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区域:
主要流行于龙岩市新罗区19个乡镇街道。近年来流传至周边漳平、永定、上杭等县市部分乡镇。
举行采茶灯万人舞表演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龙岩市新罗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北纬24°47'02"~25°35'22"、南北跨纬48',东经116°40'29"~117°20'00"、东西跨经40'。东连漳平,西接上杭,北邻连城、永安,东南与南靖交界,西南与永定毗邻。地处闽粤赣三省边区的要冲,是厦门经济特区和闽南“金三角”的腹地。全境东西宽66公里,南北长89公里,总面积2678平方公里。境域四周为海拔800多米的群山环抱,境内山峦叠嶂,山岭与河谷相间,形成“三山夹二谷”的地形大势,西北、东南部较高,逐渐向东北、中部倾斜,平均海拔685米。山地、水域、耕地面积比例为91:2:7。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 22条,其中雁石溪、万安溪为九龙江北部二大支流,成“丫”字形贯穿全市。苏坂乡美山村位于新罗区东北角,与雁镇、白沙镇以及漳平市的拱桥镇、西园乡相邻,雁石溪从村东穿越全境;人口5000多人,均使用闽南方言。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长冬短、春夏湿润多雨、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各地年平均气温摄氏16~20度,年平均降水量1500~1900毫米,平均无霜期291天。全境以丘陵为主,以种植业为主,历史上盛产茶叶和水果。
历史渊源:
龙岩《采茶灯》始于龙岩苏坂美山村,后流行于龙岩城乡的民间歌舞。据史料《林氏蕃衍迁徙渊源谱》记载:龙岩“采茶灯”自明末清初由苏坂美山林氏先祖千四郎受祖先(荐公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明经及第,登陆贽榜进士,授徵州文学,守郊社令,后韶州刺史,集篆了许多宫廷音乐传于林氏家族)的影响,喜好音乐,根据当地流传的民间音乐最精彩的一段主旋律:“65|35 65|6--|61 5|36 52|3--|······”,结合农村姑娘们采茶劳动的生活体验,编成“采茶舞”继承下来了。因“采茶舞”表演时的道具用提灯作道具,经过真实生活的实践和体验,“采茶舞”改称为“采茶灯”。清咸丰捌年(1859年),龙岩陈氏举行氏族大型活动时表演了采茶灯,当时抄录的歌词曲调,现保存在龙岩博物馆(附影印件)。著名的鼓手林枝旺(1906年生)介绍,其祖父早在1860年左右,即有上一辈授艺表演过《采茶灯》。
1952年,《采茶灯》由温七九等民间艺人参加福建省首届农村文艺会演,获嘉奖后由温七九传授,晋江地区文工团、省民间歌舞团等专业团体改编,加工并加入蝴蝶角色逐改名《采茶扑蝶》。
传统采茶灯表演
基本内容:
(一)基本情况:
龙岩采茶灯被群众视为吉祥歌舞,同我国传统的龙灯,狮舞一样,多在农历新年、元宵期间庙会、堂会,踩街时表演。演者乃由宗族中有威望的“大头家”牵头设“灯馆”,物色天真活泼的男孩童(男扮女妆),由几名“小头家”照料,发给红包,发给绣有龙凤的服饰及鞋袜,然后授艺登场,参加村社竞赛。开馆之际,还杀猪宰羊,喝鸡血酒,祭拜戏神九天田相公大元帅,以表决胜的信心。
《采茶灯》主要表现一群天真浪漫的村姑,由精明、诙谐、风趣的茶婆领头,一路翻山涉水至茶园,在叶翠蝶飞的茶丛中喜采春茶,村姑们边采茶边扑蝶,洋溢着劳动和生活的欢乐的情景。早期的舞蹈,中间还穿插许多说唱和小折子表演(俗称“杂色”),如《大补缸》、《打花鼓》、《闹花灯》、《卖花线》、《双扶船》、《哭五更》《兰继子》等,实际上是融说唱、戏曲、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歌舞。
采茶灯队伍组成人员有茶公(穿汉衣、扎腰巾、执大蒲扇)、茶婆(梳银宝头、穿蓝色宽锦边襟衣和罗裙、腰扎绸带、系花围裙、执麦杆扇)和采茶姑 8--10人(额佩凤珠翠屏、头梳燕尾髻、穿大红彩莲衣、腰扎绸带、一手执摺扇、一手提花篮灯)、武小生、男小丑(一手执黑摺扇、一手提灯笼或马灯),他们边舞边演,穿插道白或演唱。早期均由男性扮演。新中国成立后,采茶灯多由采茶姑8--10人表演。表演者梳长辫,扎红头绳,插绢花,穿彩衣围绣花兜,一手执绸花折扇,一手提竹花篮灯。在采茶灯队伍中,独具风采的角色是茶公、茶 婆,俗称“师傅”,实际上是采茶歌舞的领队和指挥。茶公、茶婆足智多谋,风趣诙谐,能随机应变,即景歌赋。他们常用本地人熟悉的土语,脱口说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贴切的顺口溜,使采茶灯歌舞更加生动活泼,群众直观易懂,格外亲切。经过改革后的“采茶灯”中的茶婆还要身兼舞蝶,或单手执蝶,或手执长短竹枝双蝶,或双手舞双蝶。表演时,左右开弓、前俯后仰,以引茶姑扑蝶,画面明快,情趣盎然。后来,又以茶童替代茶婆操蝶翔舞,尤添欢乐活泼情趣。
采茶灯的基本舞步风格独特,称为“采茶步”,其步法轻盈、细碎、身体挺拔。而“上园花扭步”,出胯大,显得粗犷而带野味。采茶灯的舞蹈,以穿插、变队形为主,一般有几十种花式。如表现盘山、越岭、涉水、“篱笆花”、“水波浪”、“双水圈花”、“绕三柱”等,花锦交织的有“剪刀股”、“大团龙”、“球形对穿”、“梅花穿”、“蝴蝶花”等。表演者以身姿和扇子花篮动作表现茶山的羊肠小道、盘山曲径,采茶姑上山下岭、涉水踏石、过独木桥、进山门、避草丛、过渡船、折回山路采茶等情景,舞蹈和队形变化多样、姿态翩翩、美妙动人。
采茶灯的音乐,系采用宫廷流落民间的古曲和当地的民间小调,主要有《正采》、《倒采》,因后来增加蝴蝶角色,便引用十番音乐《德胜令》(因大家认为《德胜令》曲调太吵杂后改为《剪剪花》),主要在扑蝶舞时 演奏。整体音乐曲调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并配以戏文、民间故事为内容的唱词,边舞边唱。《采茶灯》有专用的锣鼓谱,俗称“灯仔鼓”,与的笃鼓相配的有大铜钟一面,大钹小钹各一付,小叫锣一块。锣鼓谱伴奏主要在队伍前后穿行、队形穿插变化和音乐过门时使用。乐器有二胡、笛子、扬琴、三弦、唢呐、冇胡等。整个队形表演中,以锣鼓点指挥,加进厚重的铜钟,欢快的唢呐,高昂的笛子,悠扬的丝弦弹拨乐,构成统一的音乐旋律,使之整齐划一、统一舞步、充满活力。
建国后,《采茶灯》经文艺工作者提练加工改名《采茶扑蝶》,将说唱和小折子部份剔出,成为纯粹的歌舞,男童全部改为少女,头饰的翠牌变为生气盎然的绢花,发髻梳成长辫并扎以红头绳,并围戴胸襟,突出了采茶姑娘的健美身影和青春活力。
(二)基本表演程式:
1、庙会、堂会:首先用红布制成神位,红布上面写着“翰林院敕封九天田相爷大元帅之神位”,两侧写“清歌妙舞”和对联“九天都院歌白云,十八学士醉青春”,并摆设顺风耳、金花银花小组、鼓板先师、声音童子等(见实物照片),牌位设立好后,杀猪、养、鸡、鸭等以祭祀,进行祭拜。演出正式开始,首先由茶婆、茶公跑场,用本地方言说一些诙谐、贴切的吉利话,向群众鞠三鞠躬为圆场,茶公、茶婆插科打诨,逗乐博取掌声, 紧接着菜茶灯表演开始,茶公、茶婆在的笃鼓的引导下带领茶女进行穿花,正采音乐伴奏响起,采茶女时而集中,时而分散忙采茶,正采音乐完,茶公、茶婆道白,要带领采茶女往后山采茶。此时,一般都要插演几个小戏,然后,采茶女又在的笃鼓的指挥下穿花变化队形,去后山采茶,此时用倒采音乐,随着音乐到了后山并同时进行不同形式的穿花,“采茶灯”表演结束。茶公、茶婆表演小节目,如补缸、卖花线等小节目,舞龙队、舞狮队、龙船队等民间活动开始。
2、拜年: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十五,每到一家,茶婆先进门,用诙谐贴切的恭维一番,而后开始穿花表演,每到一家必须表演5——6种花色,其中必须表演葫芦穿,以示“福、禄到”的意思,再配上一至二个小节目,拜年完毕,主家燃放鞭炮相送。到了下一家穿花表演(除葫芦穿外)、小节目不能重复。
(三)音乐(详见附件)
以“正采”、“倒采”、“采茶锣鼓”等构成。增加扑蝶后,引用“得胜令”、“剪剪花”等。
(四)造型、服饰、道具(详见附件)
1、茶婆:男扮女桩,上衣:钴兰色大襟衣,缀深兰色宽边。裙:钴兰色罗裙,缀深兰色宽边,腰系“围身裙”。黑布“围身裙”上边两角缀白布绣红花,裙头是红布绣花或者是红花布做成。鞋:黑绸绣花木底鞋。头饰:茶 婆1梳“大头”。茶婆2梳“元宝头”。
2、茶公:对襟汗衫,腰系深兰色布腰带,手执大蒲扇。
3、姑娘:上衣:大红彩莲衣。裤:大红(或大绿)彩裤。腰带:粉红绸带,两头绣花。鞋子:粉色绣花鞋。头饰:额上佩“翠牌”,头梳“燕尾”髻。
4、武小生:上衣:粉红色“小袖”(“箭衣”)缀大红宽边。裤:大红彩裤,腰系彩裙,将裙角提起塞在腰间,然后系上棕色“大带”。鞋:蓝色虎头鞋。头饰:青色六角帽,右鬓边插一朵红色“英雄球”。
5、男丑:上衣:古铜色斜襟衣,缀黑兰色宽边。裤:黑色中式裤,系腰带。鞋:白布底黑布面鞋。 道具:摺扇、麦杆扇、花竹篮灯、船浆、纸糊彩绘竹杆大蝴蝶。
(五)动作(详见附件)
1、上园花;2、八字扇;3、腰抖扇;4、采茶步;5、扭步;6、旁移步;7、摇踮步;8、肩扇双云步;9、肩扇旁移步;10、肩园花采茶步;11、肩园花跳步;12、笔扇采茶步;13、前点扇采茶步;14、斜点扇采茶步;15、八字扇采茶步;16、单摆手采茶步;17、举扇采茶步;18、腰抖扇采茶步;19、托灯采茶步;20、园花扭步;21、上园花旁移步;22、上园上倒步;23、托灯举扇采茶步;24、举扇摇踮步; 25、莲花八字扇;26、云步八字扇;27、云步上花园;28、拍扬扇;29、左、右踏步礼;30、正采;31、倒采;32、打草;33、翻身扑蝶;34、左、右赶蝶;35、捉蝶;36、敲蝶;37、起伏扑蝶;38、按地扑蝶;39、举扇追蝶;40、顶蝶花;41、飞蝶花;42、蝶绕花;43、蝶引花;44、蝶跳花;45、蝶飞采茶步;46、划船步;47、上船步;48、整装。
(六)人物
茶公、茶婆各一人,茶公执大蒲扇,茶婆执麦杆扇。姑娘8人,右手拿摺扇,左手提花灯。武小生右手拿摺扇,左手提灯。男小丑右手拿摺扇,左手提灯。(七)常用队形(详见附件)
1、三字形;2、8字花;3、篱笆花;4、蝴蝶花;5、梅花穿;6、大团龙;7、绕三柱;8、绕四柱;9、绕五柱;10、眼镜花;11、眼镜勾;12、菊花穿;13、云盖月;14、绕半圈;15、倒勾藤;16、四角团;17、巡城;18、水波浪;19、破城;20、双进水;21、双出水;22、拨长竹;23、球形对穿;24、剪刀股;25、二排头、尾8字穿;26、穿花采茶。
扑蝶戏蝶队形有:
1、正二排;2、倒八字形;3、后半园形;4、穿两直排;5、造型;6、前半园蹲;7、八字形;8、双园形;9、大园形。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因采茶灯表演包含了说唱和小折子部分,与采茶灯表演相关的作品有《大补缸》、《打花鼓》、《闹花灯》、《卖花线》、《双扶船》、《哭五更》、《兰继子》等。
《采茶灯》的道具花灯原用竹编的茶篮,后缀以鲜花为花篮,花篮里装上油灯或蜡烛为采茶灯花篮。采茶姑原以凉笠、头帕为手中道具,后因舞蹈不便,改用麦杆团扇,最后才代以现代的摺扇、花扇。彩蝶是一种夸张的富于浪漫色彩的道具。竹篾为支架,糊以色纸,画上图案,成为硕大的纸彩蝶。茶婆或茶童操蝶翔舞,表现了蝴蝶闻茶香飞来,与采茶姑娘欢乐戏趣的情景。
传承谱系:
采茶灯的传承方式在美山主要以家族传承为主,其他区域以师傅传承为主。
美山传承人:林大花(19世纪末),林宗发、林枝旺(20世纪 20年代),林永生(20世纪30年代),林水标、林顺金(20世纪50年代)
其他师傅传承:温七九(1920年生,1929年学艺),张再南(1932年生,40年代学艺),黄淑霞(1944年生,60年代学艺)
温七九 男 1920年生于新罗红坊进贝村,1929年拜师学艺,师从曹氏。1952年参加采茶灯加工与改编,并参加首届福建农村文艺会演,后到晋江文工团传授。
濒危状况:
龙岩采茶灯虽然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做了许多发掘、抢救、整理等工作,许多采茶灯队伍仍然在乡间表演,但仍然存在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一些熟知采茶灯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有的相继谢世,也带走了许多珍贵史料,有的亦年事已高,无法继续传授技艺。若再不及时对其进行搜集、整理、保护,采茶灯的古老传统艺术精髓部分将随着他们的离世而濒临消亡。
(二)采茶灯经加工改编成《采茶扑蝶》,剔去了说唱和小戏部份后,这一部分的内容和表演程式已经逐渐被人淡忘。现在流行在龙岩的采茶灯队,基本上没有了茶公、茶婆的表演,更谈不上保留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说唱和小折子(俗称“杂色”)内容了。因此,若不对这一部分极具审美价值的内容进行抢救和保护,龙岩采茶灯将失之于原生态和完整性。
(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的方式日益丰富,现代传媒和网络的文化节目吸引了以青少年为主的一大批受众,传统的民间艺术在年轻人中逐渐受到淡漠。一些爱好文艺的人员也为谋生计日夜奔波,致使参加采茶灯表演的人员也愈来愈少,组织采茶灯队伍愈加困难。采茶灯发展因此受到极大影响,如若不改变将面临濒危状况。
(四)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因舞台艺术的不断地改编龙岩采茶灯,许多古老的程式化表演逐渐被人们忘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