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区域: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浮桥、江南及闽南大部分地区
泉州拍胸舞大师李水星拍胸舞队在表演
泉州拍胸舞大师李水星拍胸舞队在表演
泉州拍胸舞大师李水星拍胸舞队在表演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浮桥街道隶属泉州市鲤城区,地处泉州市鲤城区西南部笋江南岸,东隔笋江与市区相望,南与晋江市池店镇、清濛开发区接壤,西邻江南街道办事处,北接南安市丰州镇。下辖16个社区,人口近30000人。浮桥古时未曾建制,该地域周代属七闽地,唐718年分属南安、晋江两县,宋时分属晋江兴贤里、南安修文里,元、明、清分属晋江三十四都、南安二都,民国分属晋江县四维乡、南安县岐山乡,上世纪五十年代属泉州笋江乡,1958年后属泉州市江南人民公社,1960年成立满堂红农场,1961年1月改为满堂红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浮桥镇,2003年镇改街道。全境15.2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8℃ —22℃,土肥物丰,是泉州著名侨乡之一,有华侨、港、澳、台同胞1万多人,旅居世界1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浮桥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湿润多雨,四季常青。辖区内地貌为盆地式冲积平原,东、南、北三方为海洋堆积平原区,西部、西北部丘陵起伏,地势自北向南倾斜。
历史渊源:
《拍胸舞》是福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主要流行于闽南地区,特别是泉州市鲤城区浮桥王宫、江南亭店、上村等社区。考其渊源,甚为古远,从其别具一格的草绳头箍、赤膊上身及粗犷之舞步诸方面考察,专家认为乃古闽越族舞蹈之遗存,其根据有下述几点:古闽越人居八闽大地,亚热带气候使蛇类大量繁殖,故闽越人,以蛇为图腾崇拜,并在祭祀舞蹈之时,舞者头上特别箍上一个草绳箍,前端向上翘起三、四寸,末端扎上一段红髻索,舞动之时,那节扎有红髻索的草绳宛如蛇头抖动,既有好看的形象,又寓对蛇神崇敬之意。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闽字从门内一虫。而拍胸舞者头顶上的草绳箍极似篆书的虫字。可证“拍胸舞”渊源之古远。
“拍胸舞”者头上草箍系以稻草搓扎做成,考古证明,我国水稻种植始于史前之闽越族,泉州永春地区发现有史前种稻遗迹,厦门大学《福建考古》曾作记载。古闽越人祭祀时常把稻草捆扎身上,此古俗至今仍保留在同一文化范畴“巴楚文化”的“土家族”祭祀舞蹈中,泉州拍胸者舞蹈时把稻草扎成草箍套于头上,既是古闽越稻文化的一种遗存,也是蛇图腾文化的遗存,同时也是古闽越族祭祀舞蹈之遗存。拍胸舞者赤裸上身及双足,选取健壮男子为之,舞步粗犷威武,体现了保留至今的原始、简单而古朴的历史属性,拍胸舞者至今还保留着不舞则已,舞则淋漓尽致,直至拍得遍体通红,才能表达出兴奋激昂的情绪。这种近乎野性宣泄式的舞风,体现出闽越先民们的原始生活环境和精神风貌。
远古时,舞蹈表演一般较为简单,故古书有云“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入阕”的记载,这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舞蹈。古闽越人祭祀之时,他们用自己的手掌拍击(闽南语为“抉”)自己的双掌、双臂、双肩及双腿等部位使之发出响亮的声响并以此作为舞蹈之节奏,使原始粗犷的舞蹈有了后来称为“七拍”的节奏。同其他文艺形式一样,拍胸舞由祭祀之舞逐渐衍化为民间的一种形式独特的舞蹈,自是正常之事。而拍胸舞的传承自有自己独特的人文历史轨迹,秦汉时闽越族被徙江淮间,最终被灭国灭族,中原汉人自秦汉至晋唐大批进入闽越故地并成为闽越地之主体,使原来为数不多躲避迁徙的闽越人再次被逼逃入深山海陬,甚至改族换姓而逐渐消失,小部份留居城镇的原闽越族人生活无着基本沦为城市贫民或乞丐。为了生活,他们依靠族传的拍胸舞沿街乞讨度命,流传下来;故拍胸舞也有过“乞丐舞”之别称,乃种族压迫使然。
自唐代以后,泉州即为中国四大对外通商口岸,有“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之海交繁荣景象,而繁荣的经济和宽容的性格促使泉州文化宗教、歌舞百戏之兴盛。而这也成为“拍胸舞”长期保存,生生不息的社会原因。
古代有“事死如生”之传统观念,故闽南泉州为亡故亲人办丧事做功德超度亡魂甚为盛行,而民谚有云“生当苏杭二州,死当福建泉州”。即指泉州一带大办丧事成风。而每一场丧事,定必有一队拍胸舞,既为丧事辟邪祛灾纳吉,同时也为这场丧事增添热闹气氛,而这也正是这种渊源古远的民间舞蹈能长期流传、薪传不衰的沃壤。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古老的拍胸舞,竟然在宋元时代被新生地方戏曲的编导者所看中。在根据《唐传奇》的《李娃传》改编的宋元南戏《郑元和和李亚仙》一剧中的“莲花落”一折,把郑元和上京赴试,途中因迷恋歌伎李亚仙,三千两金盘缠用尽,流落街头与众乞丐为伍的情节戏剧化艺术化,由几个乞儿扮成“拍胸舞”者,头戴草绳箍,赤膊上身,踩着“七击”的舞步,唱着“三千两金”的南曲,沿街卖唱,自诉身世,获得极好的演出效果。郑元和的故事随着梨园戏的影响广为传播,为观众所熟悉和喜欢,反过来影响“拍胸舞”,使宋元以后的“拍胸舞”在闽南及海内外地区更广泛传播,长盛不衰。
解放以前,当时流浪的民间艺人三五成群,手持渔鼓,腰扎草绳,头结草辫,沿街舞蹈行乞,在旧时代的古城泉州随处可见。解放以后民间舞蹈工作者多次深入民间调查搜集、整理、加工《拍胸舞》,使《拍胸舞》继续传衍生息,保留至今。
泉州拍胸舞大师-邱剑英在自家天台练习拍胸舞
泉州拍胸舞大师-邱剑英在自家天台练习拍胸舞
基本内容:
《拍胸舞》顾名思义,赤膊拍胸为主要特点,又称.《打七响》、,《打花绰》、《乞丐舞》。《拍胸舞》最早的舞蹈形式比较简单,无音乐伴奏,强调以身体拍出声响。在祭祀活动中,一、两个人口中念念有词,即时随地随意起舞,无拘无束,自由奔放,风格独特,色彩浓郁。舞者为男性,头戴草箍,上身裸露,赤足。后来随场面大小而变化,动作以趋于单一节奏的击、拍、夹、跺为主,部位集中在胸、肘、腿、掌,基本体态呈拔腰挺胸之势,全身跳跃,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颤头,构成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风格。《拍胸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即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左右肋部,双手再依次拍打左右腿部,共得“七响”,时值合七拍;同时配合双脚的蹲裆步有节奏的跳跃,身体随之左右晃动,并配以怡然自得的颤头,产生了别具一格的横晃动律,使舞蹈洒脱自然,显露出机灵与轻巧、诙谐与爽朗的个性,如此循环往复,动作不变。古闽越族的先民们头顶着象征自己族徽的图腾崇拜物,围着篝火,踏着舞步,激情拍胸,尽情释放着自己的精神,举行着部落间神秘的祭祀舞蹈仪式,古朴、庄重、如醉如痴。“打七响”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动律和风格特色,所以泉州、厦门、漳州、金门、台湾等地民间又将《拍胸舞》称为《打七响》。而当今的《拍胸舞》,由于舞蹈工作者为把拍胸舞配上音乐,使其能较准确的跟上音乐节奏,营造表演场面的热烈欢快,整齐有序,不断丰富创新,把最初始的基本动作“打七响”发展到拍击肩、臂、胸、胁、肘、腿、足等部位,并且巧妙地运用了颤步、颠头、拧腰、蹲步、左右撇拖脚、前后跳踢脚,腕部的翻、垂、抖,身体的转、扭、圆,以及吸收了民间《踢球舞》中的“踢球步”,生活中的“乞丐步”和戏曲中的“颠头”、“矮步”等,而把它变为打八响(即双手在胸前合击掌二次),并发展成“八拍雄姿”、“击掌回音”、“玉驴颠步”、“金鸡独立”、“蜈蚣展须”、“半月斜影”、“善才抱牌”、“蟾蜍出洞”、“小阉鸡行”、“大阉鸡行”等基本舞蹈动作组合,并结合形、神、情、趣、劲元素的有机融入,构成泉州“拍胸”奔放、刚健、诙谐、古朴、自由而又规范的风格特色。
《拍胸舞》随着舞蹈环境和情绪的不同变化,动作节奏、幅度相应发生变化。高昂、激越时可双脚反复顿地,双手使劲把胸、肋、全身拍得通红;舒缓和畅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妙趣横生;遇冷天常需借酒驱寒,酒酣耳热之时跳“拍胸舞”便多夸张、大幅度,久而久之,形成了“酒醉拍胸”别具韵味的舞风;而旧时行乞者所跳的“拍胸舞”动作幅度一般较小,较拘谨、收缩,有意无意之中常常融入表达示怜、乞讨、祈求等典型的生活形体动作,形成“乞丐拍胸”的特色;现今的《拍胸舞》则常以大型广场舞蹈的形式出现,表演风格开阔、明朗、热烈、欢快,队形变化有序,粗犷中透出美感,古朴中融入现代,因此又被称为“东方迪斯科”。
一、服装:《拍胸舞》以上身裸露为主要特点,故传统的《拍胸舞》的服装十分简单,只有下身着黑色大衩裤,腰围布带,头戴草箍。
《拍胸舞》服装的另一主要特点是头上戴的草箍。传统的头箍只是简单地用稻草编织而成,即将一条红布条与稻草混合编织成一个草圈,稻草两端在头前额形成一个向上翘的接头,形成蛇身蛇头状,所混编的红布条从接头处露出,有如蛇之吐信。其盘绕在头部的草箍,酷似一条蛇盘绕在舞者头部,舞蹈时随着演员的表演,蛇头蛇身颤颤悠悠,形成独特的风格。
现代的《拍胸舞》的服饰除了头上的草箍、上身赤裸不变外,下身着短裤,颜色有红、黄、蓝等;表演场地若不平,还穿上田径鞋。
二、音乐:传统的《拍胸舞》因是流浪艺人乞讨所表演,故并无音乐伴奏。 现民间的《拍胸舞》一般采用的是《三千两金》、《莲花落》、《风打梨》的音乐伴奏,系受到梨园戏《郑元和》中“拍胸舞”的影响。解放后舞蹈工作者在对《拍胸舞》进行整理、加工、发展的同时,为适应改编后的舞蹈的需要,也常另行编写曲子。改革开放后,《拍胸舞》经常在一些大型的文化活动中进行表演,故也采用类似《正月点灯红》一类的喜庆乐曲。
三、道具:
1、颦鼓:福建省梨园戏剧团在整理、改编《李亚仙》时,为增加艺术效果,在原有拍胸表演的人之外,增加了几个身背“颦鼓”(一种用竹筒做成的长圆形鼓)的人参加表演,与之边舞边唱。这一形式随之流入民间,现《拍胸舞》表演时多有这种形式,以增加场面气氛。
2、钱鼓:传统的《拍胸舞》表演人数很少,且较随意。随着《拍胸舞》成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后,人数大大增加,故现今也出现由一人手持钱鼓,有节奏地拍打,起指挥演员的舞蹈节奏及变换舞蹈动作、台位的作用。在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钱鼓的作用更为明显。
李水星等拍胸舞师傅教小朋友跳拍胸舞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传承谱系:
(一)民间艺人传承
福全(姓不详)(生卒年份不详)男,汉族,祖籍福建厦门同安。常年在泉州以乞讨为生。乞讨时跳“拍胸舞”,并教之于邱剑英。
邱剑英(1931—)男,汉族,籍贯泉州,现已退休,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研究会会员、泉州市文联委员、泉州市舞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47年起一直从事民间舞蹈活动,为当地民间艺人,曾尾随“拍胸”艺队(子弟班)之后,间或手舞之,足蹈之,后拜老艺人福全为师学习《拍胸舞》。曾在泉州文工队、白浪文工团、泉州市业余歌舞团任艺委会主任兼编导。出于对《拍胸舞》的喜爱,1953年大胆地进行了整理创作,首次演出即获创作、表演双奖。1958年参军入伍,1961年复员回家乡后,仍然热衷于对《拍胸舞》的改造与再创作。“文革”后,又先后以《拍胸舞》为素材创作了舞蹈《聋哑人闹元宵》(1982年参加省第二届盲人聋哑人文艺会演出获演出奖)、和陈冰机合作创作拍胸舞小品《灭蚊》(获省第二届盲人聋哑人文艺会演出创作奖)等。
尤金满(1924—)别名尤世满,艺名秋风,绰号“查某满”,男,汉族,籍贯福建晋江,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1937年开始从事民间舞蹈活动,为当地民间艺人。1958年调任厦门艺校舞蹈教员,1961年—1970年、1979年—1980年先后两次任厦门歌舞团舞蹈编导,1981年退休后,在厦门群艺馆从事“民舞集成”工作。上世纪六十年代整理《拍胸舞》。1981年厦门歌舞团成立后,任该团舞蹈编导,整理加工了《拍胸舞》等闽南民间舞蹈。
郭金锁(1940—)男,汉族,福建南安人。1952—1953年在福建省南安官桥镇文工团、省歌舞团任舞蹈演员,1978年调省艺校任舞蹈教员至今,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省民族民间舞蹈研究会学部委员。1953年参加省业余文艺会演获演员一等奖;1956年创作《彩球舞》参加全国舞蹈会演获优秀奖;此后还与人合作编排《拍胸舞》 等舞蹈,并用于艺校民舞教学。
(二)浮桥王宫社区拍胸舞队谱系
1、负责人:李水星,男,生于1949年,少年时师承李伯俺学习“拍胸舞”,后入伍,复员后自办五金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组织王宫拍胸舞队至今。
王宫拍胸舞可考历史近九十年。目前已知第一代传人是李光锯,第二代传人是李伯俺,至李水星已是第三代。“文革”前“拍胸舞”只是村民的一种自娱自乐形式,主要在李姓后代中传承(据传是因《李亚仙》中的李亚仙姓李)。1976年粉碎“四人帮”,该村的一些“拍胸舞”爱好者自发组织了一支“拍胸舞”队参加庆祝游行;1979年2月,王宫“拍胸舞”队参加了在泉州市开元寺举行的群众文艺活动。1990年李水星在文化部门协助下,与李伯俺等人组织“拍胸舞” 队,使队伍不断扩大,除李姓外,王宫村中的王、陈、林等姓的人也加入其中,并能在广场、舞台进行表演,同时也吸收了不少创新动作,艺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该队多次参加全国、福建省、泉州市各种广场艺术比赛和会演。1992年,浮桥王宫民俗舞蹈表演队《拍胸舞》。1992年,鲤城区浮桥镇王宫村的《拍胸舞》参加了第二届天津国际友好城市艺术节“南开杯”民间广场艺术邀请赛,获优秀奖。自此,王宫《拍胸舞》开始享誉海内外。1996年王宫村表演的广场舞蹈《拍胸舞》获全国第六届“群星奖”舞蹈决赛优秀奖。该队还多次赴香港、澳门表演,平时也参与一些喜庆丧仪活动。现在仅九百多人口的王宫社区,男性中不管大人、小孩几乎都会跳“拍胸舞”。
2、传承谱系
(三)江南亭店“拍胸舞”队谱系
1、负责人:杨清端,男,1959年出生,1974年师从杨汉林学“拍胸舞”。1982年开始组织江南民间民俗文艺队伍(包括“拍胸舞”)至今。
江南亭店“拍胸舞”可考历史近六十年。目前已知第一代传人为杨二槁,第二代传人是杨汉林,第三代传人是杨清端、杨远芳、杨光鸾。1982年开始组织“拍胸舞”队。1992年 2月,江南亭店纺机厂拍胸队参加福建电视台《八闽绝艺大观园》表演。同年9月江南镇亭店村的《拍胸舞》参加了第二届沈阳国际秧歌(民间舞蹈)节暨全国优秀秧歌民间舞蹈大赛,获优秀奖。
2、传承谱系
(四)江南上村拍胸队谱系
1、负责人:杨位煌,男,1944年出生,初中毕业后从事农村业余教育和农村文艺活动,并组织农村民俗文艺队伍。1985年开始,向王宫、亭店等拍胸队学习“拍胸舞”,组织了上村“拍胸舞”队,并综合“骑驴探亲”、“公背婆”、“火鼎公婆”等与“拍胸舞”组成“民间文艺荟萃”综艺节目。
2、传承谱系
濒危状况:
“拍胸舞”在闽南地区群众生活中很受欢迎,但目前“拍胸舞”的现状令人堪忧。《拍胸舞》的基本动作“打七响”至今还处于一种难以合音律的非常奇特、令许多人难以理解的“七拍”反复节奏型,因此许多跳“拍胸舞”的实践者把“七击”改为“八击”,以方便配音乐,这一拍之差的小小改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该舞蹈区别于其他舞蹈的最重要的核心特色之一,此现象当前已十分普遍,眼看就要蒙受难以挽回的损失。现今“拍胸舞”主要在民间流行,而目前在泉州地区经常活动且相对较有规模与组织的“拍胸舞”表演队伍仅在鲤城区的浮桥、江南两个街道办事处(原为镇)的个别社区。活动也仅限于两方面:一是参加政府组织的大型文化和商业活动,参加表演的人数较多,但表演水平不高,有的人是临时拉来凑合的,活动一结束,人也就散了;二是参与一些丧仪活动,人数较少, 但随着政府殡葬改革的力度加大,“拍胸舞”参与丧仪活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少,面临生存环境危机。从表演者的素质来看,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民间艺人如邱剑英、尤金满、郭金锁等均年逾古稀,接班人几乎没有,而浮桥、江南的表演者都是业余的,表演程式上,大都只是一些简单的动作,缺乏系统的培训,系统和高难度的动作已近于失传。加之现代科学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多样,现代音乐舞蹈对青少年的吸引,难免对传统民间舞蹈造成较大的冲击,有兴趣学习“拍胸舞”的为数极少。鲤城区宣传文化部门虽曾多次耗资予以扶持,但毕竟有限,尚难以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和继承、发扬。因此,“拍胸舞”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濒临消亡的状态。
正文:
《拍胸舞》顾名思义,赤膊拍胸为主要特点,又称.《打七响》、,《打花绰》、《乞丐舞》。《拍胸舞》最早的舞蹈形式比较简单,无音乐伴奏,强调以身体拍出声响。在祭祀活动中,一、两个人口中念念有词,即时随地随意起舞,无拘无束,自由奔放,风格独特,色彩浓郁。舞者为男性,头戴草箍,上身裸露,赤足。后来随场面大小而变化,动作以趋于单一节奏的击、拍、夹、跺为主,部位集中在胸、肘、腿、掌,基本体态呈拔腰挺胸之势,全身跳跃,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颤头,构成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风格。《拍胸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即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部,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左右肋部,双手再依次拍打左右腿部,共得“七响”,时值合七拍;同时配合双脚的蹲裆步有节奏的跳跃,身体随之左右晃动,并配以怡然自得的颤头,产生了别具一格的横晃动律,使舞蹈洒脱自然,显露出机灵与轻巧、诙谐与爽朗的个性,如此循环往复,动作不变。古闽越族的先民们头顶着象征自己族徽的图腾崇拜物,围着篝火,踏着舞步,激情拍胸,尽情释放着自己的精神,举行着部落间神秘的祭祀舞蹈仪式,古朴、庄重、如醉如痴。“打七响”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动律和风格特色,所以泉州、厦门、漳州、金门、台湾等地民间又将《拍胸舞》称为《打七响》。而当今的《拍胸舞》,由于舞蹈工作者为把拍胸舞配上音乐,使其能较准确的跟上音乐节奏,营造表演场面的热烈欢快,整齐有序,不断丰富创新,把最初始的基本动作“打七响”发展到拍击肩、臂、胸、胁、肘、腿、足等部位,并且巧妙地运用了颤步、颠头、拧腰、蹲步、左右撇拖脚、前后跳踢脚,腕部的翻、垂、抖,身体的转、扭、圆,以及吸收了民间《踢球舞》中的“踢球步”,生活中的“乞丐步”和戏曲中的“颠头”、“矮步”等,而把它变为打八响(即双手在胸前合击掌二次),并发展成“八拍雄姿”、“击掌回音”、“玉驴颠步”、“金鸡独立”、“蜈蚣展须”、“半月斜影”、“善才抱牌”、“蟾蜍出洞”、“小阉鸡行”、“大阉鸡行”等基本舞蹈动作组合,并结合形、神、情、趣、劲元素的有机融入,构成泉州“拍胸”奔放、刚健、诙谐、古朴、自由而又规范的风格特色。
《拍胸舞》随着舞蹈环境和情绪的不同变化,动作节奏、幅度相应发生变化。高昂、激越时可双脚反复顿地,双手使劲把胸、肋、全身拍得通红;舒缓和畅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妙趣横生;遇冷天常需借酒驱寒,酒酣耳热之时跳“拍胸舞”便多夸张、大幅度,久而久之,形成了“酒醉拍胸”别具韵味的舞风;而旧时行乞者所跳的“拍胸舞”动作幅度一般较小,较拘谨、收缩,有意无意之中常常融入表达示怜、乞讨、祈求等典型的生活形体动作,形成“乞丐拍胸”的特色;现今的《拍胸舞》则常以大型广场舞蹈的形式出现,表演风格开阔、明朗、热烈、欢快,队形变化有序,粗犷中透出美感,古朴中融入现代,因此又被称为“东方迪斯科”。
一、服装:《拍胸舞》以上身裸露为主要特点,故传统的《拍胸舞》的服装十分简单,只有下身着黑色大衩裤,腰围布带,头戴草箍。
《拍胸舞》服装的另一主要特点是头上戴的草箍。传统的头箍只是简单地用稻草编织而成,即将一条红布条与稻草混合编织成一个草圈,稻草两端在头前额形成一个向上翘的接头,形成蛇身蛇头状,所混编的红布条从接头处露出,有如蛇之吐信。其盘绕在头部的草箍,酷似一条蛇盘绕在舞者头部,舞蹈时随着演员的表演,蛇头蛇身颤颤悠悠,形成独特的风格。
现代的《拍胸舞》的服饰除了头上的草箍、上身赤裸不变外,下身着短裤,颜色有红、黄、蓝等;表演场地若不平,还穿上田径鞋。
二、音乐:传统的《拍胸舞》因是流浪艺人乞讨所表演,故并无音乐伴奏。 现民间的《拍胸舞》一般采用的是《三千两金》、《莲花落》、《风打梨》的音乐伴奏,系受到梨园戏《郑元和》中“拍胸舞”的影响。解放后舞蹈工作者在对《拍胸舞》进行整理、加工、发展的同时,为适应改编后的舞蹈的需要,也常另行编写曲子。改革开放后,《拍胸舞》经常在一些大型的文化活动中进行表演,故也采用类似《正月点灯红》一类的喜庆乐曲。
三、道具:
1、颦鼓:福建省梨园戏剧团在整理、改编《李亚仙》时,为增加艺术效果,在原有拍胸表演的人之外,增加了几个身背“颦鼓”(一种用竹筒做成的长圆形鼓)的人参加表演,与之边舞边唱。这一形式随之流入民间,现《拍胸舞》表演时多有这种形式,以增加场面气氛。
2、钱鼓:传统的《拍胸舞》表演人数很少,且较随意。随着《拍胸舞》成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后,人数大大增加,故现今也出现由一人手持钱鼓,有节奏地拍打,起指挥演员的舞蹈节奏及变换舞蹈动作、台位的作用。在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钱鼓的作用更为明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