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海上丝绸之路 > 现代海丝 > 艺术 > 绘画
永春纸织画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分布区域: 

  永春县境内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永春,古称“桃源”,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17°41’-118°31’,北纬25°13’-25°33’之间,东与仙游县相连,西和漳平市交界,南同南安市、安溪县接壤,北和大田县、德化县毗邻。全县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全境呈带状,东西长84.7公里,南北宽 37.2公里。

  永春县是国务院首批开放县之一,是“国家卫生县城”、“中国芦柑之乡”、“中国纸织画之乡”、福建省乌龙茶生产出口基地县、全国最大的陶瓷灯饰生产县、全国最大的神香生产出口基地和全国重点地方产煤县。永春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福建省第二大山脉——戴云山脉自德化南伸本县,绵延全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群山叠嶂,幽壑高岩,泉清树绿;东南丘陵起伏,盆地相间,犹如珠串散布。境内有国家AAAA级永春牛姆林生态旅游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数游永春,不禁赞道“千浔瀑布如飞练,一簇人烟似画图”。

  历史渊源: 

  纸织画是永春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品,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家织。永春纸织画创始于隋末唐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纸织画工艺相传是陈后主之子逃亡到永春时,随军的宫廷画师把中国画技巧与竹编技巧结合创造出来的。现在,故宫博物院里仍珍藏着清乾隆年间的纸织画瑰宝── 清高宗御制诗十二扇屏风。据介绍,由于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盛唐时期永春就已经有九家以专营纸织画为生的作坊。当时,还出现了不少称赞纸织画的诗文,如唐文宗在位时,有一位叫郑维的诗人写了一首诗:"何物离披最可人,纸间经纬别有因。拂簦盼来同绢素,侧理纵横未足珍。阿谁巧作维摩手,就里挥毫称绝伦。远山一角都八妙,烘云托月景偏真。能使倪遇羡绝技,更令顾痴卟通神。讶是天孙云锦织,七襄偶尔落凡尘。王墨吴装供驱使,马尘龙雾亦停匀。经营惨淡关意匠,远擅桃源物色新。"诗中对永春纸织画作了很高评价。当时的永春三绝:"桃林宫之书法、乔松之诗词、贵亭之纸织画",纸织画就被列其中。而贵亭是当时一个很有名的纸织画作坊。

 

 

 

  基本内容:  

  永春纸织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有"福禄星寿"、"皆大欢喜"、"白鹤朝天"、"嫦娥奔月"、"木兰从军"、"十八罗汉"、"寿图八仙"、"八骏马"、"鸳鸯戏水"、"八仙过海"乃至《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的故事人物等等,从人物、故事到山水、花鸟、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其种类通常分为六尺长、三尺二寸宽的,五尺长、二尺八寸宽的,四尺长、二尺六寸宽的,五尺长、四尺八寸宽的四种规格,人们历来都喜欢将纸织画作为艺术品,悬挂在热闹的厅堂、点缀于幽静的书房,或作为喜庆吉日如祝寿、贺婚时馈赠亲友的珍贵礼物。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永春州志》卷十一中云: “纸织画,此为永春特产。其法以佳纸作字或哂,乃剪为长条细缕而以纯自之条缕经纬之,然后加以彩色,与占所谓罨画及香袒笔记跫画相类。”。永春纸织画的器具有:纸织画机、宣纸、木底板、竹条、弹簧板等。作品有山水、花鸟、人物等。纸织画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制作过程要经过构思、绘画、剪裁、编织、补色、点神、裱褙等工序,其中,绘画、剪裁、编织、裱褙是最主要的四道工序。据永春义亭纸织画工艺研究所所长周文虎先生介绍,纸织画制作首先要绘画,纸织画的绘画是从中国画当中发展出来的。它和中国画比较,规律一样,但是绘画用笔下墨,下颜色就不一样,纸织画有纸织画的画技:色彩要浓,层次要分明,轮廓要突出等等,如果严格按照国画的要求来,那编织出来就不好看。第二道工序是裁,每条是两毫米左右,裁每一条都要平行、一样大,裁功要苦练。第三道工序是编织,这更难,因宣纸2毫米很容易断,用力时要控制力度,不能太大,还要掌握气候变化。气候一变宣纸跟着变,比如说,一下雨、有雾,宣纸受潮后很容易断,所以有时要用大灯泡加热,或用火炉加热。六、七月宣纸太脆也易断,就很难编织。另外,整张宣纸纤维不一样, 有的多,有的少,要掌握好力度非常不容易。第四道工序是编织,纸织画编织时,讲究经纬交织,也就是将原来画好的画裁成纸条作经线,以白纸裁的纸条作纬线,然后,就象织布一样,用一架特制的纸织机,轻轻编织。与其它三大中国家织相比较,纸织画编织的难度是最大的,因为在四大家织的用料上,纸是最没有韧性的,所以最容易断,更何况用来编织的纸条只有2毫米。纸织画的裱背要注意一个保护好,因为本来一张图经过剪再编织,结构都会受到破坏,一不小心就会裂开,比较难裱背。1995年,周文虎老先生创作的百米《中国古典万里长城图》,获得了国家金奖,1998年创作的百米《百虎图》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这两幅作品还分别获得"吉尼斯世界之最"和美国"名人世界之最"。

  传承谱系:

  据史料记载,永春纸织画始于盛唐,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在永春有十余家纸织画社,其中较代表性的有:黄永源、周文虎、黄秀云、李自杰、林志思、王生佃、周梅森、方碧双、吕吉奎等。

  濒危状况:  

  过去永春纸织画艺人出于生计考虑,严守技艺秘密,形成了"传媳不传女、父子相传,外人不传"的陈规陋习,永春纸织画不但发展缓慢,而且几度陷于人亡艺绝的境地。在上世纪30年代,仅存李桂亭、章难亭、玉华亭、黄芳亭四家。而到新中国成立前,只剩下黄芳亭老艺人黄永源一家,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使一息尚存的纸织画不至灭绝,黄芳亭老艺人黄永源夫妇放弃陈规陋习公开授徒,同时,他还在继承传统技法基础上,刻苦钻研,大胆创新,从而使永春纸织画艺术日臻完美。近年来,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对传统纸织画的挖掘与利用。1987年,永春县成立了纸织画研究会,对纸织画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当地民间艺术家也积极对这门传统工艺进行了挖掘和整理,并试制出一批既有传统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的纸织画作品,让濒临湮没的这一传统手工艺品重放异彩。但由于工艺原始,制作复杂,且技法秘不外传之影响。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兴趣爱好不同,经济效益不好,难以发展,有濒危情况。

 

 

主管:福建省文化厅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福建省图书馆 闽ICP备11002611-2
设计制作:福州力行互动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