧眼”,尖端有尖和钝两种,尖的用于引眼,钝的用于楔开斧眼。錾平,方型,用于给分离块整形。钢钎、錾仔、錾平均以六角钢煅造而成。

  雕刻工具:石雕粗加工使用的工具有:小锤,作敲打用;錾缠,方嘴,用于剔除较大面积的边角斜料;錾仔,尖嘴,用于雕晟构件的表面。石雕精加工使用的工具有:打琢(尖扁嘴)和斜琢(斜扁嘴),都是剔除石料用的,类似錾仔,但体质较细小,根据雕件的不同分有多种型号;剁斧,平扁嘴似斧状,用于剁光石料表面;梅花锤,方形嘴表面有梅花点,用于剁平较大面积的石料表面,比剁斧效率高;钢条仔,细长尖嘴,用于镂出石料,根据雕作的不同要求也有多种型号。

  工具修整工艺:早年采石及晟石、雕石的工具都用钢材制成,容易变钝,每天使用后要加炉修整。即重新淬火锻造。其方法有:

  (1)点淬:烧白煅打造型后,用一移三下的速度向水面不停地点浸,直至自然冷却。

  (2)插淬:置一有约一厘米凹入的石板“插水砧”,烧白煅造后如果钢质较软,可直接插入“插水砧”让其自然冷却。

  (3)醮淬:烧白煅造后,热度呈红色时,插进水里约2公分深大约5至6移,尖部有青蓝色彩圈向尖端移动,再插入“插水砧”让其自然冷却。

  (4)泡淬:螺纹钢制造的“晶仔”或“錾平”因不要求尖锐,烧白后即整个泡进大水桶里,此方法也称“软淬”。

  此外还有土淬、油淬、油水淬、蜡烛油淬及石灰淬等。

  1980年开始,手操工具全部改用合金材料制成,即不再需要煅淬。部分采石工仍使用旧式工具。

  代表作品(含主要建筑雕刻工程):

  现存年代最早的唐末五代闽王王审之兄长王潮墓前石雕;北宋初期我国第一座梁式海港大桥——惠安洛阳万安桥石雕工程;明代丁字型石砌古城——惠安崇武古城;黄塘后郭宋岩峰寺凿岩浮雕的高1.75米的观世音菩萨像和高近2米的普贤菩萨像;南埔乡元建清修的沙格宫中五对辉绿岩、花岗岩的透雕石龙柱,其中一对大龙柱,其龙头不是由下向上,而是由上向下,一眼望去,宛如从海中腾空而起又骤然俯冲而下,大有雷霆万钧之势,令人见之莫不盛赞惠安石雕艺人的技高艺绝;建于清光绪十四年的后龙乡峰尾东岳庙内的一对辉绿岩透雕大龙柱尤为奇特,若持物击之,东柱会发出铿锵之音,如龙在细呤,西柱则暗哑无声,得以区分雌雄,由此可见惠安雕匠艺人的高超技艺;福州于山法雨堂前蟠龙柱,蟠龙自上沿石柱盘绕而下,整体风格流畅飘逸,扇形鳞片叠拼匀称,腿、趾刚劲有力,充满质感。双足一踏波浪,一握带环龙珠,鹿角呈祥、虾须飘冉,虎眼仰望苍穹,大有呼啸而上腾云而去之动感。建于清末民初的台湾八大景之一的龙山寺 (寺中的翻天覆地龙柱是南派龙柱的珍品,全国仅发现三对);南安蔡浅古民居;台湾日本总督府;福州西禅寺;鼓山涌泉寺;厦门南普陀;泉州东西塔等等举不胜数。

  1951年—1958年应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所请在厦门集美兴建的鳌园,是惠安现代石雕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全园有青石雕 650件,内容包罗万象,集古代历史题材、中国革命史与新中国建设史于一园,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大奇迹,被视为中国石雕艺术的大观园。由毛泽东主席题词的集美解放纪念碑也是惠安雕匠同期所建。

  七十年代主要有:人民大会堂前石柱;毛主席纪念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厦门鼓浪屿全国最高的人物雕像、15.7米高的郑成功塑像;莆田湄洲岛海峡和平女神天上圣母妈祖雕像;福州西禅寺全国最高的石塔;江苏淮安周总理纪念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纪念馆;锦州解放纪念碑;辽沈战役纪念碑;湖南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西安兵马俑陈列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黄帝陵;西藏宾馆;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井岗山会师纪念碑;广州玄武塔;台湾凤山500罗汉;台湾嘉义先天玉虚宫那200多平方九龙壁及九龙池更是气势非凡,世所罕见,堪称世界之最!还有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的郑和雕像;日本鉴真和尚和那霸市“福州园”等等不胜枚举。

  80年后主要有:深圳锦绣中华、文化民俗村;仙湖弘法寺;深圳解放纪念碑;海南三亚鹿回头雕像;崇武“鱼龙窟”岩雕群;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惠安科山公园百狮园;中华世纪坛;泉州“鲤鱼化龙”石雕(球体直径10米,总重340吨,是全国目前最大的镂空石刻圆球);深圳永福广场 19.99米高的白色花岗岩“九龙柱”更被授予“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

  传承谱系:

  概述:  

  惠安石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数不清的雕匠名师,可惜大多数只口碑流传其姓名,清代以前见诸文字的甚少,有所记载的主要是清代以后的名师。历史上石雕名师多出自惠安崇武,又以蒋姓居多,其后人也多继承祖业。本世纪初在台湾还流传着“无蒋不成场”之说。现在各地看到的清代中期自20世纪五十年代初的石雕名作,多数由崇武五峰村峰前村蒋姓雕匠艺人主持创作的。由于惠安雕匠艺人成名后,并不固守本地,常常身怀绝技,远赴他乡甚至海外创业,因此,对他们的传承谱系的研究整理上难尽其详。

  据惠安东桥东湖村《鑑湖张氏族谱》记载,张仕志,鑑湖十四世,生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卒于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泉州清源山麓南少林寺石狮子的雕刻者,是惠安已知的历史最早的石雕大师。

  其祖辈张仲哥(1123-1194),鑑湖十二世,史书记载其为“泉郡名匠,善雕浮图花卉,晋(江)南(安)同(安)宫阙泰半着手”。

  其后辈张曰臣,鑑湖十五世,“力攻雕刻艺术,所活人物图像呼之欲出。如安海龙山寺文殊普贤雕像”,是惠安目前已知的第一个雕塑家。

  其孙辈张同善(1338-1426),鑑湖十六世,曾任湖广辰州府经历,封迪功郎,“政务之余攻习雕刻漆绘成术益精”。

  李周,俗名“瓮仔周”,崇武人氏,生活于清康熙到乾隆年间(1662—1722)。

  李周历来被闽南的石雕艺匠尊为宗师,福建的工艺美术界则称他是福建青石雕技艺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后代不详。世人传说他曾经看到“天开门”并得“月华”仙女授予他“不求人”的智慧,从此获得了“神骸仙魂”之灵,雕作生动如真。在一次师傅雕石狮不慎敲断舌头时,他又大胆承担把传统的正面直前的狮头改转方向,既补救了失误又使狮子显得喜气洋洋,表现出超逸的特色,这也是“南狮”的由来,从此声名大震。

  李周留下的作品,现在可以考证的有:福州于山法雨堂前一对龙柱;福州西湖开化寺一对石狮,福州脱胎漆器厂曾脱胎一对送北京人民大会堂置于宴会厅;福州万寿桥的18只拳头狮。此外还有福州泉漳会馆前门前和厦门吴沧石坊下的石狮;厦门海沧白礁保生大帝庙前的一对石龙柱等。

  在艺术形式上,李周还发明了“针黑白”,利用黑白成像原理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就是成熟于现代的影雕艺术。李周不但以自己的作品名扬一时,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学徒,使惠安石雕在整个清代大大繁荣起来。

  蒋馨又名龟音,五峰村峰前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

  出身石雕世家,自小学艺。清末曾得占踞台湾的日本当局同意,前往台湾鹿港开设石店。后又在厦门开设“泉兴”石厂,曾为南京中山陵加工石碑石材。1927年,蒋馨携带子女前往台湾,主持彰化南瑶宫的石雕工艺品加工,之后又参加数座大庙重修工程。蒋馨在台湾培养了一大批学徒,其女儿蒋宝在台湾招赘张金山成家,也承继家业,仍为石雕匠师。

  蒋馨于1933年在台湾病逝。他和徒弟们在台留下不少杰作,如台南天后宫前殿的石垛,西螺妈祖庙、冈山超峰寺、南鲲身代天府、彰化南瑶宫、鹿港天后宫等众多石雕品,还有台湾有名士绅辜显荣及陈中和二座大墓的墓料。蒋馨的石雕作品,构图严谨,雕线犀利,造型生动,人物雕刻四肢关节处理细致,姿态明显受戏剧动作的影响,表现准确,令人称绝。

  蒋仁文俗名文子,五峰村峰前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

  他的祖父蒋山斗和父亲蒋尚姑,都是名扬一时的石雕师傅。相继在福州开设石店,业务十分兴旺。蒋仁文从小随先辈学习,精心钻研,石雕技艺造诣颇深。清代末年,慈禧太后在北京兴建颐和园,曾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工艺品竞赛。年轻的蒋仁文精心雕作了一套镂花石鼓椅和石圆桌参加,其精湛的雕刻技艺一时轰动全国工艺界,被誉为“青石雕刻之冠”。蒋仁文的成就使惠安石雕首次走出福建推向全国。

  1924年,国民政府决定在南京修建中山陵,这是一个当年引起全国注目的、规模庞大、质量要求又极严格的石结构工程。由于国民政府福建省主席林森的推荐,蒋仁文受聘主持石料和石雕件的加工和安装。他率领30多名艺匠到南京,圆满完成任务。惠安石雕工艺的精巧由此获得更加广泛的赞赏。蒋仁文及参加的艺匠都受到国民政府的褒扬和重奖。

  蒋仁文于1953年病逝。他留下的较有名的作品还有,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前的石龙柱,福州西湖的铁拐李石雕像等。

  

  王神赐又名成赐,溪底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

  与蒋仁文同时扬名的石雕艺匠,不同的是他的活动主要在闽南一带。仙游枫亭镇受县级保护的文物保和堂的众多石雕工艺品,是他的杰作。民国初年,他应晋江池店一位姓杨华侨的聘请,为其新建殿堂住宅加工石雕装饰品,门廊壁堵都用青石雕刻精美的书画和戏文浮雕,两厢砖墙上安装三尺见方的一对彩灯造型的青石窗;上雕立体的珍禽异兽,不但形像奇特生动,而且雕工细腻精巧。这一工程他花了13年才完成。王神赐不幸于1932年英年病逝。

  王神赐的儿子王清金,生于1925年。童年时父母双亡,他即随族中艺匠学艺,很快掌握石雕技巧,继承父业在闽南一带扬名。他擅长雕作古装戏剧故事场面,观看戏剧演出时都认真观察脸谱、服装及动作形态,吸收了戏剧的夸张手法,因此在小件人物雕刻方面有突出成就。1953年他应聘参加集美鳌园建设,后又主持集美鳌园石雕工艺品的修补。他发挥自己的技艺,在资料散失的情况下,从残存的画面中判断构思,塑出泥坯,经反复修改后再雕石补上,却能天衣无缝,深受赞扬。

  王清金于1989年病逝。其儿子王文生,1951年生,继承父业且加以发扬,     从小学艺,精心钻研,深得先辈的真传,在石雕技艺上有较深的造诣,他承建的湄洲妈祖像获全国城雕优秀奖。他还刻意学习泥塑技艺,能用石膏模型计算放大10倍进行石料雕刻,在大型雕件工艺方面有了新突破。他是惠安第一位高级工艺美术师,并荣获“福建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王文生还十分重视对后代的培养。他的两个儿子都进艺术院校深造,其长子王伯昌也取得工艺美术师职称。

  蒋友才(1918—1980),五峰村峰前村人。

  从小学艺,以平直技艺见长。为人朴实勤谨,年青时技艺就受到好评。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蒋友才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50年代初,他受聘参加集美鳌园建设,后又与蒋瓦水一起被委任率队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建设。在此期间,他还精心雕刻了浮于水面的“荷花碗”,被选送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此外还创作了玲珑剔透的花瓶及临流垂钓的“渔翁”等雕件,都受到好评。

  1960年,蒋友才参加组建惠安石雕厂。成为该厂主要技术员之一。由于他在生产上作出突出贡献,1964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授为“一九六三年度工业交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

  蒋友才是崇武石雕技艺创新开拓的有功之人。60年代末,他大胆运用传统的针黑白技法加以改进,雕作了一块平面的毛泽东像,是影雕新品类的创始者之一。粉碎“四人帮”后,惠安石雕厂接受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外围44根大石柱的加工和安装任务,他被委派主持。他率领一批人员包括他的儿子祖奇、清奇一起赴京工作,圆满完成这一备受赞扬的工程。

  蒋友才的后辈仍继承祖业,获工艺美术师职称的次子蒋清奇在五峰村创办溢源石制品公司,孙子蒋志雄也在五峰村创办昆宝石材工艺厂。

  王清标,崇武溪底村人,生于民国癸酉年。其父王全春(生于光绪乙酉年),为当时闽南古建筑木雕名匠,与“闽南第一木雕大师”王益顺同宗。

  王清标是著名的“捏剔师”,擅长打坯、放样、安装,是名闻三乡五里、精通寺庙建筑的能工巧匠,曾代表惠安工匠参加过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其是最先运用“针黑白”手法演绎摄影技法的影雕创始人之一。他带出的徒弟不计其数,但最得其真传、也最有成就的当数他的长子王经民。

  王经民(生于1967年)13岁师从乃父学习雕龙琢凤,18岁成师,以擅长雕龙名扬乡里,成为惠安石雕界的佼佼者,28岁创办海峡石木雕工艺厂,后又创办园林古建筑公司,其产品主要出口台湾及东南亚一带,承建了台湾岛内大量的寺庙建筑等大型雕刻安装工程,在台湾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被台湾宗教界誉为“神雕”。他不但精于雕艺,而且善于管理,首创了石雕生产按每个技工特长分工序流水线作业的新的科学管理流程,使工效提高了两倍多,大大增加了企业利润。

  其代表作品《中国魂》荣获2002年中国雕艺节雕刻大奖赛三等奖;200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华艺杯”优秀奖和第三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青石雕大赛银奖,作品《大闹天宫》同时获优秀奖,被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其弟王俊民(1974年生)、王惠民(1978年生)均师从其学习雕刻。

  蒋丙丁(1910—1984),五峰村峰前村人

  出身于石雕世家,小时上过多年私塾,秉性聪慧,能较快接受家庭环境的艺术熏陶,打下了厚实的根基。13岁开始学艺,17岁出师自立,已全面熟练地掌握石雕技艺,且在雕作时显示出独创性,得到老前辈们的赞扬。不久,他随父前往台湾,在那里参加过多处寺庙的修建,留下不少佳作。

  1953年,蒋丙丁接受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的聘请,前往厦门市集美学村参加“鳌园”建设。他的手艺极受陈嘉庚先生赏识,委任他当工艺石雕的主要技术员。在那里他不但设计图案,还雕刻了众多作品,主要有“班超平匈奴”、“清兵入关”等历史题材,还有“南昌起义”、“五四运动”、 “卢沟桥事变”、“东北骑兵战”等现代题材。尤其是他根据陈嘉庚先生口述的内容精心设计绘制画面并加工雕作的“陈嘉庚先生一生图略”浮雕,更得到广泛好评。

  1956年,蒋丙丁由陈嘉庚介绍受聘于上海美术设计公司。在那里他发挥传统技艺,雕作了龙柱及众多古代人物像,其中“屈原”、 “鲁班”、“司马迁”等雕像在上海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得到很高评价。同时他还创作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其中圆雕《游击队吹号员》被选参加全国美术工艺展览,获得二等奖。那几年是他创作最丰收的阶段。

  蒋丙丁于1984年病逝。他的儿女都学习继承父业。儿子蒋静水于80年代末创办静宜石雕厂,加工传统石雕工艺产品;90年代中又扩展为隆顺发石材公司。特别是他的女儿蒋锦汝,自幼随父亲精心学艺,深得秘传,是五峰村第一个石雕女艺匠。蒋锦汝创作的各种石狮及十二生肖石雕作品等,因能较好的体现她父亲的艺术风格,深受各方面的好评。80年代后期以来,她传授了一批女学徒,大量雕刻各类石狮,畅销台湾,成为崇武镇石雕史上首批女石雕艺匠。蒋锦汝于1987年被聘为惠安县政协委员。

  蒋瑞生(1920—1970), 五峰村峰前村人。

  出生于石雕世家,父亲也是清末崇武的石雕名匠,可惜早年去世。蒋瑞生自幼师从堂伯蒋仁文,得到他的精心指导,加上勤奋刻苦,而且重视绘画练习,打下了良好的艺术基础,技巧进步极快。抗日战争胜利后,闽南侨区的经济再度繁荣,纷纷兴建华丽的住宅,竞相聘请崇武的石雕艺匠,加工精巧的装饰工艺品。蒋瑞生受聘时,集中精力潜心创作,其技艺在闽南侨乡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中比较突出的有“黄鹤楼会宴”、“甘露寺招亲”等数十件壁堵浮雕。

  新中国成立后,蒋瑞生的艺术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1953年,福建省文化领导部门特地保送他到浙江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民间艺术研究班学习。经过美学理论学习和专家的指点,蒋瑞生的雕刻创作有了质的飞跃。蒋瑞生从杭州学习回来后,即接受陈嘉庚先生的聘请,到厦门市集美学村参加“鳌园”建设。在那里他雕刻了“陈胜吴广”、“梁红玉”、“文天祥”等多幅精美的浮雕艺术品。

  蒋瑞生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对雕刻的对像观察细致深刻,作品充满活力。由于他艺术上的成就,福建省有关部门授予他“石雕艺人”职称,被聘为惠安县政协委员。1959年,他被推选为石雕艺人的代表,晋京参加国庆十周年观礼。1961年和1963年,他连续被选举为惠安县第四届和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蒋瓦水(1922—1998),五峰村峰前村人。

  出身于石雕世家,祖父蒋国衡(又名国荣、生卒时间未详),清道光年间雕建仙游县城东门外“乐善好施”四脚石坊而闻名,清末在厦门港开设“蒋泉益”号石店,盛极一时。父亲蒋金辉,以雕刻石艺善于不断创新出巧闻名,年青时就往南洋槟城开设石店,与其父蒋国衡开设在厦门的石店内外配合,1920年应聘往台湾参加重建台北万华龙山寺,主持石雕件的加工,雕作了石龙柱及石壁堵浮雕“空城计”、“三战吕布”等多幅名作。

  蒋瓦水自幼接受家庭的艺术熏陶,在父亲指导下认真刻苦学习,很快全面继承了先辈的雕刻技艺。当他在艺术上走向成熟时,适逢新中国诞生,使他的智慧和技巧都得到最佳的发挥,超越了前辈人的成就。1953年,他受聘参加厦门市集美学村“鳌园”建设,成为石雕主要技术员之一,显示了他的独特才能。在那里他雕刻的作品主要有“湖南红军小组”、“强渡金沙江”、“延安整风”等反映现代革命史的浮雕,并为主雕刻毛泽东、周恩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人物圆雕。后来,蒋瓦水与蒋友才被选派率领500多名石雕工匠到北京,参加人民大会堂建设,圆满完成石料石装饰品的加工安装任务,受到首都各界的好评。

  蒋瓦水于1956年被聘为惠安县政协委员,1957年被吸收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在各方面支持下,他精心进行艺术创作,1957年、1958年、1972年、1979年多次有新作品被推选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其成名作品有圆雕“莲花碗”、“花景”、“屈原像” 等。1979年4月,他被福建省二轻局任命为“青石雕工艺师”,同时被聘为福建省政协委员。

  濒危状况:  

  惠安石雕目前从产业发展状况上看,虽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但是在繁荣的表象下也酝伏着危机,主要表现在:

  一、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一方面:石雕企业为追求成本的最低化和利润的最大化,往往以牺牲石雕产品的艺术性作代价;另一方面:一些石雕企业为了抢夺客户,采取不理智的压价竞争的手段,致使石雕产品“附加值”较低,对传统雕艺带来冲击。

  二、由于老一代石雕艺人逐步退出舞台,后继无人,有些传统绝技难以得到很好的传承。一些新生代的石雕艺人在创作手法上与传统的石雕工艺渐行渐远,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传统石雕工艺的继承和弘扬。

  三、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先进的石材加工工具和机械被广泛引进和运用到石雕石材加工过程中,虽然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并在某些方面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但是对以手工技艺为主的传统石雕工艺来说,无疑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致使一些珍贵的传统工艺处于濒危状态。

  四、由于传统石雕工艺一般采取口授师传或祖传秘授的方式来授徒,一直以来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文字教材,一些传统的技艺完全靠经验和悟性去领悟掌握,如果没有名师的悉心指点和教导,从艺者很难真正掌握传统石雕工艺中的精华,致使一些绝技逐渐失传。

  五、雕匠艺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具备较高美学基础和一定理论水平的人才较少,“有匠无师”现状严重。

  六、对传统石雕工艺的静态保护以及理论研究在资金上投入不足,工作没有全面展开,势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主管:福建省文化厅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福建省图书馆 闽ICP备11002611-2
设计制作:福州力行互动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