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海上丝绸之路 > 现代海丝 > 艺术 > 舞蹈
邵武傩舞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分布区域: 

  邵武市城区和大埠岗镇、和平镇、桂林乡、肖家坊镇、金坑乡、沿山镇六个乡镇

 

 

邵武傩舞在表演

 

邵武傩舞在表演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邵武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南麓,东经117。2’至117。52,,北纬26。55’至27。35’,面积2836.73平方公里。全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和15个乡镇,人口32万,其中绝大多数为汉族,另有畲、回、苗等14个少数民族共6102人。

  邵武系丘陵地带,地势走向为西南和东北向中部河谷倾斜,山峦重迭,蜿蜒起伏,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87座,最高点为大埠岗镇境内的撒网山,海拔 1523.9米。年平均气温17.7。C,年平均降雨量1802毫米,无霜期约320天。森林覆盖率61.3%.闽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富屯溪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长99公里。

  旧志载:“入闽三道,建州通浙为险道,漳州通海为间道,以邵武为隘道。”邵武市和平镇境内一条至少唐以前就有的愁思岭古隘道,金坑乡境内有座黄土关,都是古代中原入闽的必经之道。作为中华古文化之一的傩文化,也就是通过这里于唐宋时期传入属于偏远荒僻的蛮夷之地邵武。

  历史渊源: 

  傩舞,是古人驱疫逐鬼的一种仪式,约形成于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秦汉时已非常盛 行。据和平镇前山坪村遗存的一方清道光十五年(1835)碑刻载,邵武傩舞始于宋代。邵武南区六个乡镇,都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因地理、气候等原因,历史上鼠疫、天花、麻疹、疟疾等传染病交替发生,夺去无数人的宝贵生命,造成“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局面,迫使人们寄希望于超自然的神灵上。在这种背景下,中原文化作为驱疫逐鬼的跳傩活动传入邵武后,自然也就被吸收、发展并传承至今。历史上邵武府辖邵武、泰宁、建宁、光泽四县与和平分县,所以邵武成为傩舞在福建省的主要分布区。由于傩舞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解放后被作为封建迷信活动而纳入破除之列,“文革”中则完全被禁绝。改革开放后,傩舞作为民间民俗活动在许多乡村恢复并渐趋活跃。近年来,市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及乡镇村均采取积极措施,投入资金,对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进行发掘和抢救、保护,使之焕发了新的生机。民间的傩舞活动主要在农村流行,经我市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傩舞《喊春》、《傩之舞》已多次到澳门、福州、厦门、武夷山、湄州湾表演,获得好评。

  基本内容: 

  邵武傩舞始于宋代,现仍传承并流行跳傩活动的,还有大埠岗、和平镇、肖家坊镇、桂林乡、金坑乡、沿山镇6个乡镇。

邵武傩舞直接以具体节目名称来称呼,主要有“跳番僧”、“跳八蛮”、“跳弥勒”和“小番僧”等几种形式。六个乡镇均有“跳番僧”和“跳八蛮”,和平镇与大埠岗镇还有“跳弥勒”,桂林乡大岭村则还有“小番僧”。

  邵武傩舞保持的是原始的“舞”,而非衍变了“傩戏”。其跳傩的宗旨目的除保留了中原原始傩舞的驱疫逐鬼的内容外,还增添了其他一些内容,如:春祈秋报,即春天祈盼丰收,秋天感谢神灵庇佑,获得丰收,庆祝丰收;祈愿家人健康平安;祈盼子弟学业有成,考上大学,祈盼生子添丁等等,内涵更为广泛丰富。各乡村跳傩活动均有其愿神,因其所奉祀的愿神不尽相同,故举行活动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如大埠岗镇河源村在农历六月初二(现也会在正月元宵节举行),跳弥勒则在元宵节与舞龙同时进行。和平镇坎下村则在农历八月初五,桂林乡大岭村则在正月元宵节前后举行。

  跳番僧:和平镇坎下村的中乾庙庙志《中乾庙众簿》载为“番僧”,前山坪碑刻则书为“番司”,群众习惯称为“跳番僧”、“跳番生”。有六个角色:开路神、弥勒、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表演方式为:开路神与弥勒领舞,用道具击节,后踢跳转身贯穿始终。开路神是直立跳跃,弥勒则时时蹲下敲木鱼,以显其矮胖。这两个角色按太极曲线换位置对舞,唐僧师徒则站在四角击鼓伴奏,并不时改换站位。

  跳八蛮:八个角色,为开路神二,弥勒二,绿脸二,黑脸二。表演方式为八个角色各敲锣打鼓按太极方位与曲线进行,舞步是一种特有的“编辫脚 ”(似与古代的“禹步”有关)及后跨转身交换位置,如编发辫一样扭摆前进。

  跳弥勒:角色为弥勒公一个,弥勒婆一个。表演方式为弥勒公手拿尘拂或大葵扇,弥勒婆持方巾,在众人簇拥下,以长条布匹或长竹竿将表演者围在中间,于街头巷尾宽敝处表演。众人持松明火把照明。弥勒公挥动尘拂或扇子随意做一些戏弄弥勒婆的动作,弥勒婆则从其臂下躲避逃逸,或由旁观者临时出题目,做一些滑稽可笑的动作。跳弥勒对表演者来说是极大的人身侮辱(剧团表演例外)。

  小番僧:6至8人,均为12-16岁的少年,不载面具,仅画脸谱,自打锣鼓,边打边跳,走四方位。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跳番僧:木雕或布质、纸质)半片状面具,脑后缀红布,木锏、木鱼、击槌、鼓担、经担。

  跳八蛮:小锣、木锏、扁鼓。

  跳弥勒:尘拂或大葵扇、方巾、铁网笊。

  仪队用器:神铳、旗、锣、凉伞、香炉、神牌等。

 

  二、和平镇坎下村傩舞队:

  班首:廖孝德

  廖孝德,男,1952年生,和平镇人,任镇文化站站长。祖上是书香门第,从小在家庭熏陶下,擅长书法、美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常配合专家学者和上级文化部门来人调查、收集傩文化资料,对傩舞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于是发起恢复组建傩舞队活动。召集尚健在的老艺人,成立了坎下傩舞队,由尚健在的老艺人教习,并培养了一批年青人加入。

 

 

 

  三、桂林乡大岭村傩舞队:

  班首:黄毅

  黄毅,男,1968年生,桂林乡大岭村人,初中文化。他热心地方公益事业,虽年青,在地方上有一定威望和影响。上世纪80年代,他仅十几岁,便由老艺人处事今傩舞。村里人见他年青好学,又有组织能力,一致推举他担任班首。现大岭村傩舞队在他领导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肖家坊镇将石村傩舞队:

  班首:谢克荣

  谢克荣,男,1949年生,肖家坊镇将石村人,高中文化,任肖家坊文化站站长。擅长唢呐、二胡等民间乐器和唱山歌,为了抢救傩文化遗存和地方民乐“长门”(一种唢呐演奏技艺),他组建了傩舞队伍和唢呐队,并亲自担任傩舞队伍班首,恢复了将石傩舞队伍的活动。

 

 

  濒危状况: 

  1、因傩舞宗教色彩较浓,被视为封建迷信,长期以来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尤其是“文革”期间完全被禁绝,致使其传承过程一度断档。据调查,原来邵武的傩舞远不止现有的这几个节目内容,舞蹈动作也更复杂,现已失传了许多。原来许多有傩舞队伍举行跳傩活动的地方如桂林乡的杨名坊、横坑、下渠和张厝乡的庵竹窠等村落,原都有傩舞班,现在已找不出从事傩祭活动的艺人了。

  2、老艺人相继谢世,健在的也年事已高,现在的年青人多外出打工,传承乏人。

  3、现代文化生活严重冲击,傩舞生存状况堪忧。

主管:福建省文化厅 主办:福建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福建省图书馆 闽ICP备11002611-2
设计制作:福州力行互动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