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区域:
福安巫舞分布区域:社口镇南山村;溪柄镇溪南村、半岭村、九转村、白梅岗村;湾坞乡池头村;范坑乡马岗村;松罗乡松罗村、金山村;穆云乡桂林村、中兴街、犁田村;穆阳镇百岁街;康厝乡金斗洋村、苏坂村;城阳乡纸坂村、满洋村、雁塔村、白塔村、后楼村;赛岐镇下浦村、万寿街;溪尾镇林洋村、林江村;甘棠镇山下村、刘厝巷;坂中乡井口村、大洋村、后门坪村、仙岩村;下白石镇顶头村、下岐村;城关鹤山村、甲杯山村、王基岭村、后垅村、南山下村、阳头广益街。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本舞采录的地点为福建省福安市社口镇南山畲族村。位于福安的北部山区。
历史渊源:
巫舞是原始社会的产物,盛于汉末。闽东畲族巫舞何时传入?经查穆阳镇师公雷藏《雷氏巫谱》载:“由太始祖法振公自康熙五十一年(1712)遇闾山传授巫流技艺。……后经八代相传,历时二百余载,叔同侄协共十四人习此艺出外游行。”
闽东巫舞以畲族为多,福安畲巫(畲家称“师公”)目前持证活动的有40多人,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本舞传授者钟伏城(畲族)亦有七代传承(详见谱系)。查其渊源,多为家族传承。
基本内容:
《奶娘踩罡》是畲巫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民间舞蹈。全舞分“净坛”、“请神”、“踩罡”三个部份。“踩罡”是舞蹈的主体,罡,星名,北斗星的斗柄,故谓 “步罡踏斗”。由十二个罡步组成,它们分别是八步罡、锁链罡、失亥罡、养身罡、梳头罡、扣缠罡、洗面罡、照镜罡、笼米罡、筛米罡、钓鱼罡、罡尾。舞蹈通过奶娘出征前的梳妆打扮,行罡布法达到保赤佑童、护卫乡村、普渡众生的目的,含有迷信的成份。其中有些罡步还反映了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研究畲族社会人文的原生态有较高的价值。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奶》舞是男扮女妆,其服饰有“头红”(包头红布)、神额、神裙。主要道具(法具)有羚号(闽东称“龙角”)铃刀和手香炉。羚号有木制和铜制,红色或黑色,主要用于间奏中的对天长鸣薰染气氛;铃刀,铜制,柄似尖刀,铃片沙沙作响,主要用于镇鬼驱魔,对音乐来说,起到类似“沙槌”的伴奏作用。音乐伴奏乐器除鼓钗外,最主要的是三音锣。
传承谱系:
《奶》舞传授人钟伏城(法名:法征)。原表演者钟石尧(法名:法御),现表演者钟石宋(法名:法律),他们是兄弟俩。有六代人传承:钟清华(法临) ——钟白弟(法现)——钟伏坤(法华)——钟栋弟(法晟)——钟伏城(法征)——钟石尧(法御)——钟石宋(法律)。
濒危状况:
闽东巫舞多为家族传承,随着老艺人年事已高相继去世,传承人越来越少,加上突发事故,给采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本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85年 10月县文化馆刚向传授人钟伏城了解情况后没几天,他老人家便去世了(终年71岁),不久省集成办来福安拍录像,我们通知他大儿子钟石尧(本舞表演者)来城关,电话里惊悉他也不幸病逝了,后来亏其弟接班,才把资料搞全。另一方面进入市场经济后,一些人以赚钱为目的也学巫师,就简删繁,东拼西凑,简单从事。真功夫多有失传,原汤原汁的东西少了,已有走样变味的趋势,如不及时抢救保护,将有湮灭的危险。
附件下载